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没“文化”?

点赞:3475 浏览:109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企业文化被很多电视人视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是在务虚会上碎碎念而已.较之收视率、较之影响力、较之真金白银,这东西都太不实际.

然而,一些电视机构的领导们在追逐这三项硬指标时,往往忽视的恰恰是推动这些业绩成长的动因――人的力量――人被“打了鸡血”、充满的力量.而这力量的源泉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文化,来自团队积极向上氛围的营建.

在这“融合的江湖”,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文化差别成为双方能否融合的关键.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说,他与国内几乎所有一线影视公司都有过接触,最终找到了气质最为契合的湖南卫视.曾与IT公司有深入接触并采访了很多影视机构的笔者,对陈天桥的这句话颇有体会.

虽然这与体制、机制有关,但却非必然关联.

去过长沙几次,湖南广电人自上而下自然流露的“精气神儿”让人印象深刻.我不吝惜把最好的语言送给他们――那种自豪感,那种舍我其谁的张扬,那种谦虚谨慎中的自信,那种乐观进取的氛围――很难不把周围的人感染.当然,除了湖南广电,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江西都市频道等电视媒体人的职业精神也都让我心存敬意.

精气神儿,这玩意儿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它能让你的团队所向披靡,让媒体的愿景得以实现.这是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条幅,不是高亢的口号.在一个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下,工作已经不是通向目标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标.员工可以充满地投入,热爱它,相信它值得自己为之奉献,相信自己的人生因其变得更有意义.

媒体――宣传的载体或平台,当是有“文化”的社会公器.其实,作为传媒人,一百多年前民国的前辈们已经为我们作出表率.邵飘萍创办《京报》践行“铁肩担道义”,时至今日仍然代表着记者的最高职业水准.《新京报》之创刊也是想承袭这种精神吧.

不过,我们当下的电视圈确实有点不合时宜.传媒人的锐气在退化,电视人的优越感并未因为E时代的到来而稍减,固步自封仍是他们中一些人的显著特点.尽管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国期刊报纸纷纷破产,尽管《纽约时报》已确认在未来几年后停止印刷,但那些被时代抛弃的悲剧似乎仍离中国的传媒太遥远,况且美国的电视业也仍然如日中天.

于是,你抱怨体制、机制没给你创造更多条件,于是,我强调“穷得只剩下钱没有危机感”.你的萎靡似乎有情可原,我的惰性消磨着时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被“鞭打”着上“前线”的也是一脸哀怨.

如此“没文化”,创新的土壤自然贫瘠.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士气的提振考验着领导力,并最终通过组织的执行力得以实现.对员工尊重,对怎么写作对象的尊重是企业文化的“双核”.然而,我们更多时候考量的是后者的满意度,对前者的疏忽造成了自身文化建设营养不良,创作出的产品自然没有“底气”,勉强有一两个节目、活动跻身上游,也只是虚火旺盛罢了.

文化事业没“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精气神儿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