多维度历史教育对素质培养价值方法探究

点赞:6549 浏览:212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前言

素质培养是提高人文素质的基本宗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追求.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效手段之一.历史教育的人文素质极其丰富,能够全面的、综合的为人们提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要求学生有道德感、有公民心,对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有重大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历史工作者,需要对这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2.目前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历史教学,然而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学生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应试教育、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实际历史教育面临尴尬处境.

因为历史教育在重要考试中地位逐渐削弱,有相当比重的学生对历史课程兴趣也开始减弱甚至厌倦,主要原因是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那些时间、地点、人名和事件,在历史课程上学习的知识离实际生活太遥远,没有实际意义.由于比较功利的应试教育,导致历史教育工作者也对授课失去兴趣,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扭曲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和掩盖了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的魅力.

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导致的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只有通过改革努力改变现状,让历史教育充满乐趣,充满智慧与探索,让学生乐于接受历史的熏陶,才能实现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3.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

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以历史教育工作者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培养环境中体验并参与历史教育的过程.历史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欧美、亚洲等国家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爱国教育为目标,在美国教育总目标强调学生对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管的塑造,并成功的将这些教育目标变成历史课的必须教学内容.在总结历史教育存在问题和国外成功教育案例的基础上,要寻找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品质的实施措施是迫切的.

多维度历史教育对素质培养价值方法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历史教育工作者先导的自我培养

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培养人文精神的素材,要具有人文精神的追求,善于以较高的教育艺术来提高自身修养,来尊重爱护学生以个人魅力和高尚的情操去感召学生.严禁照本宣科、得过且过的应试性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己任,追求人本合一,为历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回归教育的复兴贡献力量.

二、学生主体人文素质的自我培养

学生人文开拓进取素质的提高主要是来源于学校的教育,而历史知识是前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通过历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让学生更新观念,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理解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况的能力,甚至还要培养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和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三、学生在人文精神的培养环境中培养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内外的教育,要打造人文素质的培养环境,就要采用人文的教育方法,充实人文的教学内容,营造人文的课堂内外的精神氛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人感悟,可以采取课堂辩论、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协助进步,在校外可以指导参观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与社会名人进行交流互动等,这样课堂内外兼修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学校制度建设及社会资源利用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学校制度建设是实施历史教育中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之一.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逐渐改变单一利用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的评价机制,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体现尊重学生个护学生的人文管理理念,提倡师生的平等交流和沟通,加强校园人文主义的建设,利用学校宣传手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在人文主义教育还要突破学校范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当地名人资源,用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自然比枯燥的教材有说服力,这些资源都有利于树立学生自信心和人文素质提高.

4.结论及建议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该培养模式是以历史教育工作者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内外的联合内外人文教育方法,要在学校制度的保障下善于调动社会资源,形成人文主义的教育氛围进行“内心默化”教育.今天学生的教育就是明天祖国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我们的社会更有生命力,更有创造力,永葆青春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