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报应故事的叙事艺术

点赞:33935 浏览:1576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宋初李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小说史的发展进程.本文研究报应类的叙事艺术共独特的叙事视角、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高超的表现技巧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希望能够使《太平广记》这部大类书的价值得到更大的彰显.

关 键 词 :叙事艺术,叙事视角,语言,表现手法

《太平广记》收录了宋代之前,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朝时期的作品,作品的叙事手法和叙事技巧也受到宋前文学的影响,《太平广记》报应类故事体现了高超的叙事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独特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分为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二人称叙述.

《太平广记》报应故事的叙事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故事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第三人称叙述

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的,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太平广记》报应类故事中有许多故事是他人转述的,有的是他人听闻,有的是他人目睹.

如《陆怀素》篇:

“等闻者莫不惊叹.怀素即高阳许仁则妻之兄也,仁则当时目睹,常与人言之.”(出《冥报记》)

通过他人目睹的情况运用第三人称叙述,是古代小说大多采用的叙事视角.再如《尼修行》篇故事是通过“吴兴沈玄法”转述,作者听闻而记录下来的.达到一个“全知全能”的状态.

(二)第一人称叙述

报应类故事中也有许多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亲自说的故事,如《赵文信》篇:

唐遂州人赵文信,贞观元年暴死,三日后还苏.等相随至阎罗王所.其中有一僧,王先问云:“师在世修何功德?”师答云等王闻此语,忽即惊起,合掌赞言:“善哉善哉!师审诵般若,当得升天,何因错来至此?”言未讫,忽有天衣来下,引师上天去.王复唤遂州人前曰:“汝在生有何功德?”其人报言:“臣一生以来,不读佛经,唯好庾信文章集.”王言:“庾信是大罪人,见此受苦,汝见庾信,颇识否?”等(出《法苑珠林》)


《赵文信》篇就是从赵文信的角度来叙述自己死后到阴间与阎罗王对话,最后死而复生的亲身经历,众人听到他的讲述都感慨金刚经的力量,都不在杀生,虔诚信佛.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

(一)晓畅洗练的语言

从汉代至宋初是骈文盛行的时期,但是骈文多用辞藻不利于理解,限制了故事内容的表达,缺少读者.为了吸引读者,《太平广记》不用骈文记叙,它虽然是文言小说集,但是语言通俗晓畅,没有一篇是晦涩难懂的.《太平广记》收集的故事多是野史轶闻,语言不像正史那样中规中矩,严谨考究,而是生动形象,近于口语,便于阅读以及故事的流传.

(二)诗歌的巧妙运用

在《太平广记》报应类故事中多处运用了诗歌,是整篇文章增彩不少.如《绿翘》中鱼玄机的诗句都能体现出鱼玄机是个文采风流的才女,诗句能够刻画人物的性情,在最后鱼玄机在狱中写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是她写过最美的诗句.

诗歌的运用也能渲染悲伤的气氛,如《徐铁臼》篇:

“桃李花,严霜落奈何.桃李子,严霜落早已.”(出《还冤记》)

诗歌的运用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如《张进》篇:

“因与宅内小奴子诵火井县令蒋贻恭《咏王给事绝句》云:“厥父元非道郡奴,允光何事太侏儒.可中与个皮著,擎得天王左脚无.”奴子记得两句,时念诵之.”(出《儆戒录》)

王允光听到这首诗很生气,为后来把张进处以极刑,张进报仇做了铺垫.

三、高超的表现手法

(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清代章学诚曾评价《三国演义》为“三分虚构,七分真实”,而《太平广记》报应类故事也是虚实结合,不过虚构大于真实,收录了大量的唐传奇作品,说明编纂者已经捕捉到小说这一文体虚构叙事的这一特点,为了宣扬佛教的普度众生,使人心和善,惩戒作奸犯科者,报应类故事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虚构故事,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如《陈哲》篇:

唐临安陈哲者,家住余杭,精一练行,持金刚经.等群贼大怒曰:“何物老狗,敢辱我!”争以剑刺之.每下一剑,则有五色圆光经五六尺以蔽哲身,刺不能中.贼惊叹,谓是圣人,莫不惭悔,舍之而去.(出《广异记》)

群贼刺杀陈哲时,作者想象有五色的圆光来保护他不被杀害,烘托出佛法的功德无量.再如《薛严》:

唐薛严,忠州司马,蔬食长斋,日念金刚经三十遍.至七十二将终,见幢盖音乐来迎.其妻崔氏,即御史安俨之姑也,属纩次,见严随幢盖冉冉升天而去,呼之不顾,一家皆闻有异香之气.(《报应记》)

这篇讲薛严到七十二岁将要死时,看见有伞盖音乐来迎接他.薛严在伞盖的遮护下冉冉升天而去,并有特殊的香气.

这些联想和想象并不是没有作用和依据的胡编乱造,而是为烘托渲染文章的中心主题怎么写作,突出表现了佛经佛法的伟大功效,并且为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浪漫的面纱.虽然故事有很大的虚构成分,但许多是以真实的人物或事件为基础,这就增加了故事的可信程度,同时也有利于故事的流传.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

《太平广记》报应类故事中,有的为了更好的突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中心更加突出,表达更加深刻.如《东山沙弥》篇讲的是有个和尚诵读精通涅经,他和东山下村中的沙弥两个人一起暴死,在阎罗王那里,对待沙弥是让他坐在金高座,非常敬重他,对待涅僧则是让坐在银高座,对他的敬重就稍微差一些.涅僧非常愤恨,后来知道是沙弥每次诵观音经,在另外的地方穿着净衣,点上名香祝愿,然后再诵经.坚持不懈.而涅僧罪孽太深了,所诵的涅经,没有隆重的仪式,也不净口净身.通过涅僧和东山沙弥的对比,生动形象的表明了念经使需要净衣虔诚要有隆重的仪式.

(三)倒叙手法的运用

报应类故事中大部分运用的叙事手法是顺叙,但也有不少篇幅运用了倒叙的手法,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如《姜胜生》篇,讲述的是姜胜生遭受恶疾常年不好身体生疮,梦见一座白石像要求他为其续手,姜胜生就回忆起以前把白石像手打破的事情,最后诚心悔过疾病痊愈了.再如《赘肉》篇讲述的是一男子的嘴唇上多长出了肉,形状怪异十分痛苦,就倒叙了他少年时把羊肉放在佛像的嘴唇上的事情.有的文章是先叙述人所遭受的疾病痛苦,再倒续事情发生的原因,也有有的文章先描写其死而复生,然后倒叙他在地狱阴间的所见所闻.倒叙手法的运用是文章避免的呆板,更加的活泼生动.

【参考文献】

[1]李.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