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视角厦门同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

点赞:32258 浏览:1461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前政府与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被动的保护难以抵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冲击.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靠政府投入将难以为继.为此,笔者作为一名在“非遗”保护一线的文化工作者,结合厦门市同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将着重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5个方面: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产业化”即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怎么写作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该民族数百年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些民俗艺术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的同时,往往也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就是要进行科学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持“非遗”项目传统文化本色的基础上,融入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因素.以“新瓶装旧酒”的形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关注,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以反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厦门市同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同安自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安人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睛.我区自06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以来,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普查工作,挖掘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目前,我区共有莲花褒歌、车鼓弄、厦金宋江阵等省级“非遗”名录3个、省级传承人2名,厦门市级“非遗”名录3个、市级传承人14名.还重点建设了北辰山庙会与开闽王信俗保护试点、造水民间阵头游艺保护试点等2个市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小坪莲花褒歌市级示范点和莲花褒歌市级传习中心.此外.我区还正在抓紧建设车鼓弄传习中心,同时在各大学校、乡镇、社区、剧团等基层组织中建立12个民俗基地,以此为依托大力进行“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推广工作.

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凸显出几个问题:第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面越来越窄.濒临失传.第二、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十分淡薄,配合度不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由于保护工作未能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性解决,“非遗”保护工作相对薄弱,保护、管理资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普遍存在.

三、结合实际探索同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可行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发利用,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文化产业化的方式,开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将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以此反过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在《草案》的第四十条提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在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怎么写作,发展文化产业.”同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可结合“非遗”保护项目,发展文化产业.

(一)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同安区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应充分利用,形成规模化区域.

1.依托莲花褒歌、造水宋江阵保护区,以点带面发展文化特色旅游业

莲花褒歌是同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品牌,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自2007年始,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元宵莲花褒歌赛”,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参观,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莲花镇小坪村褒歌习俗保护区,褒歌作为人们在劳动闲暇时候的一种娱乐方式,世代传唱,氛围浓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一个旅游业的“潜力股”.厦金宋江阵是海峡两岸人民喜爱的古老民间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同时也是优秀的传统民俗广场表演艺术.造水村村民世代承袭宋江阵技艺,成立有宋江阵基地和队伍,村民学习宋江阵强身健体,时常切磋技艺.参加各种节庆民俗表演,具有浓郁的民俗氛围.造水村作为街头游艺保护区成为人们旅游的好去处.可以以莲花褒歌、造水宋江阵保护区为基础,结合汀溪荏畲畲族文化乡村旅游、五峰古堡文化乡村游、莲花金光湖休闲度检测游、闽南古建筑观光游、厦门最高峰――云顶山杜鹃文化节及品尝农家美食等,以点带面,从旅游、文化、商业、健身、房产等方面,打造同安集民俗、乡村风光、休闲等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厦门特色旅游的一张名片.

2.依托北辰山庙会与王审知信俗保护区,集成宗教资源发展宗教朝圣文化旅游产业

北辰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同安历传“先有北山,后有同安”.开闽王信仰在闽南及东南亚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农历二月十二日是开闽王诞辰日.北辰山的庙会香火不断,人山人海.南曲与高甲戏演唱,通宵达旦:“宋江阵”大显身手:八方香客燃香顶礼,诚敬朝拜开闽王.充分利用闽王文化的优势,积极打造闽王文化旅游品牌,可策划开闽王民俗文化旅游节,成为同安对台文化交流的一个品牌.此外,朝元观玉皇信俗也是我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朝元观是闽南地区最古老的道观之一,是闽南地区历史悠久、供祀玉皇神像的道教圣地.在台湾的很多道观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台湾很多道观的祖师爷就是同安的朝元观.如今,随着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众多的台湾信众都会过来祭拜.它成了台湾同胞到同安进行文化寻根探源的热点.2009年4月.台北的“玉皇大帝”金身前来谒祖,这些都为同安区开展宗教朝圣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安可抓住机遇,集成我区宗教信仰资源,开展海峡两岸的宗教界文化交流,并以此拉动宗教旅游的发展.

