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社会心态的诸因素

点赞:12677 浏览:560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并内化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精神状态.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主体自身的因素等,都对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变化具有不尽相同的影响和作用.对之加以系统探讨,有助于化解各种不良社会心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健康社会心态.

关 键 词 :社会心态;生产方式;组织结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13)01-0053-06

所谓社会心态,是反映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态势或倾向,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并内化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精神状态,是指以社会情绪情感、社会态度、社会风气等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精神因素.

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精神纽带.社会心态本身要受到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及社会主体(即社会群体和个人)自身各种因素的综合性影响.本文试对之简要论述,希望能够有助于当代社会培育和塑造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72而在社会存在的诸要索中,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统一体的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32因此,社会心态的一切丰富呈现与革故鼎新,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是生产力不断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不停顿地调整的结果.

马克思曾经揭示过一个浅显的道理:人类一切社会生活的前提,是获得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如果一个社会或一个人连温饱都不能得到保障,其心理必然强烈关注物质生活条件,甚至可能忽视其他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具体实践活动,其发展水平和实践范围是不一样的,反映这种生产的心态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从生产的方式上看,与原始的采集和狩猎生产相应的,主要是追求温饱和安全、躲灾避祸和祭天求神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心态;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应的,主要是重视土地、依附地主与权力以及相应的保守、封闭心态;与机器大生产相应的,是人们的开放协作、注重效益,以及机器文明的非人性所带来的紧张、恐惧、忧虑、麻木、创造意识下降等心态.从生产的范围和交往的方式上看,农业社会落后的人力畜拉的车舆、帆船等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限制了人们跨地域的交往,人们终年生活在一个相当封闭的区域里,从而容易形成封闭、保守、害怕陌生环境等心态;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扩张,随着先进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信息”意义的突显、市场的扩大,人们的交往不断突破区域界限,这有助于人们形成开放、宽容和渴望竞争等多元心态.

生产力是一个社会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当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改革与革命作为顺应时势、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必将提上议事日程,同时也必然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渴望改革,呼吁改革,投身改革就成为最普遍的社会心态.而生产关系的改革与革命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的激剧变迁,社会变化的幅度、强度及其结果,也必然反映到社会心态变化的广度、力度和效果上来.然而,在艰难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新旧体制不相适应而产生的摩擦,新旧观念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冲突,人们的利益和需要也不断出现撞车的情形,反映在社会心态上,往往演化成相反的两种趋向:一部分人或者说多数人视变革为难得的机遇,不仅赞成与支持社会变革,而且积极投身其中,不断在实践中锻铸与新制度、新秩序相适应的心理机制,从而成为新时代、新潮流的代表;另一部分人则可能畏惧社会变化,难以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环境,从而表现出恋旧、困惑、迷惘、无所适从,甚至有人会竭力抗拒或反对.当然,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终究是阻挡不了的,后一部分人必须从各种不良心态的阴影中走出来,与时俱进地构建与新型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健康心态,否则,难免为时代飞驰的列车无情地抛弃.

二、社会组织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人类活动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社会性.一个特定的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巩固和发展,都需要有强制性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把人们纳入到一定的社会秩序之中;同时,也需有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论证这一制度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使人们能“自觉”维护、顺应这一制度.因此,人们的社会心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某一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法权的和政治的关系,对于社会人类的全部心理有着决定的影响.”[3]171

