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艺术的历史维度与方向

点赞:5632 浏览:201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为西方艺术的典型代表的架上油画、架上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仍然有着不少影响,它们对于应对新媒体视觉文化对于人的视觉生活的冲击仍然有着很大的价值.这里仅以架上油画为例对此进行分析.毋庸赘言,当前的架上油画已经不同于古典和谐美所笼罩下的对自然的描摹,也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画家对于传统和社会的刻意反叛,而已成为了艺术家在当代多元文化价值的影响下运用油画语言,以不同的审美趣味、观察视角表达各自不同的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

关 键 词 :审美取向;架上绘画;回归

中图分类号:J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66-02

一、作为造型艺术的架上画

(一)传统架上艺术的审美取向

西方古典美学关于美的基本看法是,美即等同于比例、和谐、多样统一、效用或合适.例如建筑的比例与和谐,音乐的的比例,宇宙与自然的和谐等.希腊式的美学价值提供一种‘古典美’的理想典范.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人体是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中世纪人深信宇宙万物有超自然的意义,世界由上帝所书写.15世纪随着对法的发现弗兰德斯绘画技法的传播,新柏拉图主义对文艺发挥影响等,美的思考出现双重取向.当代人认为美是依照科学规律对自然所做的模仿,也是对一种超自然的完美所做的静观.艺术家是新事物的创造者也是自然的模仿者.审美倾向于以逼真模仿自然的方式描绘现实本质.通过写实绘画语言的途径进行表达.自然科学,数学,解剖学、学,艺术技巧的锻炼得到重视.18世纪新古典主义崇尚古典、自然、模仿,认为美是感觉为美的事物本身的特质,回归于“多样统一”、“比例”、“和谐”等古典定义.

(二)传统架上绘画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形式

传统架上绘画艺术总是将模仿、记叙、再现真实的客观作为创作的根本目的,传统艺术把理想化手法当做第一要务,按已有的观念作为创作标准,注重形式技巧,很少传达出艺术家灵魂深处的艺术感受.理想化的范式与理想化的创作方法其目的直指创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无论古希腊、古罗马,还是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家们都倾向于是用严谨而精美、抒情而夸张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形式上的精致完美,以达到与经验认识相一致的稳定形象,不至于让给艺术形象出现模糊性.从古希腊艺术荷马时期,遗留下的陶瓶造型简朴,大胆地描绘的对称图案形成一种匀称的表面结构.在造型方面希腊人那里人物的写实主义风格堪为可信.他们在人物的造型上加进了三个因素,即对称.重复及比例.希腊的雕刻艺术从最早的青年男子像发展到完美的古典作品《持矛者》.在这个复杂的演讲过程当中追求模仿自然真实的能力.到了3世纪中期,自然主义的表现风格已经被充分掌握.古罗马艺术吸收了希腊艺术成就,它将美术推向实用主义,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古罗马时期的绘画风格生动多样,具有华丽的色彩以及空间感和动感.他们在继承希腊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趋向形制和装饰手法的多样化,所描绘的人物也更为写实.文艺复兴早期的美术家,摆脱中世纪的规范,借助科学和理性的知识,力图在美术创作上开拓出新局面,在美术作品中反映生动的形象和场景,让它成为一种再现性的美术.在绘画领域中,尽力让二维平面具有三维空间感,并使人物活动立体化,追求种错觉性效果,让人们把美术品当成真实生活的写照,当成可感、可融、可知的事物.新古典主义艺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画家大卫、安格尔等.它力求恢复古典艺术的传统,追求古典式的宁静,重视素描,强调理性.新古典主义艺术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浪漫主义艺术它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它反映在艺术的各个领域.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学院派是完全对立的,它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主张表现个性化,反对用古代艺术法则来束缚艺术创作;反对刻板的雕刻般造型和过分强调素描为主要表现手段,有时以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画家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现实主义艺术强调艺术的真实性.在这期间,法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如库尔贝、科罗米勒、莫奈、西斯莱等,他们的作品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他们所独有的艺术魅力都来源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对象和社会生活,他们都提倡客观地观察自然和社会,通过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并且反对脱离社会生活,反对颓靡因袭的学院派风气.

