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后反思

点赞:4752 浏览:187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检测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这句话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反思的时代.自我反思是我们老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自我回顾和分析,就是挑自己教学中的“毛病”,进而反省、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些话用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有的老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老师虽然刚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老师上完课后能否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是否善于思考、探索和总结.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等于成长.可见,老师的自我反思对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由“教书匠”向“学者型”转变.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反思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贯穿与落实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反映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目标应从过去“强调双基”转变为“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不深入学习,不钻研新课标,吃不透课程标准,教学中仍然持着“老船票”,用过去的教法去教新教材,老师、学生都很辛苦,教学效果却一般.究其原因,我们老师对新课程三维目标钻研不够,在教学设计上投入不够.我们教学中应反思以下问题:

三维目标的认识和定位:备课时教学目标考虑是否周全目标定位有偏差吗教学目标的设计怎样以往我们备课时把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备的详细,对设定的教学目标却定位不准或认识不清,课堂表面热闹繁荣,实际上教学活动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所以我们备课时应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的贯彻和落实:一节课到底完成多少教学目标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课堂上的“教学”是否一味跟着“预设”跑我们一些老师由于教学目标确定比较随意,教学中不讲究教学重点,总是不放心,力求面面俱到,实际上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学生没有思考和练习时间.还有些老师确定目标时从自己怎样教的角度考虑比较多,而学生怎样学的角度考虑的少,对于真正有思考性的问题不舍得给学生时间,急于给出答案,学生回答出错,老师急于纠正或及时引导到早已设置好的答案上来,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去“做课”或“给学生炒现饭”.所以每上一节课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自己知道多少完成的怎么样


二、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化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应经常反思课堂教学中:百分之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了吗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受到我们的关注了吗

课改实施以来,我们老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活跃,学生讨论、分组学习,教学手段也多样化,“声媒”“电媒”“多媒体展示”一样不少,好多老师也说:这样好,学生学习积极了,我们轻松了.但仔细分析,问题不少:一些老师一味模仿一些教学名师的做法,或照搬多媒体课件,根本不考虑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是追求表面上的学生主体,表面上的“沟通”与“合作”,这样的形式主义导致了实际教学效果低下,教师心中没底.

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应想:是否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问题我们老师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设法让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减少依赖性,朝着“不教而教”的方向努力.

教师的课后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反思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载体,教材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它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我们老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些老师不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只局限于教材、教参、练习册,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怎样上课.

可见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不应只成为课程的执行者,应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绝对不能就教材讲教材.应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相似度检测”.根据学生实际和具体教学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了解知识的前设和后延,从而把握好教学的“度”,了解本学科以外还有哪些其它学科知识与本知识有联系,形成立体交错的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完善、更科学、更理想.

教学反思是我们老师教学创新的动力,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教学经验的进一步升华,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教育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教师应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自觉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困惑,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每堂课后的必修课.

(作者联通:715102陕西省大荔县朝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