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法

点赞:6622 浏览:228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以教材为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语言形式展开,如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深化兴趣教学法二个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独到的个人见解,供广大初中英语教师一起探索.

关 键 词:探讨;教学方法;兴趣教学法

一、要深化兴趣教学法.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1.情境教学法是兴趣教学法的最好体现.比如在学习一些实际事物词汇的时候,如牛奶、橘汁、梨汁、香蕉、面包之类的词语,就可以设计多个场景来讲解和练习.这样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因此,语音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平常,许多教师过多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音知识.其实,要提高听力水平,首先要把好音标关.另外,语音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单词,这样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是兴趣教学法中的经典之作.比如教授词汇知识的时候,可以用比划猜词的游戏来巩固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如在上英语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简笔画、情景表演等趣味性任务教学,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加强拓展课外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语法规则,既容易遗忘,也使得学生对语法学习乃至对英语这门语言都失去兴趣和热情.因此,语法教学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能够记忆深刻.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我经常利用教室让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语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要深化兴趣教学法.

二、解决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1.教师教英语既是为了的发展,又是为了的发展.2.新课程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3.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4.在英语教学中,评价分为和.评价的主体是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5.英语新课程倡导的是教学途径和方法,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初中英语新教学大纲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使外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信息变化迅速、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学好、运用好英语,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国近年来在英语教学方面,特别是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我们看到,当前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根据初中生在心理上有较强的求知欲、表现欲、求成欲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学班全班学生大体按座次编排成学习小组.全班学生共分成若干小组,把每组学生序列编号,注意上、中、下各层学生的组合搭配,每组设一个组长.每节课都要以小组为中心进行会话、表演、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同时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使其所学语言知识与能力从中得以巩固,一举两得.小组展示结束后,评出优胜者并予以鼓励.在记分时把分数分为纪律分和表演分,以便更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为了获胜,学生会在每次课前自觉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以施展.

三、创造合作机会,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团结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能力,以及合作的团队精神.

有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