社会组织结构,如由婚姻、血缘以及收养关系联结起来的家庭,由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联结起来的民族,由经济关系联结起来的阶级,作为阶级斗争的产物的国家,等等,都是由一定的人群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和方式构成的.这些社会集团和社会组织代表着其成员的共同利益,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是有领导、有分工的社会机构,对其成员的社会心态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必然导致相应的社会心态.不同的社会组织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利益和需要不同,组织原则和行为规范不同,这些都必然反映到其成员的社会心态上来.例如,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不同,这就必然形成各个阶级和阶层不尽相同的社会心态.一般来说,敌对阶级之间的心态常常处于对立状态,在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由于经济条件等不同,也常常具有不同的心态特征.所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和阶级斗争对社会心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各个民族也有各自独特的心态,这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共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共同的经济生活)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感情、兴趣、爱好、习俗等精神气质的总和.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总结:英吉利民族稳重、刻板、务实、注重礼节;德意志民族深沉、执著、笃实、有理智;法兰西民族热情、大方、富于浪漫色彩;美利坚民族粗犷、直爽、注重实际、富于进取心;中华民族则以勤劳、勇敢、节俭、突出的关系为其典型特征,等等.这一切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的交往活动中,不能不在其成员的社会心态中有所体现. 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往往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功能,它往往通过各种方式,或采取各种措施对社会心态加以规范和引导.各种社会组织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在理论上竭力论证自己的合理性与现实的必然性,并通过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社会心态加以调适,说服、引导社会心态向着与社会组织结构相协调、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采取各种组织措施,如通过国家机构改革、平抑物价、治理腐败、改善民生等,使社会心态向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些措施有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有时是和风细雨的说服和引导,有时还可能是带有强制性的干预.

社会心态具有从众性、模仿性等特点.在社会组织结构中,这种特点更加强烈、更加突出.在一定社会组织中,社会成员之间的心态往往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往往表现出一种从众或“随大流”情形.特别是,当一定组织内存在极具影响力的权威时,权威的意见、态度和感情常常对该组织的成员产生示范和引导作用,为他们所重视和模仿.若权威成为崇拜与神化的偶像时,则这种模仿往往是盲目的、无理智的,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值得警惕的狂热.

三、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怎么写作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包括哲学、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和观点.在阶级社会中,往往同时存在三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正在成长着的包含新社会因素的意识形态.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构成该社会的精神基础.同时,三种互相对立的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要展开长期的竞争、较量与斗争,这些都会对人们的社会心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为其所反映和维护的社会制度怎么写作,总要竭力论证某一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与存在的必然性.例如,资产阶级思想家总是用自由主义、人权理论、人道主义、观念等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把资本主义说成是令人神往的“自由世界”;社会主义则针锋相对地论证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和优越性,运用批判思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剥去其合法性外衣,为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这一斗争可以说是一种争取人、说服人、打动人的工作,其结果必然反映并折射到人们关于社会的认识和评价上,并以“人心”、“民意”、“世风”等表现出来.

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心态具有引导、定向、升华的作用.在任何一个社会中,社会心态都是复杂的、多向的、不稳定的,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非理性特征和主观性特征,需要对这种自发社会因素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正确的引导.在这一方面,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明显而又重要的.在当今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都在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途径,试图对人们的社会心态施加影响,如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种种社会心态的紊乱,如物欲化倾向、享乐主义倾向、颓废主义倾向等,就与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不无关系.要清除改革和发展的心理障碍,就需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之加以引导,使社会心态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并且,要把社会心态中所反映的积极内容,逐步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使之对社会发生明确、自觉的引导、促进作用.

影响社会心态的诸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社会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社会意识形态及其诸形式还直接对人们的具体心态产生影响.例如,法律作为对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凡与之相符的行为,往往就得到肯定、鼓励和保护,凡与之不相符合的,则往往受到禁止、排斥和惩罚.道德作为另一种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往往通过社会舆论的谴责或赞赏等,令人产生良心上的心安理得,或自责悔恨.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颠倒的反映,它以扭曲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如要求人们忍耐、顺从,把希望寄托于天国或来世,放弃为自身的解放而不屈斗争,等等.

四、文化传统的哺育和塑造功能

人是文化的动物.而一定的文化一旦形成传统,又作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环境,成为影响、制约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哺育和塑造着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世界,并积淀在每一代人的心理深层之中,构成其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从而时时刻刻、有意无意地对人们的心态产生影响.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4]585

文化传统对社会心态的影响,是通过人的不可避免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在这一社会化过程中,传统因素不断渗透到人们的观念、习俗、理想、信仰、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之中,构成主体特定的社会心态模式;同时,文化传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人们加以熏陶和洗礼,加强或改铸着人们的心态模式和心理倾向性.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统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会逐渐反映到人们的社会心态上来.

