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当代经济问题学术会”综述

点赞:21880 浏览:966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6-0086-04

2012年4月28日,由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秘书处和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的“《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井冈山召开.来自全国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进一步推动对《资本论》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创立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若干重大理论争议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再研究是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上海财经大学马艳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就“斯蒂德曼诘难”、“世纪之谜”问题、价值转形问题和“置言定理”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理论脉络梳理和创新性研究.马艳教授认为,“斯蒂德曼诘难”的并非是要在其理论逻辑上突破,而是可以运用联合生产思想,从污染产品的“负价值”出发,解释“负价值”的存在性及其现代价值.“世纪之谜”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将出现多种不同的关系状态.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分析由资本流动开始到最终均衡的转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不同结论.而“置言定理”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现时代资本有机构成的内涵变化,在其内涵变化的新检测定条件下,平均利润率将出现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不同的变动趋势.


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探讨了《资本论》劳动过程理论的生态学问题.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最经典定义出自《资本论》第5章“劳动过程”一节.在该节中,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的定义包含“目的实现”和“物质代谢”的双重逻辑,并由此产生两种对马克思的不同评价:马克思是一个主张“对自然的支配”的人类中心主义者;马克思是一个强调“自然的根源性”的自然中心主义者.如何看待这两种评价,韩立新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双重逻辑和两个评价是矛盾的,但是如果从唯物辩证法出发,这一矛盾就不再是矛盾,而是更高层次的统一,即以“根源性自然”为基础的“目的实现”和“物质代谢”的辩证统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在环境问题上的方法论既不可能是“自然中心主义”或“生命中心主义”,也不可能是“技术乐观主义”或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内在地扬弃了二者的对立,实现了两者辩证统一的理论,如果借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话,就是“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

关于价值转形问题,江西财经大学罗雄飞教授认为,人们长期忽视了马克思转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从而认识不到马克思强调的“误差”的意义.事实上,投入转化为生产后的总生产、总利润与最初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能否同时相等并不是马克思转化理论的实质,生产决定能否在不同条件下始终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而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得到证明的.所谓“转形问题”的百年争论,反映了不同经济理论的方法论思想的冲突.新古典经济学家在验证马克思转化理论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逻辑问题,这恰恰暴露了它自身的根本缺陷.由于不能正视自身的“资本计量问题”,它不可能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误差”及均衡利润率与货币利润率的差异;由于数学形式化,它难以理解所谓“一般条件”的现实含义,因而不自觉地陷入一种逻辑悖论而又无力自省.

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认为,所谓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的矛盾,即根据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计算的单位商品中包含的全部劳动与根据第三卷的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商品的不成比例,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在利润平均化之前的劳动和利润平均化之后的之间没有可比性.一旦使用正确的比较方法,即总是比较同一条件下的劳动与,并在比较中始终坚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基本原理,则立刻就会发现,同一商品的总是与其内含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成比例,不同商品的比率总是与它们内含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的比率相等.这个结果,无论是在利润平均化之前还是在利润平均化之后,都毫无例外地成立.

日本岛根县立大学张忠任教授仔细考察了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并进一步界定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外延.在此基础上,他讨论了固定资本不变条件下,流动资本(不包括可变资本)与产出量的关系.他认为,从微观上看,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几乎没什么影响.此时,如果“商品的价值量”中所转移的旧价值的部分不为零,而商品的价值量仅指活劳动所创造的部分,那么,“成反比”是肯定成立的.如果从中观上来看,“成反比”也是肯定成立的.张忠任教授还探讨了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的命题.他认为,在微观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劳动生产率与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所创造的附加价值量成正比的命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中观或宏观上来看,这一命题必须用商品价值的“期差性”理论才能解释.

“《资本》与当代经济问题学术会”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论述了生产者的“双重自由”(能够自由地出卖劳动力,并且自由得一无所有)或其无产阶级化,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前提条件;而劳动力商品化,又是形成一个普遍化的商品经济,亦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马克思的上述命题并没有区分劳动力商品化和无产阶级化,这两者被看成是同一的过程.但是,清华大学孟捷教授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两者并不总是同时发生的.生产者出卖其劳动力,并不需要以无产阶级化即生产者丧失生产资料为前提;各种不同形式的半无产阶级化反而构成了劳动力商品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化更应看成资本主义相对成功的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恩格斯、列宁和考茨基为农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农民的半无产阶级化分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区分了无产阶级化和劳动力商品化;把半无产阶级化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他们的分析包含这样的观点,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将自然而然地推动半无产阶级化向无产阶级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