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公开课”现象对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

点赞:5228 浏览:144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以美国名校为代表的“公开课”现象正在对我国的高校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名校“公开课”现象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该现象对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启示,对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通识教育名校“公开课”教育模式

1.引言

提到名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国际高水平大学,能够亲自聆听这些高等学府的老师上课,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然而,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子足不出户,坐在家里便可以如同身临其境,亲自领略世界名校教师上课的风采.这一切,都得益于名校“公开课”计划的实施.本文将简要介绍名校“公开课”现象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重点讨论该现象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改革带来的启示,为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2.名校“公开课”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名校“公开课”现象最早可以溯源到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程计划”(MITOCW,OpenCourseWare),这一计划旨在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网络与信息技术,将麻省理工学院各个院系的课程教学材料放在互联网上免费公开,供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使用.MITOCW的研发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全世界的教育者、学生和自学者提供免费的优质课程;二是创造一个标准模型,以便其他大学仿此建立自己的课程材料.最终的目标在于“期望全世界的学习者能够公开、自由地分享知识和交流思想,并从中获益”.在MITOCW的主页上,提供了几乎所有课程的完备的教学资料,包括讲义、作业、实验及部分课堂视频示例等,并已有多种语言的界面可供选择.如图1所示.

图1MITOCW主页

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在MITOCW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大学,如哈佛、耶鲁、斯坦福、加州理工学院等相继开始推出自己的公开课计划,不过由于大部分课程均为英文授课,国内的学习者数量还不是很多.直到2010年,几大字幕组,如人人字幕组、网易公开课小组、VeryCD公开课小组等开始免费翻译名校公开课,并将翻译好的资源放在网上供大家在线学习或下载,使得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加入名校公开课课程的学习行列.这些精品课程包括《公平与正义》、《死亡》、《博弈论》、《电磁学》、《心理学导论》、《物理基础》、《欧洲文明史》、《聆听音乐》等热门流行课程,比较适合那些对这些学校进行初步了解的爱好者.此外,除了普通的RMVB格式的以外,有些网站还提供支持手机的MP4格式下载.同时,酷六、优酷等视频网站也提供了在线视频可供观看,缺点是没有下载的像素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足不出户地跟随世界名校老师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图2和图3分别是网易公开课和VeryCD公开课的主页.

图2网易公开课主页

图3VeryCD公开课页面

3.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现状

通识教育最早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现在是指一种具有广泛性、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自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美、英、德、日、香港、台湾等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推出了通识教育的课程,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近年来一些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当然,由于起步晚,值得借鉴的例子不多,因此,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太过偏向专业型和应用型,不符合通识教育非专业性、基础性的特点;

(2)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失衡,公共必修课多,公共选修课少;

(3)通识教育的评估与管理缺乏相应的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识教育实践领域在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通识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和实践,高校现行的通识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因此,对高校通识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势在必行.

4.名校“公开课”现象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改革的启示

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名校“公开课”课程设置的初衷不谋而合,因此,探究名校“公开课”现象的特点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改革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1)通识教育应当是一种普及化、多样化的教育

最早提出公开课设想的MIT开放课程计划简直近似一个乌托邦理想:用10年时间,把MIT几乎全部的、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总共2000多门课程的资料制作成网络课件,分批放在互联网上,供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

这所赫赫有名的美国“常青藤”名校,在全球学子向往的高校金字塔中,排在顶尖的那一层中.每年全球一万多的申请者中,只有一千人能得偿所愿,同时还要交纳每年四五万美元的学费.可以想见,MIT的每一堂课程,其“含金量”有多高.为什么要把这么“贵”的课程,免费提供给全世界的人们?

MIT是美国硅谷的孕育之所.自从IT业诞生之日起,“源代码开放”精神就成为这个领域一个强大精神信念,早期的IT先驱们,以免费、开放、人人有权参与IT的基本信念,造就了那个年代宛如童话般的传奇.从这个意义上说,在MIT产生出将课程免费开放的“开源”理念,有其内在逻辑.