因传统表达美的因素的约定成俗,艺术家们被迫而寻求一定的社会规约导致传统上形成一种集体技术.艺术家们建立并使用了一套严谨的科学体系来支持艺术上的创作,如绘画中的解剖学、学.在绘画上注重轮廓、体积、明暗、色彩、、空间、质感等方面去表现和塑造形体,表现物体的具体存在.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思维都存在极致的、最佳的、完美的技术和方法的追求.传统美术培养起来的审美标准把丑掩饰起,艺术停留在追求艺术外表的美丽与逼真上.

二、作为视觉艺术的架上画

(一)新的审美领域

上世纪末“架上艺术”概念的形成是时代文化背景变化的产物.这一称谓的出现预示着我们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即在装置、行为、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对传统视觉感受形式的冲击下,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新理解.架上艺术,因其直面生活的鲜活性和独特的个性化手感经验,在面对新媒体视觉文化带来的人与鲜活生活的隔膜和对人的同质化“规训”中,显示出了它独特的当代价值和意义.20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在信息传播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语言文字型的传播方式向图片影像的传播方式转变.这种转向由电影电视的发明渐露端倪,并随着数码摄影摄像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迅速普及而终成大势.同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的绚丽斑斓的图像相一致,艺术领域内也因为新的技术手段的产生而催生出了新的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它因为摆脱了对材质的依赖,突破了传统审美准则而呈现出一种虚拟特征,这给艺术感受者以巨大的审美反差和视觉刺激,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领域. (二)美学价值

无论是针对艺术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世界,现代美学关注的是它们与感官接触的界面及其产生的意义.突出“感性”鲍姆加敦提出“感性的完善”意思是感性(审美)是可以直接通向、表征最高真理的.现代美学主张每一门艺术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依赖于艺术以外的东西――包括真理、现实生活、主观情感等等――而存在,主张艺术独立性.现代美学重点在于观察和描绘审美现象以及艺术如何运作,其目的是有利于人们关注艺术本身活动过程.反对本质化的研究方式.到了二十世纪以后,美学关注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语言材料及其构成规则的运作和效果,关注他们出现的环境及其对意义的功能.现代艺术以反美学的倾向,帮助人们摆脱现实的审美化以美的名义造成的审美危机,发现并培养个体的审美感悟力和个性风格.

(三)艺术的表现形式

现代艺术史从杜尚开始写起的,然而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法国人所发动的只是一场画布内的革命,他要造反的对象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这场革命经由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的不断推进,直到抽象主义出现,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塞尚及其信徒们都还是虔诚的画家,他们惮精竭虑所钻研的始终是“怎样画”的课题.通过一步步将客观物象分解、重构、简化和抽象化,他们最终创造了一种独立于客观自然的抽象艺术.说到底,塞尚所开创的艺术仍然是传统的,至少它与传统保持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塞尚派承袭了西方人自古希腊建立的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和探究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的艺术代表了工业文明时代西方人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探索宇宙及其奥秘的新成果.沿着杜尚指引的方向,二战后西方艺术家创造了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集成艺术和装置艺术等等.这些艺术都是“现成品”的陈列、重组或复制.由这些小规模的现成品艺术扩展开来,艺术家进一步推出了大地艺术和环境艺术.接下来的艺术探索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偶发艺术和过程艺术,这类艺术力求打破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大众的界限,重视的是创作的过程、行为和体验,而不是创作的结果.尽管这些艺术都认为观念比作品更重要,终究还存在一种过程和行为,而真正的、狭义的观念艺术即概念艺术则完全取消了作品.概念艺术有一个源自达达主义的观点,即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绘画或雕塑,有形的实物出自一种思想,因此思想本身就是艺术品.概念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否定最终否定了艺术自身.至此,一部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翻到了最后一页,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

