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点赞:3713 浏览:119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极其重要,不仅体现在自身功能方面,而且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发展及其竞争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虽有百余年历史,但时至今日,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全面落实高校安全管理责任制、狠抓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与心理安全教育和普及安全文化知识是构建校园安全防护体系的必要措施.研究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对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较好地解决当前高校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有深远意义.

关 键 词: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文化是指“高校为维护广大师生的正当利益和保障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通过安全宣传教育、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和安全监管制度,以预防和消除在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专题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而营造稳定、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物资与精神两方面.”[1]校园安全文化问题虽然广泛存在于中国各高校,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极为薄弱.时至今日,关于校园安全文化的研究论文主要有:孙晔《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论》[2],邓国林、朱蓉蓉《试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3],陈良栋、夏向阳《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4],熊雁兵、翟兆斌、张勇《大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探讨》[5]等.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相关地域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据统计,到2012年在校学生将超过2500万人.高校扩大招收规模,致使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这不仅体现在盗窃、诈骗等常见安全事件,而且涉及人身安全的也屡见不鲜.开放式的校园,使其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化,这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较好地解决校园安全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在“十二五”科研规划中,将《学校安全教育与校园安全防范的应用性研究》作为一个重点课题立项研究.研究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对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较好地解决当前高校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有深远意义.

一、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高校健康、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决定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师生个体特征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高校健康、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高校扩招与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开放式的特点,导致校园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化,不安全因素增多.校内主要体现为偷盗、使用违规电器、违规操作实验器材、社会不法分子入校犯案等.同时,校园周边网吧、KTV和其他所也是高校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成为安全事故频发地.据笔者调查发现,高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很多特点,如突发性、多样性和季节性等,近年来事故发生率逐年递增,使得校园安全受到极大冲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对学生本人及家庭造成重大打击或影响,而且也会引起极大的社会反映,更有甚者,校园环境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与祖国未来.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校园安全问题.各种校园安全事故警示我们,应特别重视和保护师生在教学、学习及其在校园周边公共场所的安全与健康,这是新时期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高校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影响学校竞争力

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要素中,校园安全文化是最关键部分,其建设水平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标尺之一.通过强化校园安全文化力量来保障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在新时期已被纳入评价一所高校是否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基本范畴.高校要想提高竞争力,首先要保障基本教学、科研、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避免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受到侵害,但由于校园内外环境受社会变革的影响日趋复杂化,校园安全受到极大冲击,因而应站在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高度,努力抓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从而为校园稳定与和谐提供必要保障.笔者认为要充分注重以下两点:首先,要让校园安全理念与安全价值观在领导的态度和行为中体现出来,并将其落实到学校管理制度中.其次,除把安全管理融入教学实践中之外,还应将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领导与师生的行为方式中.只有这样才能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氛围,以便使提升学校竞争力.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具有教育、规范和激励功能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自身功能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教育功能.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它不仅影响师生员工的安全理念和应对各种安全问题的行为,而且在应对其他非安全因素时,也表现出明显的责任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扼杀或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规范功能.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对师生员工能起到规范作用,经过教育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员工的安全行为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他们会自觉地以校园安全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为追求,这能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安全行为的出现.第三,激励功能.校园安全文化在支配师生员工行为的同时,在精神上也起到支配作用,具体表现为他们对各种不安全行为会避而远之或是勇敢地作出反应.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对于高校来说,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长期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校园安全文化内涵缺乏

高校在长期建设和实践中,校园安全文化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但时至今日,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开放式的校园,决定了校园内除学生之外必然还有一部分社会人员流动,从而增加了校园安全管理难度.相关领导虽已看到这一事实并也想努力构建平安、稳定、和谐校园,但部分管理者做的却只是一些日常工作,不仅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而且他们不能从学校长期实践经验与安全管理特征中,提炼出可以代表本校安全文化内涵的文化用语.第二,高校虽然投入大量经费购写诸多安全器材,但缺乏利用这些安全器材宣传、弘扬校园安全文化的运行机制,因而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其应有之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第一,校园安全文化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纵观各地高校均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将安全理念向学生灌输,但事实上这种教育模式效果并不理想,绝大多数学生对其并不认可.因为它不仅缺乏事例分析,而且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这就显得比较枯燥、无力,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此外,高校学生长期生活在安全事故相对较少的校园里,因而在思想上还未对安全问题形成一种警惕感,在这种思想模式下,安全教育的效果必定非常有限.第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教学内容未把安全文化纳入其中,同时,也无需通过考试或采用其他方式考察学生对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因而“一旦文化本身无法依靠自身强大的教育感化功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则这种安全文化很可能会流于形式.”[6]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支持力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能只靠学校本身努力,而应积极争取外界支持,外界支持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进展与成效.但是国家与社会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第一,经费不足.新时期国家对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更加重视,但我国高校数量众多,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背景下,国家用于高校建设的经费有限,因此,现阶段用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经费相对于实际需求来说,仍然存在严重不足,尤其在安全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第二,缺乏社会支持.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任务,社会为其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都将对其产生积极作用,但事实上社会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不仅影响建设进程,而且效果也不明显.

