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浅探

点赞:7183 浏览:239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号召和鼓舞中华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然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而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说教式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解决策略与预防方法对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在青少年.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精英分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关系到祖国的兴衰荣辱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然而,进入新时期后,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生在承受社会变革的同时,又受到西方国家的价值形态、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和冲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新时期,加大对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良好,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提倡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自我修养较差,生活散漫等.由于大学生正处在思想意识逐渐成熟时期,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易受外界的影响,行动具有盲目性和盲从性.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爱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的情感,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为将他们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历来非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各类教育之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多种文化的不断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思维与西方不良意识接踵而来.学校和班级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阵地,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成果的丰富与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更好地掌握和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将爱国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爱国情感并外化为爱国主义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知道中国的现实,预知中国的未来,使他们充分了解到中国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把个人理想与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但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全国人民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爱祖国不仅仅是表现为对祖国、民族的深厚感情,还表现为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未来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中,从而激励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光辉明天.

二、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过于空洞,缺乏时代性

爱国主义属于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因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与一定的阶级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所以,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时代紧密相联,与国家、国际环境相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现阶段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课来传授.这样,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意识.但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偏重理论,注重课堂教育而忽视与时代相结合的特点.这样容易使得大学生产生认识偏差,使学生误以为爱国主义仅仅只是爱自己的祖国和维护祖国的利益.然而进入新时期,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这时的爱国主义内涵有了新的变化.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过于空洞和形式化,使得学生不能与时代结合.

新时期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浅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高校历来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就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课堂讲授等教育方式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对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新时期,学生处于信息时代,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生活和人生充满渴望和期望.在大学课堂,教师还是采用“单向式的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其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中国大学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忽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式.这样使得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知识,从而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爱国主义行为具有盲目性与冲动性

根据调查,中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能够准确了解爱国主义内涵,并付诸于正确的爱国主义行动.进入新时期后,中国处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多样性时期,多种思想,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宣扬的个人主义思想进入中国社会,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其影响,因而产生错误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以网路、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与隐匿性,一些有害国家安全,甚至是反动的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但由于受年龄、知识、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局限,大学生看问题容易主观片面,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的情绪容易被错误的思想和言论所利用而做出过激的行为.他们也很容易跟随媒体的倾向思维,盲目地相信报道内容.三、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方法

一结合时代特点,丰富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的内涵与时代紧密相联,与国家、国际环境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期,中国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家形成发展的过程,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知道爱国主义与拥护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是统一的.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国内国际形势,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危机感.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防范和制止外国敌对分子的侵略;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去;加强大学生的全球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全球化.提高大学生应对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挑战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中国顺应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融入世界,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面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方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改变教育方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时期,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传播从“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转变.信息的利用与选择实现了个体的自由化.在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随时随地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教师的信息权威地位.所以在新时期,高校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主导模式.高校教师应针对时代特点和大学生的思想规律,建立新型平等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双向互动.建立多个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去,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率和实效性.增强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大众化.

三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理国

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但由于受到个人经历的限制和社会经验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一些现象认识不够,对国际、国内形势缺乏辨析,从而产生一些偏激的思想,爱国主义行为出现不理性的现象.因此,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仅要通过正面的、直接的灌输方法,使大学生掌握并了解爱国主义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法、陶冶教育法,使大学生认识我国的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国内形势.通过渗透教育法和隐性教育法,使大学生懂得理国主义就应该以一种积极性、建设性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即通过交流、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以实现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比较鉴别法和典型师范法使大学生了解事物的本质,并教导大学生在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和热情时,应该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和道德的范围内,引导大学生有序地表达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理性因素,促使大学生产生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