自20世纪80年始,西方艺术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艺术究竟有何特征?首先,回到“架上艺术”,回到绘画和雕塑的原有范畴中来,是后现代艺术起死回生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各种无视技艺、反对技艺的观念被抛弃.艺术家终于捡起画笔和调色板,重又回到画布中了.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所有的技术问题,不管是人体解剖还是空间,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不管是色彩还是造形,都已得到解决,没有任何未竟之业留给今天的艺术家.新一代的艺术家已经彻底打消了在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的企图和野心,他们毫无愧色地抄袭前人的成果,大大方方地搬用现成的风格.于是,80年代的西方艺坛出现了各种旧瓶装新酒的艺术样式,批评家为此发明了各种名目:新表现主义、新抽象主义、新波普艺术、新几何主义、新构成主义、新概念艺术等等.只是加了一个“新”字,过去的变成了新生的,他人的变成了自己的.只是换了一套行头,现代艺术各流派便又再次粉墨登场.虽然新艺术在风格上各有所宗,其表现的精神内涵也彼此不同,但艺术家们都把制作并呈现一个能为观众所感知的画面或物体作为抒情表意的手段.这是西方现代艺术从艺术走向非艺术、从有形的作品走到无形的观念、从创新走到绝境后的浪子回头.到这时,艺术史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艺术史还可再谱新篇.


三、架上画的历史性还魂

(一)审美的回归

由科技的蓬勃发展而来的数字图像文化解放了人们在以前被压抑的各种,特别是极大的解放了人的视觉.这种解放曾经使人们给予新媒体艺术很大的厚望,认为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必将代替传统的艺术类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这种虚拟世界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对新媒体艺术得以存在和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计算机领域,“千年虫”问题的出现更加让人们在这种虚幻的真实的基础上获得的无比自信一下子打了不少折扣.作为对这种认识的回应,一方面,新媒体艺术领域开始出现了一些面对现实问题,从自身领域对这种真实的幻象带给人们的对生活鲜活性的缺失进行反思,这也是新媒体艺术开始丢掉依靠一些空泛的传统符号来作为自身合法性证明的遮羞布,而通过直面传统和现实寻求自身生存空间的开始;另一方面,人们在各种数字图像风暴的冲击下,开始走向了对真实生活的重新体察与审美回归.这种回归倾向突出体现为当下人们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重新认识.

(二)意大利超前卫派

超前卫派是在意大利出现的艺术潮流.主要由山德罗基亚(Sandro Chia)、佛兰西斯科克莱门特(Francesco Clemente)、恩佐库奇(Enzo Cucchi)三位艺术家(简称为3C)和尼古拉德马里亚(Nicolade Maria)这五位艺术家构成.他们重新回到意大利的文化传统中寻找资源,对历史上的所有画风进行质疑、嘲讽和肆意的分解.如基亚的作品通常都是古典神话主题的庸俗翻版,有时还加入自传的成份.他说:“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在尚存的创造中开始新的创造.”意大利超前卫派和德国新表现主义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去表现复杂的政治历史环境,而更关注人类自身及其文化.80年代新表现主义艺术在意大利出现,被称为超前卫艺术.艺术家吧艺术创作同自己国家的历史结合起来,提出了绘画要“重新回到创作的中心,回到构成的理由”的理论.超前卫在创新的能量和中寻求与观众的直接接触,他们回到艺术创作的“传统”媒介,素描和绘画再次成为他们的中心,提笔绘画的手又重新成为艺术家与世界的相似度检测.超前卫艺术家呼吁艺术回到架上,回到画布,实现了艺术回归本体.

四、总结

今天我们的艺术家依然面临确立艺术主体性――构筑艺术的审美维度和实践艺术的批评性――构筑艺术的社会维度的双重使命.可以说,就确立艺术主体性――构筑艺术的审美维度这一点,架上艺术就有非架上艺术取代不了的价值.当然,架上艺术的难度在于如何介入.也就是说,今天的架上艺术除了致力于确立艺术主体性,还需要考虑如何介入社会、生活.肯定的是,架上艺术不是没有可能介入社会,而是存在介入的难度――这种难度多半是由架上艺术自身的特性造成的.在我看来,未来有可能出现两类不同倾向的架上艺术:一类指向艺术主体性的确立、构筑,一类致力于介入社会、生活.

架上艺术的历史维度与方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