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点赞:32346 浏览:1537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考语文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终结环节,其功能在于对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的检测、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中考语文总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鲜感等特点.因此搞好总复习并不容易,它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还要有良好适宜的策略,二者相辅相成,互动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收到显著效果.我现在就多年来中考复习经验及自己的体会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1.立足教材,精通考点

首先,应该明确教材在总复习中的地位.

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深化,有的老师就认为课内的基本上不考了,就轻易地丢掉课本,而一头扎进“题海”.其实这种“战术”是拆屋围墙、舍本逐末.各地中考语方学科课内知识不但必考,而且分值很大.如泉州市近几年中考语基30分课内至少占15分,阅读题60分课内不少于25分.可见,一份中考试卷中课内直接考查的内容有40分以上,所以,课内并不能放弃,更何况试卷上的所谓课外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源于课内.初一到初三的六册语文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正所谓“墙外开花,根在墙内”,教材是我们复习的起跑线,也是终点站.

其次,研究考试内容,熟悉中考试卷,精通考点.

中考前复习什么呢?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所以考点就是我们复习的要点.一份中考试卷的结构,形式,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课内外分布情况,考卷评分标准,包括近几中考试卷的发展变化我们都必须了然于胸.

2.抓纲务本,优化对学生各知识点的复习

语文复习中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知识系统庞杂,内容繁多,如果不加以梳理,不进行分门别类,就理不出头绪,形不成系统.所以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如可针对中考题型特点,开展“积累与运用”板块、“文言文阅读”板块、“现代文阅读”板块、“写作”板块等专题复习.

2.1“积累与运用”板块

在这一板块中,古诗文的积累、默写仍是重头戏.因为学习语文,语料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新大纲也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各地中考试题来看,这一部分比重都很大.因此,它应该成为我们重视的一块.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考语文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这一板块应着重抓住这样几点:汉语拼音、汉字书写,成语运用,修改错字、仿写句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文学文体常识,口语交际,筛选、概括信息等.

2.2“文言文阅读”板块

文言文阅读整体趋势是分量逐年增加,难度逐年加大,这是因为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文.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积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的要求,课改教材中也大量地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篇目.但选文浅显易懂和注重课内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的命题原则不会变.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有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句子的理解翻译、基本内容的理解领悟、古诗词的简单理解鉴赏等.文言文阅读材料一般课内与课外并重,课内材料的考查以理解领悟为主,课外材料考查以文言基础知识为主,是课内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06年各地中考中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题明显增多,这就增大了考生的阅读量,对考生综合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这一变化必须引起重视.

2.3“现代文阅读”板块

现代文阅读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地一味做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方案.一般的复习思路是:先根据“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各种文体知识复习要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将这些基础知识复习透,在这基础上,着重突破五个考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可以运用课内外典型材料对这几点进行分项训练.从应试的角度讲,这几点训练到位了,考生才有一定的能力应对中考阅读题的考查.最后再进行其它各种文体的综合阅读训练.

5.错题整理,联系回顾

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了很多知识.我经常跟学生讲,进入总复习阶段的你们不要看你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要检查一下哪些应该掌握的知识你还没有掌握;一份试卷你不要看你会哪些地方得分,而是要审视一下你哪些地方失分.在复习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那些做错的地方.我建议学生用一本笔记本专门用来整理错题,里面记录错题、出错原因和注意点.这样可以有效地巩固薄弱的知识点,防止失分.

在复习中,要多作联系回顾,以实现“左右逢源”,举一反三.对于作家作品的复习,也不宜拘于一个人、一个时代,应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做到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使点面结合,优化记忆结构,既加深了印象,又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的覆盖面问题.充分运用联想,由此及彼,可以培养学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敏锐感觉,把思维带入无比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