不同文化传统,甚至同一文化传统中的不同构成部分,对社会心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会产生质的差别.封建主义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主要部分,是影响国人社会心态的一种最稳固、最持久、最强烈的因素.封建主义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方面把人们限制在一定的土地上,依靠男耕女织式的农业劳动来实现自给自足,从而使人们长期生活在“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之中;另一方面,形成了以家庭家族本位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家长、族长、各级官吏和皇帝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等级体系,对权力的依附和崇拜成为封建文化的一大特色.与之相适应,封建主义思想家竭力维护这种制度,他们一方面用“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等直接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另一方面又用禁欲、安分、乐贫、知足等观念来钳制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克己修身,道家主张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佛家主张禁绝、出世为空,等等,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重义轻利、重德轻力、安贫乐道、清静无为、害怕竞争的心态. 近代涌入中国的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文化.这是一种“努力向财富和金钱致意”的文化传统.对发财致富和超额利润的追求,使人们的兴趣从土地转向了市场,从农业转向了工业和商业.商品经济像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水,不断冲击与荡涤着农业社会封闭的心态壁垒,逐渐建立起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商业社会心态,如鼓励个人奋斗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努力追逐金钱与享受生活,等等.应该说,个人主义对于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走出人身与权力依附的阴影,以及顺从权威、耻于言利、讳言竞争之类心态,确实是一股强大的动力.但是,个人主义是建立在阶级分化和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人主义似乎让人产生“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人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之类幻想,但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有“资本的自由”、“金钱的自由”,受人雇佣、任人剥削的自由,因而在资本主义文化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渗透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普遍心态.

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实践中已经成为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这极大地促进人们树立主人翁意识,激发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责任感,并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和历史使命感.在社会主义的新型社会关系中,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平等、自由和人格独立.然而,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在摸索中走过不少弯路,多次急躁冒进和搞阶级斗争扩大化,使宁“左”勿“右”成为影响深远的一种社会心态,如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学说,突出政治以至冲击经济建设,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法制观念淡薄、搞权力崇拜,等等.这事实上是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心理障碍.

还应该看到,以上几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新时期人们的历史实践中结合在一起,不断地进行竞争,也难免发生冲突,成为影响当代社会心态的深层根源和社会心态变革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型的符合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社会心态的前提条件.

五、社会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社会是由具体的历史的人来组成的,社会生活是靠人们自己的活动来实现的.而生活实践中的人即社会主体自身也是由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因素构成的实体,他们以一定的社会角色积极地、能动地作用于社会客体.因此,社会主体自身的状况及其各种因素都对社会心态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生理因素

包括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结构和状况,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容貌等.生理因素的显著特征,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主体的社会心态.性别不同,生理构造、生理功能不同,从而相应的心理特征也有差异.更重要的是,由于历史上男女社会分工不同,社会地位不平等,妇女受歧视和压迫的现象比较普遍,因而对社会上重男轻女和妇女的依附心态等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影响.年龄不同,对社会的看法往往也不同,有时在社会心态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代沟”.一般来说,青年人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强调独立、个性,喜欢尝试、冒险,乐于接受新事物;中年人性格与生活基本定型,工作压力大,负担沉重,富于责任心,能够比较成熟、达观地对待一切;老年人身体日渐衰弱,脱离集体,恋旧孤独,寂寞感日益增强,有时出现多疑、易怒等病态心理.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和更年期这两个生理和心理剧烈变动时期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更为复杂.此外,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容貌等外形特征,也会对其社会心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易于产生孤独、寂寞、不合群、颓废等心态;病人因为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因为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往往易于烦躁、发怒,产生灰暗、失落、悲观心态.

(二)知识与经验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知识与经验内化为主体素质与能力,对社会心态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首先,知识与经验制约着产生相应社会心态的广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与感觉,都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构成的认知结构背景为基础的.面对一定的社会现象,如果一定主体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这一现象就不会成为认知的对象,社会主体也不可能产生相应的社会心态.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不是对象.”[5]87另一方面,新的信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也在不断拓展、强化着主体的认知结构,给主体以新的启迪.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沿海开放地区与内地相比较,由于接触西方文化较多,在心态近代化的演变中就先行一步.其次,知识和经验制约着产生相应社会心态的力度.知识与经验是人类摆脱愚昧无知的标志.人对客体无知,可能使人感到客体陌生、神秘和疏远,把客体视为一种异己力量,产生恐惧、盲从心理,也可能产生盲目自大等变态心理.在这些情况下,人都是不自由的,是被客体所“奴役”的.只有通过科学和实践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人,即对客体具有相当了解和体验的人,才能对之产生强烈的感情和多方面的健全心态.再次,认知结构的拓展有助于社会心态的调适与转换.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开放性的交流过程中,不断接触到大量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这往往给主体以强烈的冲击与震撼,促使主体反思、自省、调适,推动社会心态的变革与创新.近代以来中国国民心态的嬗变、发展历程,就典型地诠释了这一点.此外,知识还可以通过内化为人的素质,改进人的天性,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内心世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帮助整个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心态.

