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兼顾升学教育的实践与

点赞:31591 浏览:1456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的职业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必须使这三个层次相互衔接.当前广西职业教育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招生困难;二是生源质量较差;三是学生流失率较高.究其原因,极其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职业教育大部分属于“终结性教育”.只有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立交桥”的重要主体,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有效的沟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终结性教育”的形象.结合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中等职业学校兼顾升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 键 词]职业学校;兼顾;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3-0075-03[作者简介]杨海(1963―),男,广西桂平人,本科,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多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遵循“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培养了一批批的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越来越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新要求.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虽然不低,但是专业对口率并不高.多数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甚至与初中、小学毕业生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这势必影响学生及家长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看法.再加上长期以来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升大学,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较差、流失率高的状况.近年来,广西教育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开设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对口考试,从毕业生中招收本科、高职学生,使中等职业教育从过去的“终结性教育”变成既可学习技术、解决就业,又可以选择升学、接受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这有力地推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攻坚招生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又一制度保证.笔者抛砖引玉,结合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兼顾升学教育方面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兼顾升学教育的必要性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车秀兰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在结构上有两大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一是层次要丰富,除现有的中职、高职外,要发展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现在我们说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就应该定位于高端职业教育上;二是层次之间要畅通,技能型人才也好,应用型人才也好,要有不断学习成才的通道.政府在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个体系应该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丰富性,就是前面所说的它在教育层次的多重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手段的先进性等方面是丰富多彩的,给进入这个体系的人以足够多的选择机会和可能性.二是开放性,它与经济界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与其他教育类型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连接紧密,通道畅通.它向所有的人开放,为所有的机构怎么写作.三是通融性,它与所有的教育都是通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习者在其中可以随意进出,随时转换.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四川考察中职学校教育情况时也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的专业技术含量,更要增加文化知识的含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教育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同时也是成才和成就的教育.要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提供成才的机会,满足个人求知、谋生、升学、就业的不同需要.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个人成功,但要在每一个阶段给每一个人提供发展的机会.目前,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高等教育相衔接、与终生教育相融通的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这样,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才会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当前广西的职业教育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招生困难;二是生源质量较差;三是学生流失率较高.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极其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初、中、高一条龙,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使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感到没有奔头.

只有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其中的重要主体,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有效的沟通,使职业教育切实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等职业教育所谓“终结性教育”的形象,并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二、我校兼顾升学教育的实践

(一)被动应对综合高中向中职转轨阶段(2005年9月―2008年6月)

我校是一个县(市)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6年.起初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招生逐渐困难,最少时在校生不足100人.后来根据当时政策及学校的实际,我校招收了综合高中学生,甚至还招收过初中生.由于注重管理,且在乡镇的初、高中抽调了一批文化课的教师充实队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高考,我校本科上线人数107人,此后招生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到2005年秋,在校生人数达到近2000人.当时学校底子薄,由于连年扩招,投入基础设施经费较多,添置实训设备设施的资金较少,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而教师由于是以文化课教师为主,专业课教师缺乏,学校转轨之初很难完全摆脱综合高中的模式.课程设置从“普高课程+核心专业课”逐步过渡到“核心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普高主干课程”.当时我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较多,学校适当地增加了素描课的课时,使学生的美术科目成绩提高较快,不少同学通过参加艺考被高校录取.这逐步改变了家长、学生认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无升学途径的错误认识,而2008年全国重点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广西通过中职对口高考录取的40多名学生中,我校就有23人.这在此后的招生工作中协助了我们的宣传,使我校每年招收到的全日制中职生均在1000人以上,我校也多次被评为广西中职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二)走向规范,职教攻坚迎检阶段(2007年秋―2011年春)2007年4月,广西教育厅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试行)》,随后部署三年职教攻坚工作.我校以此为契机,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按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要求及职教攻坚目标,不断健全学校各方面的制度,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增加实训设备设施投入,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执行各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的基础上,我校根据学校教师结构情况开设了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课程供学生选修,为部分有志于升学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对有意参加中等职业对口专业考试的学生,经学生申请,同意其留在学校复习迎考,并组织集中辅导.2009年,我校参加对口高考的考生有6人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201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广西录取的70多名考生中,我校占了39人;2011年,我校参加中职对口招生考试,有356人(含单招)被高职院校录取.

(三)主动探索,搭建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2011年秋起)

2011年春季,在职教攻坚迎检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时,广西教育厅领导、专家到我校调研并对我们提出了希望.而如何优化专业结构?如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如何办出学校特色?我校领导、老师也同步在积极思考.根据师资、设备等实际,我校选取了数控、汽修、制冷、学前教育等既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更大作用的专业作为重点发展专业.如在美术设计专业开设地理、历史或物理、化学、生物等选修课;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历史选修课;在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开设物理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不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扎实的文化基础,为学生的升学增加了更多的砝码,而且解决了部分未能转型的文化课教师的任课问题,减少了富余科目教师的压力,缓解了专业课教师工作量过大、部分文化课教师课时过少的矛盾,有利于和谐学校的构建.通过开设选修课,搭建了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的“立交桥”,使中职学生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又可通过对口专业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三、兼顾升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更为可喜的是,广西中职毕业生从2012年起可免试申请就读高职.相信,随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今后在高职升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本科升专业硕士等均可贯通.多层次的职教体系构建不断完善,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提升学历层次的光明前景,这必将大大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对发展职业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随广西普通高中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立交桥”可能不再完全畅通,故引发以下思考.

(一)匹配高中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考试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应相应改革

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每个普通高中生都有学生成长记录册,学生成长记录册应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加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社会实践学分等,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如果没有相对应的成长记录册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必将影响其高考总分.因此,要构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与高等职业学校互通互换的模式.例如,中等职业学校也应该向学生同步推出相应的成长记录册及以学习科目学分制(含社会实践)为主导的成绩评价制度等,以便学分互换,使学生仍以同等条件通过全国统一高考进入普通高校学习.

(二)为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高学历的需要,国家必须尽快确定高考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兼顾升学教育的实践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实施高中新课程后高考应如何改革,相关的方案应尽快出台.否则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兼顾升学性教育的目标就不够明确,效果会大打折扣.

对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应将学生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逐步扩大高一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等.

中等职业学校应为学生未来就读高职院校做好铺垫

中等职业学校应开设与高职院校相衔接的相关课程,为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技术人才.

以上三点思考,对构建职教升学“立交桥”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就“优化专业结构,兼顾升学预备性”课题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为巩固职教攻坚成果和深化职教攻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