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护理

点赞:6306 浏览:202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6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69-01

【摘 要】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危害人类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其传播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乙脑疫苗.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常因多种原因导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护理是免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接种免疫水平,控制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对我接种点2010年4~7月接种过乙脑减毒活疫苗者进行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结果表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的个体差异、接种时的气温及接种人员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

【关 键 词】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与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高峰[1].起病急,常累及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其症状轻重不一,从隐性感染到轻症脑膜炎的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不等,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重型病例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而预防和控制其传播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乙脑疫苗.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常因个体差异、疫苗所固有的特性、气温等多种原因导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护理是免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3].为了提高接种免疫水平,控制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对我接种点2010年4~7月接种过乙脑减毒活疫苗者进行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以2019年4月1日~2010年7月31日在我疾控中心接种点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者,体温在37℃以下、脉搏在100次/min左右、呼吸在25次/min左右,年龄8个月~7岁无禁忌证的健康儿童为对象.

1.2疫苗及接种剂量乙脑减毒活疫苗由成都生物制品厂生产,批号分别为200903053-1、200903053-3、200903054-2、疫苗均在效期内使用,由我省CDC逐级分发.接种剂量为0.5ml/人次(单人份).

1.3方法接种年龄、接种部位、方法及疫苗的冷链均严格按照疫苗操作规程要求和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告知其监护人乙脑减毒活疫苗的适用对象、作用、用法、适应证及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及保险单等注意事项,由监护人自主选择.


1.4观察内容及方法接种前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有无高热惊厥史、有无过敏史等.接种后嘱家长多注意观察,如出现不适及时和我们联系,随时以家访或随访等方式进行观察,并详细登记接种不良反应监测调查表,及时上报市CDC.观察内容包括:(1)局部反应:红、肿、热、痛等症状.(2)全身反应:发热、寒战、头痛、疲倦、皮疹、恶心、呕吐、周身不适等症状.(3)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

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疫苗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5护理一旦发生接种不良反应,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心理护理:告知家长一般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及时反馈情况,多询问、多安慰以消除家长紧张情绪,积极配合,精心护理.(2)局部反应:采取局部热敷;(3)全身反应:采取对症处理,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多饮水、必要时注射退热剂,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随诊.(4)变态反应:进行相应的抗休克(迅速使用肾上腺素、吸氧等)、抗紫癜(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联合应用等)处理.

2结果

所有接种对象中,接种第一针次为128人、接种第二针次为167人、接种第三针次为4人;4~7月份接种人数见表1.表14~7月份乙脑疫苗接种情况在299人次接种者中,全身反应者仅2人,1人第一针次者仅为高热(T39℃、P110次/min、R27次/min)、乏力、精神萎靡,伴咽部红肿;1人第二针次者为中度发热(T38℃~38.5℃、P105次/min、R25次/min)、全身弥漫性皮疹、瘙痒、精神良好.

3讨论

在所有接种对象中,全身反应者约为1.5%,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气温、接种人员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综上所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是对预防接种人员职业素质、专业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检测,是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检验标准.因此,应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认真做好安全接种及不良反应护理观察工作,从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为全人群免疫接种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迮文远.计划免疫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76-494.

[2]迮文远.论疫苗接种副反应.华南预防医学,2003,29(1):3-4.

[3]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章).第24条、第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