三、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


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全面落实高校安全管理责任制,狠抓高校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与心理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多渠道宣传,培育校园安全文化精神.

(一)全面落实高校安全管理责任制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领导支持与带动,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从行政管理层面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保证,而班主任、辅导员等则是教学管理层面的主要责任人.

第一,在行政管理体系中,校、院两级领导干部是安全教育工作的负责人.首先,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应兼任学校安全教育领导组组长,成为全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首要负责人,其他校级分管领导应兼任副组长,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直接负责者.其次,学校与各学院之间通过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明确各学院党政“一把手”为所属院系安全教育工作的主力抓手,形成一种层层负责制.校、院两级主管领导既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计划,也要亲自抓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以便在全校形成一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机制.

第二,在教学管理体系中,各院系分管领导、班主任等都是安全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负责人.首先,各院系应积极与保卫部门建立起长效协作机制,将安全教育以不同形式深入课堂、班级和宿舍,从而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其次,高校应划分片区,并指定各片区安全文化建设责任人,如果高校存在多个校区,还应在各个校区设立安全员,以便协助校区负责人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总之,只有将安全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才能营造出一种有效的安全教育责任文化.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校园安全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构建安全教育体系,重点抓好学生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必须加强人身安全与心理安全教育,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一,高校应加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首先,高校应健全以保卫处为主导的专职保安队伍,完善相应救助怎么写作体系.校园保安或校警是保障校园安全的中坚力量,在创建平安校园中扮演主要角色,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徒步式巡逻,这种方式虽有其必要性,可在新时期已不能满足校园发展需求.笔者认为应构建由校园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和徒步组成的“三位一体”巡逻巡更体系,以便提高见警率.通过提高见警率,引导学生自觉关注安全问题,从而达到人身安全教育的目的.其次,组建一支由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组成的安全协管队伍,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防护体系中,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信息员、人力资源的主体作用,而且还可以起到宣传、示范的带动作用,利用这种辐射功能对其他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进而形成对安全知识文化的认同.最后,学校或学院积极开展各种安全知识征文活动、安全教育专题讲座等,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相关安全知识的机会,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有助于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文化.

第二,高校应普及心理安全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心理特征,在学校设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而在各学院也相应设立心理健康怎么写作工作站,通过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进而提供各种心理健康咨询怎么写作.其次,学校应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专家或专科医生到校讲学,以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最后,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如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组织观看相关电影等,这对建立心理咨询评估制度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宣传,普及安全文化知识

让安全文化知识在全校内普及,是搞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笔者认为,要想使安全知识得到最大化普及,关键在于宣传.第一,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首先,学校要敢于打破将全校学生集于一个大礼堂听安全教育的传统模式,更多地应采用以学院为单位的小班制安全教育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更具针对性,效果更明显.其次,安全教育进课堂,教师应把高校学生经常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传授相关防范方法与避害技巧,进而增强受教育者的安全意识.第二,播放安全教育专题片,这是宣传安全知识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通过组织观看影片向学生宣传一系列安全常识,从而起到一种安全警示作用,让安全意识及其避害技巧在每个学生头脑中留下烙印.第三,学校应制作安全教育小册子,集中印制安全知识的同时,适当附带相关典型事例,这可以让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加注意安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微博等多种信息交流平台向学生介绍和宣传各种安全信息与知识.

总之,随着校园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化,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面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积极研究和探索应对措施,通过构建校园安全防护网络,将各种校园安全隐患扼杀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