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健康

点赞:5681 浏览:189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来监护他们健康成长.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都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理健康心理辅导辅导方法每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秧苗,都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在生长的过程中,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如岩石、恶劣气候等,都会影响到秧苗的健康成长.小学生的成长就和一株秧苗的成长一样,历经坎坷才能完成生命的怒放.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等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能够正确、顺利地通过,那么就会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就有可能半路夭折,或者长成一颗歪曲的植物.小学生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来监护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基础教育阶段都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能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行走呢?

一、明确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身体健康而言的科学概念.什么是健康,这是研究心理健康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健康是指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正常的生理机能,精力充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复杂.对于健康的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革,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一个人既具有一个生物体的个性特征,更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特征.所以以往因为遗传和生活环境界定的健康概念,对于今天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而言,都显得单薄和苍白.如今的健康概念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当然也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健康的人应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一种良好健康的状态,没有生理方面的疾病和缺陷,没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和缺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完全可以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去应对一切社会活动,完全可以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去看待和解决社会现象,能够很好地、及时地调节社会和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适应,保持自己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能够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而采取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措施,去为自己也为别人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获得,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的视野也在被扩大.他们接触到的各个信息可以说是海量的.这些信息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等,都在一定层面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习成绩的压力导致的焦虑

目前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甚至还是祖辈的掌上明珠,往往是六个大人守护着一个孩子.因此,孩子在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生活上的极大满足,不能代替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很多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都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即能延续生命也能延续理想,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家长的普遍现象.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心,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的心理焦虑,长此以往,形成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还可能遭致辱骂和贬损,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健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人际关系带来的焦虑

我们知道,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有学生、有老师,在交往中会出现一些心理矛盾与冲突.他们从小就在一个自我为中心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自私、自利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使得他们在同学间及师生间的相互交往中容易出现自以为是的现象和心理,不懂得关心和照顾同学.孤僻、不合群、依赖性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发生矛盾冲突.还有媒体报道的、暴力等少年中不应出现的情况.这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3.与父母、师长沟通中的焦虑

小学生在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也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学生与父母、师长相处时间最长,但是由于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往往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素,使学生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三、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调节的方法

心理调节已经被社会、家长和学校所认可,所以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需要老师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心理调节,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实施讲授法

所谓的讲授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进行调节,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在小学生中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实施认识指导法

认识指导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必要的指导,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通过这些途径进行心理疏导.

3.实施行为改变法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明辨是非,尤其要鼓励良好行为,通过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等措施,强化学生的认知和行为.

4.实施自我调控法

发挥自身的调节能力,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进心理健康的进程,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周记和小结,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疏导,避免一些影响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发生.为学生的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