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点赞:3482 浏览:107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代中国,精神文化水平的发展成了一个受众人关注的话题,这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是形势所趋.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商品社会,大学生要随时准备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挫折和失败,顺应这进步的社会形势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心理健康教育同自我心理调节结合起来,达到健全心理、完善自我的目的.用完满的健康的状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这才无愧于“天之骄子”的美名!因此,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群,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未来祖国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笔者在下文中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 键 词】大学生;心里健康;解决对策

引言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心理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内因的作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等交流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同学间缺少沟通,师生间缺少交流,当学生发生心理障碍时,没有可以宣泄的环境,他们不得不把矛盾、困惑、愤怒压抑在心理,久而久之,心理问题就产生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健康是全面的健康,而不能只是生理意义上的健康.但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忽略了对心理健康应有的关注,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徘徊在被阳光遗忘的角落.对于性格“怪异”的学生,老师不喜欢,同学也不愿意与之相处,长期的被忽视和恶劣的人际关系就像催化剂一样,会致使学生的“怪异”性格演变为心理问题,更可能因此引发一系列的悲剧性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因为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悲剧性事件,更是把大学生心理问题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高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学生作为提高物质文明建设的后备力量,其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外在因素.当今大学生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和经验,性格开朗,独立,更富于挑战性,不在为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同时他们与同龄人相比,更注重人际关系的交往.但是,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大学生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随着传播媒介手段的日趋丰富,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的书籍、报刊充斥市场,这些都对求知欲强,但辨别力不强,崇尚科学,但欠缺辨证思维的大学生产生误导;当今面临自谋职业和多种渠道就业的新形式,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二重性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此外,学习生活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有重大的影响.随着角色的转换,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对于大学生来说,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与中学显然是不同的.相对轻松的课程,热烈的生活氛围都使他们在生活,思维及行为方式上作出了调整和改变,但是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的脱节,还是产生了适应性的问题以及矛盾冲突.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怎样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变成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2.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要正规普遍地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关注.把他们心目中的心理健康提高到与身体健康、智力发展、能力的提升同等的地位.教学在内容、形式上都应该结合各大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例如可以边讲相关的理论知识边与各院实际案例相结合分析,这样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让大学生更能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邀请有关心理学方面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座谈会.让大学生参加学习并展开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结合案例用编导话剧、制作电影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扩大教育成果.此外,还可以设置心理健康咨询信箱,以便于不愿找心理医生面谈的大学生咨询心理问题,也可利用网络设立专门的咨询处或开通心理健康亦可收到相同效果.

2.2开辟大学生社交渠道

心理不健康大部分原因是缺少积极沟通与交流,由于当前大学生几乎都为独生子女,内心孤独,社交方面达不到实际效果与需求,因此,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交与礼仪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更容易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引导大学生关注、热爱集体,自发地组织“心理健康协会”.让热爱心理学或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大学生们本着助人为乐,助人自助的宗旨开展个中心理健康宣传和活动,在宣传与相关的活动中加深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以达到帮助他人,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

2.3大学生应自我调节

要健全大学生的心理不能只依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靠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必须先正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知识层次,健全自己的健康观念.社会形势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心理健康教育同自我心理调节结合起来,达到健全心理、完善自我的目的.首先应进行自我意识调节.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公民意识、角色意识对人的情绪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当大学生自我意识失控时,可借助这些外力进行调节.大学生要会用自我暗示来进行调节.对自卑、不合群、紧张、怯场等现象可采用闻名世界的自我暗示调节自己的心理.比如暗示自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不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与适应力.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转移注意力来调节心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就是:换个地方,换个想法,散散步,参加娱乐活动或体育运动.新的环境新的想法新的刺激都可以使人忘却不良的情绪甚至营造出良好的情绪.除了调节之外,大学生还应注意控制情绪,由于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出现思维狭隘,这会加快不良情绪的发展.强烈的恐惧容易使人失去理智造成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心理行为.因此,不论遇上什么情绪都应该先唤起理智,三思而后行.此外,大学生在遇到不开心,不顺利的事情时要学会合理地宣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不管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快乐又或是悲伤,大学生们都应该学会适当地宣泄.只有把喜悲适当地宣泄才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勇敢地面对未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结束语:

综合上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因此,必须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加强其心理辅导,大学生自己也要适当的做自我调节,通过外界的帮助与自我帮助来完善心理的健康,才能顺应进步的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1]黄通拉嘎.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2):117-118.

[2]王椿阳.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调查与分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3):17-19.

[3]牛秀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J].知识经济,2013(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