校长韦斯特说:“我们也必须下定决心利用我们的新科技,利用它们来对全世界的人类赋予知识的力量,让教育更为平民化等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使命:协助提升全世界每个角落的高等教育.这个计划基于两个价值观:机会与开放性.这两个价值观让我们的大学与国家强盛,这两个价值观也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安全与繁荣.”韦斯特谈及的“开放”,包括免费供全世界的学习者和教学人员使用,无需注册、登记,不收费,上网下载去看即可;同时,也不提供学分和学位.也就是说,它只是为满足对知识有渴求和兴趣的人,没有任何其他功利目的.

这一价值观,与通识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面临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新时期的通识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以往的适应工业化社会的专业人力资源要求,而应该转为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通识教育应当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利用知识并参与其中,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要以通识教育内容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它不应再是仅仅面向培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而应该是一种普及化、多样化的教育.

名校“公开课”现象对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通识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通识教育应当是一种信息化的教育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想要建立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必须注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这里所指的教育资源包括管理资源、教学资源、技术资源、研究资源等.有通过资源共享,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避免重复开发同类教学资源.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无论从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内容设计上均反映出理念的保守和经验的不足.因此,在建设通识教育课程资源时,需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质量,大可不必盲目追求“多而全”,而要做到“少而精”,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自身的特点,将其最具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课程共享.前面提到过,通识教育的内涵不应仅限于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还应面向全社会公民.以国外名校“公开课”现象为例,现在公开课的学习者大多是白领和大学生——知识分子在公开课学习中占的比例最大,这直接导致“知识沟”的扩大.“知识沟”这一理论检测说由美国传播学家第奇诺(P.J.Tichenor)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而传播学者阿特维尔(Attewell)从较微观的角度出发,将数字鸿沟分为两个层面.他将计算机和互联网接入上存在的差距称为“第一道数字鸿沟”,即“接入沟”;将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上存在的差距称为“第二道数字鸿沟”,即“使用沟”.由此看来,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经济地位较好、网络使用方便的人比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地位较低、网络设备接入不方便的人观看公开课的可能性更大,学到的知识更多,视野更开阔.为了避免“知识沟”的继续扩大,国内高校在建立通识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时,要充分考虑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地位较低、网络设备接入不方便者这类群体,利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真正做到将通识教育资源面向全社会公开共享.

(3)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通识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应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而终身学习型社会则是时怎么发表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名校“公开课”现象至少从以下两方面可以给我们高校的通识教育以启迪.

①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知识的传授为主,通识教育也不例外.很多学生反映,理工科教学照本宣科,人文社科教学应付了事,既没有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识,又没有增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环境.与之对照的是,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公开课堂、随性自然的主讲教授们,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构造出一个更符合大学精神的讲坛.

“如果必须选择杀死1人或者杀死5人,你会怎么选?”《公正,该如何做才好》的主讲人、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Sandel)以检测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关道德的辩驳.他每次提问时都会问学生的名字,并且会顺着学生的思路将讨论持续下去,让回答变成一种交流.这种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在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授课模式里虽然也有,但大多流于形式.

在《公正,该如何做才好》课程的最后,桑德尔教授说:“这门课程旨在唤醒你们永不停息的理性思考,探索路在何方.”这其实便是名校公开课的意义所在,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填补我们在以往生活中的空白,提供一种远离标准牢笼、勇于质疑的精神.只有具备这样的精神,终身学习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才有了可能.

②互动交流的教育氛围.目前我国高校传统的通识教育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与接纳知识的地位.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互动、交流与合作,才能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共享.“教学相长”,这种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新形式的学习.从名校公开课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教与学过程的开放性与互动性.师生合作学习,互相激励;课堂上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环环相扣的设问、反问引发了学生思考的、讨论的及表达的;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多元视角,多种选择,没有标准答案,教学始终处于动态的合作与交流状态.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学生自身的学习被大大激发,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对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5.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正在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十余年前由麻省理工学院牵头发起的全球性的公开课共享运动不但为传统教育,还为通识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名校“公开课”现象的剖析,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创建多样化、信息化的通识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