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应与艺术相互期待

点赞:25388 浏览:1186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语文与艺术被分开“看护”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分科之后,艺术被视为异者,赶出了语文课堂,成为美术、音乐课堂的专属,或是更残酷些,整个儿被请出学校,留待艺术院校与之有涉.语文老师,只在讲解作品的“艺术手法”时,谈及有关艺术的字眼,除此之外,语文的心灵不再在艺术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当语文不再对艺术充满期待,语文便失去了最丰沛的精神供给,成为抽象的文字构筑,变得干涸和无趣.

本是一家

传统的语文,与艺术相濡甚深.古人文化修养之高,莫过于“诗书画三绝”——文位其首,艺术随之.无文虽工亦匠,古人始终定文为宗.但也非视艺为细枝末节——“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苏轼认为,艺术是将心中所感的东西挪移、发散到手上来,如果没有这个“手艺”,是十分令人遗憾的.其实,这个散到手上来的过程,体现的就是人与世界同在的直观感,这与眼不可见的涵咏于心里的抽象感受有明显的不同,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将其形式化的过程,也就是对感受、感思和感情进行的一次塑像.在“文字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也有人为艺发出更高的赞誉,如宋代的邓椿所言“画者,文之极也”,认为好的画作,也能托物咏怀,达到高超的诗文境界.在文事艺事的交互叙述中,最负盛名是《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何能有画,画中何能有诗,皆因心之感兴所起.非凡的心灵,能于众艺中自出新意.在这里,诗画也是互相成就的:视“诗里有画”为上,也是认同“画意”为难能之意;视“画里有诗”为佳,也是认同“诗情”为绝妙之情.“诗情画意”这一话既出,有识之器,从此懂得杂取种种自成一家了——聪明地从各个艺术门类中取意,盘到自家门下——这便是“通感”了.

“通感”又何以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文与艺皆是向道而求.道为天地本源,问艺求道,就是溯源之旅,而溯源是为了安心,为了立命,在这个意蕴上,文与艺两种形式再无高下,有的只是作品中意境的深浅.再者,无论是文是艺,都是对世界和心灵的描摹刻画.先有挖掘、筛分以选定素材,再有延展、节制以加工材料,后有修改、沉淀以升华作品,这个将“资料”处理为“精神”的过程,文与艺高度同构.回到通感的问题,作品的内蕴既是问道的情态,是世界的摹写,是心灵的节拍,那么无论是意,还是法,都是可以推移参照的了.

“道法自然”,以达道为旨归的文艺创作,以自然为师,也是参道的自觉.在不同心灵的框架下,万物草木皆有不同的动势,入艺入文,便见千姿百态,即使是“万籁此皆寂”,艺象也是趋于静的一种动势.当然,与其说是物象之动势,不如说是心灵之动势,这是文与艺都能提炼出的心之象.中国传统文化之堂奥,有一阙便是心象——在心与物的相逢别离、胶合散落的运动中,心的生生和幻灭.由此观之,文与艺都是手段,在最高的境界上,又都可成为自身的目的.所以,文与艺可谓是“轮辕异象,致远也同功”.

犹可借鉴

文与艺的难分难舍,最突出地表现在书法中.事实上,要完成一幅出色完整的书法作品,非文艺兼擅不可.书法中最核心的汉字本身,最具备文艺同源的研究价值.汉字中所包含的东方思维——象形、指事、会意等方法,对中国文化的生发和延展起到最基本的引导作用.艺术,合着与中国语文同样的韵律发展,逐渐形成能与语文紧密呼应,又别具自身特色的艺术语言.谈论艺术对语文的借鉴之处,既要符合语文的内在秩序,以期契合,又要看到艺术有不同语文的一些足迹,以期超越.象形与会意作为基本的民族思维形态,即是语文思路,又是艺术思路,由此入手,理法一贯,又能彼此照应.