(二)依托十二个民俗基地建设,发展民俗文化艺术产业

同安区现有华兴文武学校宋江阵、舞龙、莲花褒歌、莲花镇云埔村民间表演艺术基地、民间戏曲培训基地(西柯镇吕实力芗剧团)、丙洲南音社等十二个民俗基地.政府在建设基地的过程中,除了投入资金人力物力以外,更要引导基地走向自主“造血”的道路.以云埔民间表演艺术基地为例,近几年来,在门的有效引导下,该基地以云埔民俗艺术团为载体,主要演出闽南民俗节目如车鼓弄、拍胸舞、踩高跷、摔跤等特色节目,每逢节庆日广场活动,门尽量安排其参加演出.扩大艺术团的知名度,渐渐有了演出市场.在引导基地产业化“自主造血”的同时,也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观赏到最质朴的民俗节目,普及“非遗”知识.同时.基地不断吸收新的学员,使闽南民间表演艺术发扬光大,有效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可选取发展较为成熟的几个基地群,建设有特色、多门类、规模化、辐射力强的大型文化艺术产业集中区,将有地域特色的农民画、草编、木雕及等特色民间文化产业集中展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促进文化产业专业市场成为贸易物流、品牌展示、信息交流、文化传播、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和引导生产的文化产业综合平台.

(三)依托民间传统技艺.发展闽南特色餐饮业

同安薄饼传统技艺是同安区唯一入选市级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吴招治女士长期经营招治薄饼店,并于2007年成立“厦门市吴招治传统美食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闽南地区传统特色小吃.除了招牌菜招治博饼之外,还有同安封肉、碗仔棵、大肠血、五香条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深受海外华侨的好评.目前.公司经营场所已超过1500平方米,成为当地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小吃名店.

以招治薄饼店为例,将传统技艺集成化,充分挖掘古同安饮食文化,发展一批品牌店、美食城、闽南小吃一条街,开发礼盒装特色小吃,发展闽南特色餐饮业.可举办闽南特色小吃文化节,充分利用同安区丰富的饮食文化,通过图片展示、文化传承及内涵介绍、品尝体验等,集中展示,将我区的同安封肉、碗仔、薄饼、褒美进士芋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小吃品牌做强:在开发餐饮业的同时,将民间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有效传承.

(四)借鉴台湾布袋戏成功做法,创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模式

同安区是台湾居民的主要祖籍地之一,“五缘”优势明显.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要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善于先行先试,大力开展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吸收台湾“非遗”产业化的成功做法.如布袋戏起源于闽南漳泉,以手掌套布偶演出得名,传人台湾后从走乡串里的野台戏发展到电视布袋戏,再到自设片场每周发片租售,经历三代艺人兴衰后终于迎来被公选为地方标志的“台湾意象”的风光局面.纵观台湾布袋戏的发展过程,动漫化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布袋戏搬上电视,从而快速传播,长足发展.是布袋戏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同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音、闽南童谣、宋江阵、车鼓弄、莲花褒歌等都可以借鉴布袋戏的发展过程,发散思维、创新模式,在保留其个性的前提下以动漫化等多媒体形式搬上荧屏.既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接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可以将“非遗”项目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于世.

产业化视角厦门同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可持续发展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应以保留“文化个性”为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过程实际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产力”.并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产品价值的过程.被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不再单单是艺术品或者技艺等文化形式,而是赋予了相应的经济价值或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的关键在于运用,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以保护“文化个性”作为产业化的基础和底线,避免以商业利润损伤文化遗产本身.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产业化,都要以“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而不仅是技术)和核心价值(原本的文化蕴涵)得到完整性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凡是以牺牲传统技艺及其文化蕴涵为代价的所谓产业化,都是不可取的,都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五、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发展模式,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强制保护的同时.更要建立其自主的保护能力,产业化就是一种途径.对那些既能显示民族文化特色又有经济产业开发价值、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在政策上给予保护和扶持,要敢于树立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集中力量培养优势文化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产业优势.以文化产业化为导向,探索新思路,挖掘其潜在价值,最终实现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不会被历史的长河淹没,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