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人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塑造

点赞:13313 浏览:579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旗人生活习俗对北京地区产生了全面广泛、深刻久远的影响,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也有广泛的大众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旗人文化与北京地区原有文化的融合,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学方面,北京旗人都为北京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 键 词 :旗人文化;北京;塑造

每一座城市的地基,都填充着一部被湮没的历史,而城市的每一块砖瓦,也都留有人类的指缝.某一偶然的历史机遇而使旗人大量移居北京,有三千年的历史的北京,是北京旗人文化的根基,反过来旗人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已渗透于文化肌体细胞深处,早已无痕无迹.旗人文化给这个古老的城市灵魂注入一种新生血液,大破大立,使城市的文化传统得到更有力的继承.


本篇论文地址:{$getarticleurl}

一、北京旗人概述

八旗制度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是军政合一的最高一级单位,因为出征时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的军旗以示区别,所以称为“八旗”.八旗组织对旗人的行为和心理意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成为缔结社会团体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1644年,八旗成建制地进入北京,拱卫京师.北京旗人因为多次执行出京的军事任务,见多识广,不仅丰富了自身阅历,还汲取了各地的文化因素,形成了鲜明的京旗文化.京旗对其驻防地的民俗文化,也起到了塑造性作用,甚至改变了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打下了鲜明的八旗烙印.这样看来,京旗就是一个带有家园感情和政治权利的族群,属于集聚政治力量、经济权益、生活习惯、文化品位的人群范畴,他们分享共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他们有强烈的团结感.他们穿着特色鲜明的服饰,有一些特定的节日和仪式活动.

旗人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塑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旗人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北京旗人对风俗习惯的塑造

民俗是人们生活的状态,是民族文化身份的体现.旗人生活习俗对北京地区产生了全面广泛、深刻久远的影响,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也有广泛的大众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旗人文化与北京地区原有文化的融合,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旗人钱粮丰厚,可以说是铁秆庄稼,所以旗人在“吃喝穿戴、规矩排场” 生活细节之处非常讲究,形成闲暇雅致的生活的艺术.

旗人在风俗塑造上首推饮食文化.旗人喜欢吃,也会吃出滋味和品味.北京旗人包容并兼的食材和花色品种,更是体现了饮食文化的民族融合.旗人把酸菜(满语称“布缩结”)带进北京,教会北京人在缺少食材的寒冬腌制蔬菜.旗人在各个节日节气都有吃饭的讲究,“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打春的抻面,夏至的凉面,秋天的炸酱,冬天的打卤”是旗营中的面食四季的吃法.包括旗人饮食在内的各地精华通过再创作,不仅口味独到,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种集体想象——吃着京味食品,似乎就等于过着上等生活.旗人消费的稳步增长,促进了旗营周边饮食店铺由小坐大,还为民间艺术提供表演舞台,让顾客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文化享受,促进上层与下层社会、地域和民族间饮食文化的交融交汇,使正统饮食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饮食文化,给古老的饮食文化注进了新鲜内容,树立起饮食文化的标杆.

旗人祖先的骑射之风渗透到婚礼和育儿习俗中.婚庆之日,新娘被接进家门,未曾下轿,新郎拈弓、搭箭,向花轿门虚射三箭,名为“箭射新娘”,其意为驱除邪祟,迎来喜庆,其实是在炫耀旗人的武功.这一习俗也被北京地区所吸纳.旗人在育儿时还有睡扁头的习俗.婴儿初生,枕以硬枕,防止出现“前奔”“后勺”的现象,使婴儿的面容宽大丰满.这种风气也被周边汉人所效仿,成为北京习俗.

三、旗人对北京语言文学的贡献

一种民族语言凝聚和积淀了表现于语言功能之中的厚重而复杂的民族意识、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北京旗人的部分语言经过这些历史变迁后,在北京话中沉淀下来.旗人的语言在与北方方言融汇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歇后语,成为北京话的一大特色.例如:瘸子打围——坐着喊.这源自旗人的围猎方法,众人形成数层的大圈,而瘸子参加围猎,只能坐在地上喊叫,但不能起来追打.这句歇后语形容只空喊不实干.北京话日常用语包括很多满语语汇,小点心“萨其玛”(满语是sacima)就是最显著的直接引用满语原词来表意.久而久之,北京话就是融合了旗人语言,并且吸纳了多民族、多地区语言元素的混合型语言.北京话仿佛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的宝藏.它不仅语汇非常丰富,表达能力特强,能够区别人物极其细微的心态和不同的音容笑貌,还渗透着北京人独特的幽默感.幽默是强者的声音,是一种超越困难和痛苦的、含泪的微笑,自嘲也是自信.这从《红楼梦》里感受得到,从老舍的《正红旗下》和《茶馆》里感受得到,从侯宝林的相声段子里也感受得到.

多元化的北京话,造就了繁荣的北京特色文学.旗人会说话已经成为学者的一种共识,能把北京话讲得幽默大气的往往是旗人后裔.北京旗人带点咬舌音的、嘎嘣利落脆的说话技巧带入语言当中,就是俚俗俏皮、明白晓畅的叙事与幽默滑稽、清脆爽朗的口语.研究者一般将之归为“京味”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京味小说其实就是以旗人文学为主线,不断涵化,不断汲取时代的养分,不断吸收各地区的特色,逐渐形成的.旗人作家成功地运用流畅悦耳、幽默传神的北京话来写作,凸现出非同一般的才力.鲜活生动的京城口语,与北京地方文化及民间口头文学的涵化是分不开的,中间体现了旗汉交融的文化趋势,更主要的是说明代表大众趣味的民间文学与口头文学,不可避免要对文人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与影响.

三百年间,八旗族众将自己与北京城融为一体,他们在变革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本民族的现时文化风尚,充分濡染和变通着京师文化;作为掌管着权力的民族的文化,在当时免不了会被当地其他民族所仿效.在这个为时不短的历史进程中,北京城的地域文化,切实承受到了旗人文化多向度的深刻影响.旗人也加速了文化的杂糅混合.旗人文化,不仅在贵族阶层流行,也深深地浸染了北京的市井,影响了整座城市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