中国自古就是视像的民族,我们善于从视觉中捕获灵感,并于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刻画、表现了众多鲜明活泼的形象.曾几何时,这种用眼睛观察世界的传统失落了,而课本中的文学形象也在教材分析的过度肢解下变得不再鲜活完整,机械的作文训练又本末倒置,逻辑的训练抽离了感官的第一体验.许多孩子的文章中充斥大词空词,由于这些词语并未被心灵激活,未被感情加温,因此显得苍白生硬.若隔断于生活,又只限于文本中跋涉,终究会使思维围困.古人谓,“看画如看美人”,观画和闻乐提供了直面形象的契机.通过艺术作品欣赏,世界的模样被眼睛重新审视,丰富性被重新发现.看过画布上的苹果和椅子后,苹果和椅子的艺术形象便在大脑中刻上了印痕,“此生再看苹果再见椅子,已然不是惯见的苹果、不是惯见的椅子了(董桥语)”.或者说,经过艺术熏陶的眼睛,除了惯见的苹果和椅子,还能看到不一样的苹果和椅子.艺术形象的积累,搭建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独特视角.苹果和椅子的陌生感,还会传染给香蕉,传染给桌子,使得整个世界值得再次打量.音乐也如是,音乐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营造出氛围,有时候甚至是有排他性的.叔本华说,“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再现”形象、点亮眼睛,艺术比文字更直接,更快速.语文中形象的塑造,可以向艺术获取感受性、向艺术“偷师”表现力.

语文应与艺术相互期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象形”的借鉴思路强调重视直观感受,呵护艺术直觉,那么“会意”又作何解?艺术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时候传达出来的形象并不总是具体的,而隐含了内在的思想.因每个人的人生体验、知识储备不同,往往变成观者自悟,“深浅随所得”了.不过,从艺术中取意,可以借助艺术语言进行一定的分析,以此获得对风格和思想的基本把握.诸如绘画,可以从点、线、面、色彩、明暗、质感、空间等要素入手观察.有时画面要素较为简单,传达的情绪可以被直接感知,但有时要素的组合更为复杂隐秘,可能运用了对比、均衡、堆积等手法进行不同的排列,而形成不同的韵律.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将帮助我们领会作品的节奏,从而帮助我们感受文本中,因各种元素的不同组合所造成的不同的情感效果.这些艺术技巧是触类旁通的,因为从本质上讲,对力的组合造成的冲击,心灵的体验是一样的.如“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等艺论,既是韵律,也是心灵的密电码,可以给文本的理解和创作很多的启发.


察其喻,会其意,经过一些艺术手法的积累,可以初步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但要达到共鸣,还需更进一步地,通过自我的投射,也就是“移情”来感受作者的深层情感.而文本的鉴赏也不出此法,通过入境后化境,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手法高超者,在解其情,得其意后,还能将此意或情“取”出,创作出同“意”之作品,如“古诗意画”——这种迁移的方式大可被今天的教育所借鉴.

其实,要创作出同样蕴意的好作品并不容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云“等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可见,古人更加重视在种种方法之外,陶冶一种境界,这才是精神真正的归途.所以把握“象”和“意”,终究是要体味到一种情怀,唯有涵养出这种情怀,方能在文与艺中自由来去.

更待开放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人对精神境界和文艺追求早已有明朗的梳理,但是我们早已忽略了从原典汲取思想养分.文艺的自觉需要以道德的自觉为基础,这无疑是对心灵更深刻的期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适宜做文化内涵的联想,有时候尽可放下包袱,单纯享受想象力带来的趣味.像雪蕉、朱竹,只是艺术对世界的一场另类的导演,是一种不带机心的游戏,但是,却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幽默,这种幽默也见于“张之洞中熊十力,齐如山外马一浮”的对子中.可惜这种味道在今日文化中所见寥寥,可以说是失落已久的中华风趣了.

今天,我们拥有更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本土之外还有异邦,古调之外还有新声.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根深叶茂,除了艺术的共性外,都各自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我们大可打破思维疆界,取经中外、借鉴古今,创造出文艺新的风趣、新的价值.语文学习中,若只在《核舟记》、《口技》等少量的机会中,与艺术碰面,将失却了多少美丽,错过了多少资源啊!

语文与艺术相互期待,也意味着艺术可以从语文中得到内涵的提点,特别是文字特有的品质:多义和隐晦,深刻和绵长等等.在艺术与语文中建立密切的关系,意味着从工具性到人文性都可以互相借鉴:工具方面的借鉴集中表现在文化基本知识、艺术手法运用和文本分析鉴赏上,人文方面的借鉴集中表现在主题选择、感情体验和价值探索上.我认为每一方面都尚待发掘,可以因人因地制宜,慢慢在语文和艺术中打开通路.

艺术降临语文,不是简单的回归,势必是带着新旧艺术资源的重新整合.这将为语文教育带来富有灵性的思考,其意义最终落实在教育人文之中.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