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演时怯场的成因和

点赞:12932 浏览:566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艺术表演中,演员经常会碰到怯场问题.因为心理素质的欠缺,导致功亏一篑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有必要对艺术表演时的怯场问题加以研究.

早在17世纪,表演心理素质的问题就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意大利波伦王学派卓越的歌唱家和教师培特罗托西在《古代及近代歌唱家的观点以及花腔唱法的见解》中写道:“教师应当使学生习惯于当着显赫要人和艺术家的面演唱,使他们逐渐不再怯场并且获得勇气.”显然,在艺术表演怯场方面的心理已经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18世纪时,艺术教授吉曼契尼也曾提到他的老师对自己的忠告:“当众表演的时候,永远不要胆怯、畏惧和软弱无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力去克服演唱的怯场心理,才能使艺术的道路走得更远.

怯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当今国内外对艺术表演有关怯场心理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着.怎样认识和解决怯场心理,摆脱这种不良心理的困扰,不仅是个人克服在艺术道路上的一种障碍,也是为普遍的艺术表演怯场者提供更加适合的有效的解决方法,使表演者建立良好的表演心理,避免怯场心理影响正常表演水平的发挥.

在艺术表演中,很多表演者只注重平时专业素养的训练和提高,却往往忽视了锻炼和提高艺术表演中的心理素质,从而在表演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情绪,使得表演不自然、不协调,心理学上将这种演出过程中出现的情绪紧张而难以控制的反常现象称为“怯场”,又称“恐惧心理”.艺术表演中的紧张,主要是心理状态的不平衡、不正常.所谓心理状态,是指当前时刻脑功能的积极性水平或者心理活动水平,这种心理活动水平是遇到紧张时刻产生的应激状态.在不同的应激状态下,心理活动规律不同.这是表演者的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它是由一种或多种刺激所引起的.

艺术表演的怯场心理在生理上主要表现为:声音颤抖、心跳加速、手脚冰冷、身体僵硬、气息上浮、声嘶力竭.心理上表现为:本来练得滚瓜烂熟的曲目,一到台上演出就会出现忘词,甚至走音离调等,与平时的正常水平相去甚远,甚至判若两人.该现象不仅会出现在初上舞台的表演者身上,甚至常常会出现在一些专业表演者身上,在重大演出时,精神高度紧张,意识加倍留意导致演出中的“卡壳”.即使是已在艺术上颇有成就的名家,在表演前也会感到紧张与不安.

这说明怯场是艺术表演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传染病”.本来有些人从未有过怯场,但忽然在某一次演出中感染到了,若不及时纠正,这种病态则会变本加厉地加深,导致表演者最后不能自拔,对表演失去信心.在平时我们的考试或者表演中,也常常出现怯场心理.

其实,艺术表演心理会受每个人心理因素中的情绪、个性、意识、气质等方面的影响.

个性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个性不同的人在表演上就会有不同的风格.意志坚强的、勇敢泼辣的人在声乐表演中的怯场程度会比意志薄弱、腼腆羞怯的人小一些.

所谓性格,就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心理特征是形成性格的重要因素,心理特征千差万别,性格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在演出中,有些人演唱时紧张、拘谨,无法发挥平时应有的水平.但有的人心理素质特别好,在舞台上能够发挥自如、状态稳定良好,甚至超常发挥,这些都与个人的性格有关.

艺术表演时怯场的成因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演出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人的气质,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与抑郁质.一般来说,多血质与胆汁质的人气质为外向型,粘液质与抑郁质为内向型.外向型性格的人性格活泼开朗、好动、喜欢交际.该性格类型的人在表演时一般不易有过分的紧张恐惧,就算是有,也比较容易消除.而内向型性格的人比较注重主观世界,缺乏与外界交流,缺乏自信,比较孤僻和害羞,对外界比较敏感,这种性格的人往往具有怯场心理,并且不容易克服.但大部分人的性格类型都不会只定格于内向型或者外向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艺术学习者中,可以总结出性格偏内向的人常常会信心不足,再加上技术技巧不过关,平时训练时好时坏,演出时就心神不安定,没底气.这更是造成在表演中怯场的直接原因.


