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群星――***学府里的华裔“掌门人”

点赞:24250 浏览:1085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是神圣的精神殿堂,它是广博的知识中心,是人才的摇篮、创造的源泉和思想的故乡.

每一所成功的大学,都是因为至少有一位卓越的大学校长,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的蔡元培、蒋梦麟,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浙江大学的竺可桢等.作为“掌门人”的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引路人.如果把颇有学问的教授称为大师的话,那么大学校长应该是大家.他集大师的智慧与见识、大师的果断与坚毅以及教育家的魅力与艺术于一身.在很大程度上,他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人格的象征、学术的象征.

百年前的中国,大批的学子远渡重洋到海外学习深造.国内学校严重滞后的教育环境,国外校园挥之不去的排外情结,那时的他们出去或许还有着一丝无奈;时过境迁,在海外,曾经或正有一批华裔面孔的“掌门人”,运用着他们的卓越智慧和领导才能在领航那些著名学府.每当毕业典礼时候,有着华裔面孔的校长都会亲自把“洋学生”位于右前侧的流苏随帽檐移至左侧中部;不同肤色的学生则会从校长手中接过学位证书,那上面有的印章还是用方块汉字篆刻出来的.华裔校长们在海外的“塔”里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983年5月,吴家玮出任已有百年历史的全美著名公立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的校长一职,成为美国建国二百余年来首位华裔大学校长.

吴家玮,祖籍浙江,1937年出生于上海,14岁时移居香港.1955年赴美留学,1966年获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及物理与天文学系主任.

1983年,吴家玮出任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校长,这是加州大学及其9所分校140多名院长级领导者中唯一的一位华人,也是美国高等学府第一位华人校长.1976年以来他多次访问中国,先后担任了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深圳大学的名誉教授;1987年被选为香港科技大学首任校长.


在吴家玮的主持下,旧金山州立大学有了新起色.吴家玮为此也付出了辛勤的代价.但他对此毫不后悔,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竞争大学校长,就是想用事实证明,华人也能当校长,担大任.” 他不仅在教学上具有前瞻的思想,作为华裔,在处理各种复杂事务和种族冲突问题时,他都以东方特有的模式寻求最佳的解决方式,还曾经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为了表彰他的突出贡献,在旧金山市有市长命名的“吴家玮日”.

华夏群星――海外学府里的华裔“掌门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校长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986年9月,吴家玮开始筹备回国为民族事业做些事情.当时高科技知识经济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普通市民接受,吴家玮竭力说服社会创办了香港科技大学并被选为首任校长,学校云集了斯坦福大学等12所名校的优秀教师.吴家玮说:“对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在英国FTIMES评选的全球MBA七十五强中,香港科大也是亚洲唯一的入选者.

1990年,时年54岁的他,被加州大学董事会提名出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第七任校长,这是该校122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华裔校长,也是全美著名公立大学的第一位亚裔校长.1999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编号3643的小行星命名为“田长霖星”.

田长霖,1935年出生于武汉市.1949年随家人迁居台湾.1956年,21岁的田长霖只身前往美国,他以最短的时间攻下硕士、博士学位,26岁就成为伯克利加州大学最年轻的“杰出教授奖”得主.41岁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1994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校董会要在258位校长候选人中,挑选出一位最合适的人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经过严格的考核和面试,最后只选中一位申请人――田长霖.田长霖进入他生命的另一个里程――伯克利之路.

田长霖在任职校长期间,促成了学校各个方面的进步:吸引了全美最有才华也最多样的学生;在激烈竞争中延聘了一群学术界明星;自校外争取的研究经费达到3.18亿美元;打破私人捐助公立大学的所有记录,6年中学校共募到7.8亿美元;完成了50年以来最具野心与前瞻性的校园建设计划.

田长霖担任校长7年的卓越表现被媒体誉为“现代大学史上学术领导的典范”.当1997年他卸任的消息公布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致函中这样写道:“你无疑是一名学界领袖”.2002年10月17日,因脑瘤手术失败,田长霖在美国逝世,享年67岁.

2000年,有着120年历史的英国著名学府诺丁汉大学正式聘请来自中国的著名核物理学家杨福家为该校第六任校长,他是诺丁汉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爵位的校长(前五位校长中有一位公爵、两位勋爵、两位爵士).他也是第一位在西方大学里担任要职的中国人.

杨福家,1936年6月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年出任复旦大学校长.他还是复旦大学玻尔教授(中国第一位以玻尔命名的物理学教授).

2000年12月12日,英国诺丁汉大学宣布,中国科学家杨福家将出任他们的校长.从2001年开始做了一任三年校长后,2003年年底杨福家又获选连任三年.2005年12月12日,诺丁汉大学依校务委员会推荐,校董会又一次决定:在2006年底他的校长一职任期满后,再延长三年,新的聘期将从2007年1月起至2009年底.这意味着杨福家将干满整整九年的三届任期,足见校方对杨福家工作的满意.

担任校长后的几年里,在杨福家的建议下,诺丁汉大学除了加强对若干前沿领域的研究外,还成立了中国政策研究所.此外,诺丁汉大学与上海复旦、上海交大分别建立了科研合作实验室.2004年4月,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始建设,并于当年开始招生.迎来了中国第一批不出国门而能留学的学子.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大学,身兼校长的杨福家又在中外教育史上创造了一个“第一”!

“作为一名德州人和篮球迷,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中国的篮球运动员创造了NBA的历史,然而,如果将姚明的成就与杨福家所取得的、打破了近千年的英国高等教育传统的丰功伟绩来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他的好友冯达旋教授以一位美国大学校长的身份如是评价.

19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电机系.1994年,张钟浚自全美87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任纽约科技大学校长.

