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

点赞:29867 浏览:1350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数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传统知识传授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当下,教师光有空洞的教学理论在教学中是无计可施的.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让语文课回归到学生自己手中,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语文课.

关 键 词 : 中学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师生距离 学习目标 课堂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谈及的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中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他们成为有效的语文学习者.其实,也就是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1]学生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学校这个笼子里,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笼子去觅食.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呢?

一、拉近师生距离,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等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先生告诉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教书本上的一些死的知识.换言之,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自学”.语文课是一门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师生之间更多地互动和交流.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打破了距离的樊篱,那么教师就为学生主动走进学习殿堂架设了桥梁.

比如在教《父母的心》一文时,我首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觉得老师和你们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请问是什么角色呢?”这时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然后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后来大悟:“原来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这样,我顺利地出示了今天要学习的课题.这样的设计,使呆板的导入变为学生主动接近学习主题.在师生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拉近与教师的距离感.

语文教学开始阶段师生之间存在会话距离,进而影响学生深入文本,自主探究学习.初中生有着自己的心理特点,由于他们已进入青春期,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开始找寻与教师平等和谐的关系,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与认可.只要教师能够创设问题情境拉近彼此距离,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开始自主学习语文.师生距离的拉近为下面的文本研习奠定了感情基础,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泼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导火索”.


二、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一般而言,教师在上课前都早早为学生确立了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否该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呢?我曾经听过一位高级教师的语文课,课文的题目是《窗》.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语言含蓄精练,人物对比鲜明,蕴含深刻的人生感悟.这位教师直接出示了本文的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情节结构,认识人性的真善美;2.明确文章构思,获得人生感悟;3.学习小说精练含蓄的语言.首先,学生扫清字词.其次,请同学简要叙述: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随后,他主要围绕7个问题赏析本文:1.小说塑造了几个人物?2.一开始的关系如何,从哪些文字看出等7.从这个结尾,你知道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在请同学赏析文本的同时,这位教师又让学生学习了本课的语言等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教师.他的课始终围绕一开始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我觉得,这样的学习目标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主学习意识,阻碍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发展.如果学生总是按照这样的学习方式学语文,那么必然会对教师产生过多的依赖.原因在于语文课堂就是这样程序化的过程.“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之中,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策略”.[2]因此,应该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只有师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共同完成,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完善他们的自主学习策略.

三、学生“动”,教师“静”,增强自主学习信心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我非常赞同此说法,特别是语文课程更需要艺术性,更需要让学生“动”.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一堂没有了学生的学习与主动参与的死水般的语文课,是不可想象的,就像“诗歌离开了想象”.学生主动举手和教师互动的现象越来越少,或许是教师所提的问题有所欠缺,更大的可能是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自问自答.碰到学生对教师抛出去的问题没有反应的状况,教师通常叫上几位能说的学生站起来回答.这样,学生就被拉上了“动”的舞台.不管是学生主动要求回答的,还是被邀请来回答的,学生的回答都是值得重视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教学艺术.学生“动”了,教师就该“静”了.这里的“静”不是说教师不用说话了,不进行有效评价了,而是教师静下心来做善于倾听的倾听者.

那么,怎样才是善于倾听的倾听者呢?第一,教师要仔细听清楚学生回答的话意;第二,教师要让学生把回答的话语讲完;第三,教师不要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回答.有时,教师往往会拿手中教参书上的标准答案衡量学生的回答.对于学生的个性话语,教师会纠正,甚至一定要转到标准答案上.这样的教学手段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这样的教师该学学如何做善于倾听的倾听者.如果教师不能做到“静”,学生就会逐渐丧失自主学习信心,就不愿意“动”.因此,教师的善于倾听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信心的法宝.

四、教师放弃总结,完善自主学习策略

李俊《秋山记文》说:“文章精神全在结束.”可见,文章的结尾对学生人文思想的熏陶和精神层面的提升是多么重要.若教师于课堂结尾处总是把“文章精神”和盘托出,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求知和学习思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打折扣.

人本主义认为,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创造潜能,如果结合认知和经验并加以启发引导,学习者就能达到肯定自我,进而实现自我.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不能一味包办替代学生的学习行为.若教师坚持一家之言,肯定会使他们远离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语文课堂,更多的学生保持沉默,或是用笔记下教师的精辟言论.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总结就无所作为了吗?

教师不能为了课堂的完整性、为了总结而总结.很多时候,教师花了大工夫在问题设计、课堂练习上,而对课堂总结却草草收场.有时总结甚至只是走走形式,成了过场.教师应该懂得放手,懂得放弃一成不变的的课堂总结.教师首先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后用带有目的性的、言简意赅的精妙言语牵引出学生的个性化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显然,语文教师有待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力,激励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扩展和深化.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课堂总结需要学生大胆参与,教师不应该把学生能说的都说了,应该适可而止、留有余地,应该释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自主学习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为师者不能只顾眼前所谓的教学效益,而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我们踏着新课改的足迹时,不要回到应试教育的原点,让教育充满灵性,让教育闪耀着学生个性的光辉.只要为师者在语文课堂实践中多实施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那样语文课定会让学生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