(三)思维方式

这是指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特定方式,是思维的多种要索、形式和方法通过组织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思维结构和习惯性的思维程序.主体的思维方式既是历史与时代的积淀,又与其独特生活经历、个性等相关,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类型.但不论何种特点和类型的思维方式,都对社会心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首先,思维方式具有选择功能.主体对什么对象做出心理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例如,封闭型思维令人视野狭窄,常对新事物、新信息取拒斥态度,因而具有这种思维习性的人往往对自己不熟悉的新东西,或者不产生什么心理反应,或者产生盲目排斥的心理.其次,思维方式具有组织功能.通过对对象的不同加工、处理和整合,往往形成不同的主体心态,例如,我们游览风景区时大多有这样的经历:面对一处处奇山怪石,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却通过思维的整合而看见了有意义的图像,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愉悦心态.再次,思维方式有助于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经济、股份制等新事物,封闭型思维往往导致人们失去心理平衡,斥之为倒退、反动、人心不古;而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则往往持支持、拥护与积极参与的态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思维中存在着各种盲点和误区,例如,以“唯上、唯书、不唯实”为特点的、排斥自我主体的僵化思维模式,助长了依附、盲从等心理惯性,使得人们以上级的好恶为好恶,以权威、原则来裁判现实生活;经验型思维总是使人消极地沉醉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具有强烈的恋旧性,从而表现出顽固守旧、故步自封等复杂心态;等等.不走出这些思维的盲点与误区,人们很难建构起符合时代特征的健康心态. (四)行为方式

这是指主体在自觉的目的指导下,具有一定稳定形式和结构的行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群体和个人,其行为内容千差万别,行为方式也各有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的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往往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心态.首先,行为方式最基本的方面是谋生方式.从谋生目的看,传统农业社会在于养家糊口、谋衣取食,因此人们终年祈望过上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衣食不缺、人丁兴旺的日子;商业社会谋生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财富的私人占有改变自己的地位,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孜孜求利,把谋生简化为“谋钱”,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心态.从谋生手段——职业来看,不同职业的人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并造就了不同的行为习性,从而使人们在面对社会时,往往有不同的角色心态,如商人重利、法官重公正、军人重服从,等等.其次,不同的交往方式也直接对社会心态产生影响.任何人都不能割断与社会的联系,但联系的方式却可能不同.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希求万事不求人,“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形成诸如“独善其身”、“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之类单一、封闭的心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既协作又竞争来维持生存,人们的交往随市场的扩大而逐步延伸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有助于人们形成自主、独立、协作等开放、多维心态.再次,行为规范也直接制约着社会心态.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行为规范是“三纲五常”、“义以为上”、“中庸之道”等规范,这导致人们形成“道德至上”、“权力至上”之类依附服从心态;而资本主义社会是法制社会,只要不违法,似乎干什么都可以,因此,合法与违法常常成为人们评判一切是非的主要标准与心态.

此外,人们的需要、、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既可以视为社会心态的具体表现,也可能或潜或显、或深或浅地左右、影响人们的社会心态.


六、简要结论

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良好的心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指示器”,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或“催化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复杂化、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文化多样化,随着人们主体地位的日渐确立和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我国民众中出现了紧张焦虑、心浮气躁、麻木冷漠、空虚迷惘、悲观失落、不满怨恨、失衡偏激等不良社会心态.如何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解放思想走出“左”的阴影,针对影响社会心态的诸要素、诸方面,努力化解各种不良社会心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健康社会心态,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