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市化建设与双语教育二者关系的

点赞:4374 浏览:111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新疆城市化与双语教育同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双语教育是相互影响与促进的关系.城市化发展影响双语教育的结构,对农牧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急切的需求.同时,双语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发挥了功能性的作用.

关 键 词:新疆城市化;双语教育;影响;功能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76—02

一、新疆城市化与双语教育发展概述

新疆地区从90年代新增城市3个(米泉、乌苏、阜康),全疆大中小城市19个,2002年又新增阿拉尔、图木苏克、五家渠三个城市,全疆达到22个.截止2008年,新疆城市化率达到39.37%,较2000提高6.4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46%,新疆城市化进程总体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

同时,双语教育在新疆的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04年以后).据统计,截止2011年9月,学前和中小学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以及民考汉的学生已达到140.84万人,占总人数的55%.同时,双语教师数量也有了较快增长.2010年,全区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双语教育岗位教师4.96万人,其中学前双语教育教师1.01万人,少数民族教师0.73万人,占学前少数民族教师的82%,增长10.6%;中小学双语教育教师3.95万人,少数民族教师3.26万人,占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的23.2%,增长50.2%.

二、城市化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关系

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是指少数民族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较多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城市迁居的过程,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人口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而双语教育,即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模式仅指双语班类型.双语班类型占新疆整个双语教育模式中的绝大多数.

从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上看,“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变迁对于教育的改革而言是有着双重性的功能.教育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改善社会、促进社会变迁的社会功能”.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形式,与双语教育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第一,城市化主要通过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向城市的转移实现,必然导致学龄人口分布的变化,形成双语教育资源分布与实际需求的偏差.第二,城市化对双语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农牧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加急迫;而双语教育发挥其在经济、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功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三、新疆城市化对双语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化带来人口变迁,影响双语教育结构

新疆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并且在城市中长时间滞留.对于新疆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人口变迁,其对于双语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双语教育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时间上对双语教育纵向结构的影响.为了满足少数民族流动子女在城市中入学的需求,势必要不断扩大各个年龄阶段双语教育的规模,各个年龄阶段的双语学校、班级以及教师的数量都要有所保证.另一方面是从横向上对双语教育地区布局结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龄人口的数量是设立学校的基础.因此,中小学校的布局必须与人口的地区分布相适应,并且应该随着人口的迁移规模及由此形成的人口地区结构的变化做适应性的改变.


(二)城市化使得少数民族农牧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加急迫

1.城市化需要双语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劳动力的语言能力和科学素质,城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别,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缺乏语言环境,使得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出现供求结构失衡的状况.现代工业部门的岗位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力的补充,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掌握主流语言就尤为关键.但是由于农牧地区双语教育的落后,剩余劳动力基本素质不够,少数民族只能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城镇劳动密集型岗位也不能满足所有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为了避免以上问题,需要着重加强农牧地区的双语教育发展.

2.城市化改变少数民族单一文化环境,需要双语教育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或地区,影响民族间交往的因素中有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各集团的民族人口的相对规模,二是他们的地理分布格局.而通过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少数民族在一个地区大量聚居的居住方式,改变了相对单一的文化环境.而在不同民族相互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各民族文化、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而在此过程中则需要双语教育发挥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功能,从而更好的保持多元文化和谐发展.

四、双语教育对城市化发展的功能性作用

(一)双语教育发挥其经济功能,提升少数民族人力资本,为社会造就良好的经济环境

通过研究表明,城市化与人力资本水平呈很强的正相关性.人力资本的提升对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要求,少数民族能否适应这些要求,变成了未知数.对个人来说,通过双语教育使少数民族在融入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扩大双语人的经济活动范围,提高其经济收益.而对与社会来说,就是通过双语教育使不同族群间的沟通便利,造就良好的经济环境.

新疆城市化建设与双语教育二者关系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双语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双语教育发挥其社会功能,防止少数民族被社会边缘化

美国人类学家奥格布提出了类卡斯特社会的概念,他指出当阶级社会系统与阶层化社会系统相结合后,社会结构就成为类卡斯特社会.新疆少数民族进入城市之后,由于不能掌握主流语言,而且缺乏科学知识,便会使得某些少数民族不成比例的集中于社会底层.长此以往,便会受到排斥,社会便会依照种族进行职业分配,形成“职业限制”,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的下一代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双语教育发挥其文化功能,促进城市化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第一,通过双语教育首先使得少数民族掌握通用语言,学习现代文化.另外,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少数民族通过语言这个工具,可以在社会中与主流民族进行交流,在交往中拉近各民族之间的距离.

第二,双语教育没有忽视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有些学者指出,“现代化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即便是被动的,外发的,后起的,也一定要借助传统文化资本.这是因为少数民族在学习、适应、掌握和利用现代化物质和文化资本的同时,一定要求助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的边界、政治经济的边界、人格心理边界作重新调整,以求得在国际文化、国内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某种“生态平衡”.目前,新疆双语教育的现行模式中,都体现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功能.

第三,通过双语教育使得各民族互相了解与尊重,促进各民族文化自觉.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曾有十六字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双语教育恰恰是促使各民族最终走到一起,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天下大同”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军民.新疆城市化进程及驱动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04).

[2]赛依散·萨迪克,冯锰.提高新疆双语教育质量再思考——解读《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的意见》[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3]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马戎.从社会学的视角思考双语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7]赖德胜,郑勤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教育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05).

[8]江渊一公.异文化间教育学序说[M].日本九州:九州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