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业余体校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点赞:4641 浏览:119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运动心理训练,特别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是有其远大的发展前景,它在科学性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运动效能的发挥和提高方面更具有它特殊作用与价值.本文根据运动实践的需要,针对教练员、运动员们最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策略.

关 键 词:运动员;心理;射击;业余体校

1.前言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射击界各级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将运动心理学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在射击运动员的心理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再只是职业运动队才注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很多基层的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在初期培养运动员苗子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心理训练,把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摆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在基层,愈来愈多的教练员、运动员尝到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的甜头,更加渴望学习运动心理学.

2.内江市业余体校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2.1运动员所在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由于业余体校运动员年龄都在12-18岁之间,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运动员的他们的注意特点缺乏较好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在情感、情绪上的特点:情感和情绪体验丰富、强烈、表现鲜明、生动.他们常因一点小事,或者高兴、振奋,或者动怒、泄气,而且常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表现并不全身外露的.在意志方面由依赖性、受暗示性向独立性、自觉性发展;由冲动性、盲目性向自制性、果断性发展.总之,这一时期是运动员心理发展的上半时期.

2.2业余体校模式下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业余的运动员往往对独特、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倍感兴趣,同时他们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但是,常规的训练必不可少,在这个常规训练阶段中,运动员就呈现出些许惰性,偷懒的想象层出不穷.心理上的不重视,导致基本功不扎实.

顾名思义,学生当然要以学业为主,训练几乎都安排在周末或者检测期,利用课余的时间加紧练习.在初、高中学校里,老师对学生参与训练并不是很支持,这一类老师常把教学质量、成绩作为升学的第一首选,对学生参加此项课余训练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2.3业余体校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心理特征

业余体校射击运动员的感情很丰富,对比赛很感兴奋易于冲动,长因一环、一组或一场比赛的胜负而大喜大悲.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的抑制为薄弱有关.运动员大多数哦一年只有两次参赛的机会,一遇到比赛就是省级比赛,经验不足、对场面的预见性较差,导致比赛结果稳定性不强.运动员比赛分为一下几个明显特征:过于紧张,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稍微紧张,会影响一开始的发挥,但会很快进入比赛状态;平静,完全发挥自己的水平;过于放松,对比赛不重视或轻敌,很容易在比赛中受挫折.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对自己的结果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而相对忽视对比赛过程目标.

3.内江市业余体校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模式

3.1一般周期心理训练阶段

3.1.1前期训练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目标是针对运动员心理技能基础培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及自我剖析法,初步估计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生理特征及心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以后各阶段运动员心理训练作准备.

3.1.2中期训练阶段

对运动员进行个人训练计划和准备,采取一些常规性质的训练手段,把心理训练运用到专项训练中去.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肌肉一步步放松,使大脑逐渐入静,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大脑对全身的控制支配能力的训练方法.

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是运动训练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它是在暗示语的诱导下,通过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动作或运动情景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认知水平,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注意力训练:注意力训练较多的是进行注意力集中能力的训练.它是通过对一定目标的指向和集中,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一种习惯.

3.1.3后期训练阶段

在此阶段已经临近比赛,要为用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充分准备,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辅导,除开常规训练的内容,最适合的就是采用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后期心理训练的有效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适应性训练,或者针对性训练.模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使他们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或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从而提高在比赛情景中的抗干扰能力,帮助运动员始终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参赛.

3.2比赛阶段的心理训练

3.2.1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训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心理技能的运用能够与运动员的赛前准备及促进比赛发挥的需要相结合,重点放在热身中指导运动员尝试各种心理技能及调控策略,并对其效用进行评估.

3.2.2赛中的自信、自控、抗干扰和应变

信息回避法的运用:信息回避是许多教练员、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方法,但是稍有松懈,就会造成信息回避失败,特别是射击比赛中,成绩对运动员下一个动作的成功有极其微妙的影响.

思维控制方法的运用:对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特殊要求,突出表现在要求射手有极强的思维自控能力,在射击中保持大脑干净、自然、平凡、洒脱.预赛时,没有外界刺激,运动员的思维极易进入神思遐想的境地;在决赛中,成绩公布于众,运动员又极易受到成绩的影响.

自我暗示语的运用和编制:每一个运动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过暗示语.除了运动员,教练员也想过许多简单的词语来代替复杂的动作名称.运动员只需要在场上做到冷静回忆,用回忆发背出口诀,进行技术动作脑海再现,并且翻出重现关键点.这样,在比赛中,队员不仅稳定性高,自信心也会增强.射击中,总是在强调一句话“把每一发当做最后一发打”.

内江市业余体校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运动员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想象和表象方法的运用:表象技能是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技能之一,射击运动员尤其需要掌握表象技能,因为优秀运动员目前面临的不是少打9环的问题,而是如何消灭9环.在靶板上,9环与10环的距离为0.8毫米,射击运动员修正这样的距离,已经不再靠调整姿势动作的方法,而是寄希望于控制意念倾向的方法.高级射手在减少和消除9环动作的细微误差时,主要依赖于表象、意念等心理活动的积极作用.

3.2.3赛后运动员心理变化的调控

赛后的训练,不管是怎样的一种结果,教练员都应该与队员进行一次自然状态下的谈话,这样的谈话有许多有利的因素.这样的谈话基本上要坚持每场比赛后,那个时候的运动员记忆最佳,细节讲述的更为具体,教练员要做好记录,对每一个可以提升的空间进行科学的分析.

4.结论

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经初步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心理训练已经比较深入人心,心理训练的水平不断规范,不断提高:队领导、教练员、运动员对心理训练有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教练员、运动员能够运用心理学有关概念,充分、细致地分析本专项技术的心理特点;有一支稳定的心理科研队伍,他们长期跟队,参与和指导运动员心理训练的进行;教练员和运动员积极在专业刊物上研究、探讨心理训练的各种问题,互相交流,不断深入,形成了必要的、良好的研究氛围;心理训练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训练系统.(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