张钟浚,1941年出生于广州,后随父母移居台湾.1962年进入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系,1967年继续考取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电机系,并担任系主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二十多年.1992年转任亚利桑那大学工学院院长.

1994年7月,张钟浚自全美87位杰出学者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任私立纽约科技大学校长.他是该校1854年建校以来首位美籍华裔校长.始建于1854年的纽约科技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理工科大学之一.作为校长的张钟浚说,自己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保持活力.“You can’t fall in love with your products!”(你不能太爱你的产品而忘了世界在变).他自上任以来,由于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和模式,纽约科技大学已成功地转型为培养国际化的创新科技人材的摇篮,也使他成为美国著名高等学府的杰出华裔校长.

张钟浚不仅是深孚众望的杰出教育家,而且还是资深的微波、光波和线路研究的权威.已发表过有关的研究论文一百篇.1985年起,他成为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金天线传波研究会会长、世界无线电科学联盟美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等.

虽然长期生活在美国,但张钟浚心里一直牵挂着祖国.2004年,他在家乡湖北武穴设立了教育基金,每年资助60名学生.“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事,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说.

2004年,拥有庞大华裔学生数目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迎来了建校以来的首位华裔校长.他就是信广来.

信广来,1954年出生于中国香港.于上世纪70年代先后在香港大学及英国伦敦大学获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2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完成哲学研究院课程,并于198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是名资深的儒哲学教授.他从1986年起,一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哲学,2000年晋升为该校大学部文学院院长.

2004年1月28日晚,信广来正式接任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校长,成为该分校建校40年来第八任校长.同时,他也接棒出任多伦多大学副主席,负责处理该校分别位于市中心、士嘉堡及密西沙加分校的事务.此外,他亦同时被委任了该校人文学科、哲学及东亚研究科部门的职务.

在信广来的领导之下,总投资1亿5000万元的多所教学研究大楼及学生中心在士嘉堡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他的带领之下,该校加强了国际合作,包括与中国两所高中合作,吸收其学生进入士嘉堡分校(UTSC)学习英文,并最终成为其正式学生.其间,他还积极促成香港东莲觉菀向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捐款400万元建立佛学研究中心,这是该分校获得的最大一笔单项捐款,这些都用来提高和加强加拿大对佛学的研究和认知.

在英国皇家工程院2004年院士大会选举中,英籍华人学者宋永华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登上了英国工程学的最高殿堂,成为获得此头衔的第一位留英华人.同年,他出任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成为留英华人中第一位大学高级管理人员.

宋永华,1964年出生于四川巴中山区一个贫穷的家庭.1987年和1989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成为清华大学博士后.1997年,时年33岁的他被布鲁内尔大学聘为教授,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

2004年7月,宋永华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成为首位登上英国工程学术界最高殿堂的英籍华人学者,同时他还被选任为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成为留英华人中第一位大学高级管理人员.

上世纪90年代初,宋永华在自己生活还不富裕的时候,就曾为家乡建设学校捐资几千英镑.几年前,他又说服布鲁内尔大学,出资举行“中英中学校长论坛”,对中英中学教育进行探讨.在就任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后,宋永华说:“当了布鲁内尔大学的副校长后,我就可以有更好的平台推动中英在教育和科学方面的合作.不会只像从前那样给学生做做讲座,修改修改论文,我希望还能在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皇家工程院院士的头衔没有让宋永华感到高枕无忧.他说:“我感觉自己的压力更大了.一方面,因为是院士,就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做出一些更有影响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是第一个在英的华人院士,我的表现将决定皇家工程院对其他华人学者的印象分.”

br>他是堪称加州最老的公共大学圣荷西州立大学近150年以来首位少数族裔校长.也是继已经过世的著名教授田长霖之后,又一位出任美国主流大学校长职务的华裔学者.

余英华,1942年出生于中国大陆,之后移民美国,是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的弟弟.他1997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布罗克堡分校校长.在任职纽约州立大学前,余英华是Butler大学学术事务资深副校长,并曾任该校文理学院院长,先前也在中密西根大学文理学院任副院长暨哲学系主任.

2004年4月20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校董会宣布,任命时任纽约州立大学布罗克堡分校校长的余英华为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新任校长,加州州立大学校董会甄选委员会主席表示,曾在三所大学担任重要职务的余英华,既是学者也有行政管理经验,通过展现他的领导才能与眼光,进而提高圣荷西州大学术声望.然而在同年9月余英华就出于健康原因辞去了校长职务.此后他以终身教职身份,返回纽约州立大学系任教.加州州立大学校董会主席Reed在余英华辞职后的书面声明中指出,“余校长绝对有潜力成为圣荷西州大的伟大领导者.我们深深祝福他.”

链接人物:

张蕴礼:美国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的一位亚裔女校长.1988年,张蕴礼担任加州州立圣荷西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这也是当时美国的第一位亚裔女院长.1993年,张蕴礼成为北加州社区大学――硅谷社区大学的总校长,成为美国第一位亚裔女校长.之后她又出任夏威夷大学希罗校区校长.

冯达旋:2003年,冯达旋开始出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副校长.因为他对核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曾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荣誉会员,而在美国只有4% 的物理学家才能获此殊荣.在任职副校长的三年间,他“挖”来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个世界一流的纳米研究实验室.

杨祖佑:1994年起担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校长.他1940年出生.1968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1994年担任美国普度大学工学院院长.1991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8年获得美国工程教育学会最高荣誉李梅金质奖章.

余森美:1999年出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校长.他1934年出生在南京,两岁时到澳洲.从悉尼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余森美进入皇家亚历山大儿童医院工作,并成为澳洲著名的儿科专家,曾获澳洲一等功勋章,在1996年当选“澳洲年度风云人物”.

编辑 许江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