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本姓“杂”

点赞:21921 浏览:1032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杂文月刊》2013年第5期,郭平德先生在《杂文姓辣不姓杂》一文中,对当今杂文的一些不足进行了针砭.照我的理解,郭先生大体以为:杂文的使命是要针砭社会,揭露病根,引起人们的疗救;不批判现实的文章,即使写得再好,只要远离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与痛痒,就都不是人们想读到的杂文,而杂文报刊也不应刊发这些杂七杂八的文章.

郭先生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但我想,人民群众的愿望与痛痒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对杂文的期待未必雷同,同一篇杂文,同一个作者,同一种风格,也许在不同的人眼里,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榴莲皮蛋,各有风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无论哪个杂文作者,也不敢说他完全了解人民群众具体的痛痒,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各自的愿望吧.

在从前,“人民群众”这样的称谓,往往代表了政治正确的大方向,任何呼吁号召,只要以人民群众为由,就似乎拥有了不容质疑的权威.

杂文本姓“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杂文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其实,人民群众是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个体,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对文学艺术对报纸杂志对杂文随笔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欣赏习惯、理解能力.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婉约豪放严谨疏朗,大众的嗜好从来都千差万别,没有哪一种文笔能让人人惬意.

十八般兵器有刀、、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很难说有哪一种兵器包打天下;中草药里有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但从无包治百病的万应灵药.开个药铺都当兼收并蓄、不可偏废,作为刊发杂文的《杂文月刊》,又怎可要求其显存成见一刀切呢?

二、

邓拓1960年5月参观东林书院,感时伤事,脱口成诗:“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下间.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邓拓该算是勇于针砭时弊的杂文家了吧?但限于当时的政治空气,邓拓及“三家村”的杂文,也大多不能不先从议论古人古事开始,在文章结尾处略加引申,发人深省.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著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十章讲邓拓在60年代,“利用古代人物和历史事件转弯抹角地批评当代的人和事.他的杂文表面上似乎是温和的社会和历史评论,但实际上却是对毛的领导和政策的毁灭性的(虽然是含蓄的)批评.”

请注意,含蓄的批评,也同样可能对错误现象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尽管“三家村”杂文的作者对人民一片赤诚,尽管其行文风格也比较隐晦含蓄,但在当时,他们针砭时弊的锋芒,依然相当尖锐.“”开始以后,他们因杂文遭受成千上万不明真相者的误解,被各种造反派迫害;今天想来,真是令我们无限感慨!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杂文有不得已的苦衷,多数时候,都不能不采取所谓“堑壕战”,一味指责杂文作者不肯赤膊上阵,并不公平.

三、

我以为,不论怎么说,杂文也是散文的一种,不管怎样辣,杂文也首先是文;文和文之间千差万别,为什么单单叫它“杂文”?无非是因为相比其他文体,它兼收并蓄却又非驴非马,攻其一点却又难及其余,比较“杂”,所以才被冠之以“杂文”之名.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以为:杂文有时或多数情况下姓辣,主要是读者在阅读杂文时感受到了相当的刺激;若就杂文作者而言,首先得让自己的杂文姓“杂”,简而言之,就是——杂文姓“辣”也姓“杂”.

一篇好的杂文,不应该仅限于对现实弊端喊一些吸引眼球的口号,一个关注人生关注现实的杂文作者,也不必总是咬牙切齿,义愤填膺,顶盔掼甲,灭此朝食,怒火有时会障蔽理性,投入也可能会不见森林,现实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不少社会问题之所以积重难返,往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杂文作者,不必强求自己像时评作家一样闻风即动,如响斯应,更切忌成为另一种就事论事的问题八股,杂文还是要立足于杂文之“杂”来发挥自己的功能.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具体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如果杂文作者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久而久之,会不会逐渐迷失了杂文这种文体的本相?

四、

病有缓急轻重,疗有治标治本,药医检测病,方难执一.杂文作者既要关注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也要着眼于对历史、对文化、对国民性的探究.

某些深远的反思,乍看似乎离解决现实问题有相当的距离,细细体味,却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再做一些深入解析,看似无关痛痒、不着边际,其实,温故可以知新,触类也许旁通,借古讽今,以迂求直,不正是从鲁迅、聂绀弩到邓拓以至今日不少杂文家最常用也最擅长的技法吗?

检测如数典忘祖,过分急迫地要求杂文对现实的一切具体问题发声,并将解决现实问题良方的责任赋予杂文家们,像郭平德先生文章所云:“当下中国的老百姓关注收入分配、物价稳定、教育、就业、养老、房价、医改、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于是杂文家便应当集中精力去“对这些问题提出批评建议”,为大众“开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好药方”,“帮助执政者改善民生、推进法制建设和社会的进步,找到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那是不是在30年代,也要求鲁迅用杂文来提供解决华北事变的方案,找到根治、清除妓院、解决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切实可行的良方呢?

社会有非常细致的分工,谁也不能够包打天下,《庄子·逍遥游》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庄子的说法当然存在问题,但不切实际地指望杂文取代社会学意义上的统计调查,指望杂文家担当策士智囊的角色,甚至去实际解决具体的社会难题,也实在有点异想天开了,杂文家真的没有那么大能耐,鲁迅没有,邓拓也没有.

一个真诚地关注人生的杂文作者,只要他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问题、观察社会,只要他能在修辞立其诚的基础上,擅长用适当的文采表现自己的思考,无论他是一针见血,还是冷敷热烫,是投,还是大蒜生姜,是当头棒喝,还是喁喁私语,是犀利尖刻,还是温柔朴厚,只要有读者能够从中受益,就总有其存在的价值.

五、

一般定义,杂文是包括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就我的理解,杂文总是要包括三个要素,第一须立足事实,第二要表明态度,第三当注重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注意文采的文章,不可径称为文.

杂文之所以为杂文,在兼收并蓄、不拘一格.对同一事件,不同作者往往有不同的观感,即如鲁迅、廖沫沙针对上海租界不许倒提鸡鸭的禁令,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站在各自的角度,各自阐发自己的观感,正不必强求什么统一规格.

即使观点儿相似,不同作者也常会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耳提面命,指桑骂槐,正话反说,借古讽今,抛砖引玉,打草惊蛇,欲擒故纵,明褒暗贬等正所谓横看成岭,侧看成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杂文之杂,正在乎此,若强求万炮齐轰,众口一词,则不啻判处了杂文的死刑.

杂文既如此自由开放,郭平德先生却强调“杂文姓辣不姓杂”,这会不会令杂文太过单一?

杂文固然应直面现实,勇于担当,但就一篇杂文而言,只要它能发现问题,指出症结,引起大家重视,就已经算是合格.有的时候可能因此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但大多数时候,杂文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批判的武器不能代表武器的批判,仅凭一篇杂文是吓不走任何污吏的,解决不了什么具体问题的.

以我之见,杂文可以姓“辣”,但也还可以姓“苦”,姓“酸”,姓其他各种味道,不过到任何时候,作为一种文体,杂文的本姓都应该是“杂”.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