心理学角度的另一个原因则是记忆的干扰,即个人演出经验的影响.每个表演者都有自己的舞台经验,如果曾经的演出是成功的,给你带来成就感的,那在以后的演出中,怯场心理就会相对较弱.但如果以往因为没有好好准备而导致演出失败的,而在此次演出时又不能调整好心态,带着失败的记忆,很可能会因为不良的记忆使你本次已经做好准备的演出不能正常发挥.对曾经的怯场经历,要勇敢面对,善于总结失败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找出解决的办法.

从辩证学的角度分析,则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造成的.首先,主观因素表现为演出准备不充分,平时的基本功训练不够扎实.表演者在演出时还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够在演出时达到超常发挥,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要知道,学术容不得半点虚检测,容不得偷工减料,一定要科学诚信、稳打稳扎.准备不充分使表演者心里没有足够的把握驾驭作品:歌词没背好,容易出现忘词;伴奏没跟好,导致节奏没掐好;曲子没练好,更容易出现失控.

在主观因素中,更重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是音乐修养的缺乏,包括音乐的基本修养、对音乐的审美判断力和对音乐的敏锐感受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通过日常积累.前人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平时若是善于积累学习,涉猎广泛的音乐知识,培养良好的乐感和节奏感,并且注重熟悉各种作品的音乐背景,对歌曲内涵能较好地理解等等.随着音乐修养的提高和陶冶,也能培养表演者的自信心,在学习和提高音乐修养时能将音乐修养逐渐内化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加上平时有意识的训练,会更易于达到在表演时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当表演者完全通过作品的内涵融入到情境中,没有其他的杂念,故而能够取得演出的成功,怯场就无从存在.在深度理解作品之后要学会掌握角色转换的技巧,使之能够较快投入到演出中.

然而,曲目选择不当也会造成怯场.有些表演者好高骛远,总喜欢“大曲子”,认为曲子够大够难,分数一定会打得高.但如果所选曲目过大,自己本身难于驾驭,更容易导致演出时紧张、恐惧.因此,对于考试、演出所选的曲目一定要是为自己量身,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其次,怯场心理形成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上有压力.所谓客观环境是指表演场地、观众、考官及演出气氛.最直接的客观因素就是表演场地的变换.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和表演中,也曾经遇到由于演出环境与平时在琴房训练的环境截然不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从而产生压力,使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这种环境的改变给表演者带来了困难甚至失败.同时,外界的期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期望较高,就容易出现较强的心理负荷.

找出怯场真正的原因,能有效预防和克服怯场心理,也是表演能取得最佳成绩的前提.

克服怯场心理,要求表演者在注重练习基本功的前提下善于实践,我认为还有一个更加直接有效的方法,即:平时多在别人面前练,尽量争取多参加演出和比赛.当然,前提是要重视平时的每一次训练,把平时的训练当成演出,有利于熟悉各种观众和演出场所,对每一次成功和失败都要善于总结经验.

心理暗示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克服怯场心理.在上台之前,把自己想象成特定的人物,把环境想象成自己特定的活动环境.在心理暗示的同时也要达到“无我’境界.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忽视自我,不要把个人的得失看得太重,不要抱着一鸣惊人的想法参加演出,当然也不要畏惧偶尔的挫折.

总之,不要“患得患失”,学会“放下”,放下自己一直持有的观众态度,暗示自己:我不认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不认识我,如果演出不好也没关系,大不了失败吧,没什么了不起的.放下自己心中的竞争、表现,无欲则刚.

艺术的怯场心理普遍存在,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表演怯场者要善于总结和归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以上是笔者在学习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一些认识而分析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给表演怯场者一些帮助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