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点赞:5153 浏览:123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讲授应该突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哲学素养的化育”,要在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阈中讲解,要让学生真正弄懂“如此哲学理论何以可能”,即要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该着力构建一种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哲学;哲学史;双主体互动;教学艺术

作者简介:赵宝军(1982-),男,汉族,陕西凤翔人,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教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075-01

一、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

学习哲学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不同.科学的历史是一个知识积累的历史,如果仅从应用的方面来说,我们只需要重点了解科学的最新成就而无需再一步一步地把科学的发展历史“实验般”和“理性般”的显现出来,但哲学却不能抛开它的历史而“独善其身”,因为哲学是由问题和各种不同的解答方式所组成的,没有哪一个哲学理论或者学说能够代表整个哲学,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代表整个哲学,它也只是哲学发展链条上的一环,只不过这个“一环”在继承以往哲学发展的基础上转换了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在这里,人们经常引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改变世界”的哲学要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批判的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它是由前人所走过的许许多多的道路所组成.当哲学家们面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时,他们各自都开辟出了独特的解决之路,每一条道路都具有不可超越的独特价值.

诚如上言,我们认为,《原理》课程的讲授要在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阈中讲解,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脉络上讲解基本原理,让学生真正弄懂“如此哲学理论何以可能”,即要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切忌仅就知识点谈论知识点.

二、构建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

如上所述,如果我们在《原理》的教学中从内容上要突出“哲学史阈”解读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师就不能独自一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要努力构建起一种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体性突出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过程指导等环节,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2]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固然可取,但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中,我们还要讲求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所谓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双主体互动中,共同探讨或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解释和验证问题,最终生成教学双主体期望的教学效果的活动过程.我们认为,教师开展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营造平等对话、和谐讨论的课堂氛围.《原理》课程作为哲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哲学理论素养,以便使一部分同学能够在专业领域内“登堂入室”,为以后继续深造甚至成为本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要强调用哲学的视阈来解读哲学.

第二,开展双主体互动式探究型、引导型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当堂分组讨论择优者站上讲台阐述他们讨论的结果,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问一些同学,然后让另一些同学评价前者的观点,还可以提前布置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充分重视教师在规划、指导、点评环节的作用,突出回应的环节.教师对整个课程的内容设计和进程安排有着绝对的主导权,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规划和总体安排.最好在课程的第一次课就可以向同学提供该课程专题的具体安排和内容要求,列出相关文献引导学生阅读,并根据学生建议和课堂效果及时调整和补充.

三、重视教学艺术的运用

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仅仅重视教学方法还不足以使教学精彩、生动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因为教学还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我们认为,高校《原理》课程的教学艺术的应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在讲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揭示的“期望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就体现了师生情感状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它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

其次,要在语言和表情上下些工夫.一是要练就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不仅吐字要清晰,而且音色要比较好;二是要在遣词造句上略带文采,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避免讲解时语言过于专业化、学术化而使得学生感觉很枯燥或望而生畏.

再次,要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学生对感官提供的直观材料做形象化的处理,从而使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以及定理或定义达到“茅塞顿开”式的理解.教师可借助于比喻、类比、仿拟、描绘以及多媒体所具有的图、文、声一体化等艺术手法,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知识.

第四,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理论空对空地讲授.哲学理论尽管很抽象,似乎远离实际,但它都是实际生活的反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更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把哲学道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但能够真正地让学生理解理论,而且也会让他们发现理论的实际用途,增强学习哲学理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