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视角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点赞:21316 浏览:950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观念束缚问题进行了述评,提出了突破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重新审定辅导员角色定位、重振辅导员队伍职业信念的构想.

关 键 词:观念,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43-02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问题,已经得到专家和学者以及政府教育部门的关注,但其发展的成效并不显著.笔者对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标准体系模糊、制度困境等,但笔者认为观念束缚是制约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传统观念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传统观念中存在着对辅导员角色定位认识的思维定势,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着对实现专业化信念的缺失现象等.笔者认为,只有突破观念才能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一、观念束缚:制约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瓶颈

1.传统观念中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影响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形势令人堪忧.我国的初等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许多年,教育行政部门也一直把推行素质教育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但客观事实是:目前考核一所学校的指标仍然是升学率.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片面地提出“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应试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还有“把高考、中考当作素质教育优劣的特殊检验”.因此,有的学校的情形是:轰轰烈烈抓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一些教师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里.同样,目前我国高校也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有些高校管理层缺乏科学的德育工作观,对辅导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专业课教师只负责教学,部分任课教师下课铃一响,就离开教室,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需求、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没有把德育与智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育人为本”成为空谈,党委对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布置安排、监督检查、政策保障难于到位,“德育优先”缺乏基本前提,大德育的局面难于形成.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落实“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大环境如此,德育工作者自然不会受到重视,社会和高校普遍存在一种轻视学生工作的倾向,认为学生工作可有可无,跑跑腿、打打杂而已,人人都可以干,没多大出息,没什么前途,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工作者颇有失落感,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专业化的进程.

2.现实观念中存在辅导员角色定位的错位现象

“角色理论认为,社会角色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也就是说,辅导员不仅是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骨干,而且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管理者和怎么写作者,准确地说,我国辅导员的角色大体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大学生成长引导和怎么写作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角色定位出现了错位现象:

一是角色模糊不清.学者们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五花八门:“辅导员应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导师,情感上的朋友,生活上的兄长,学习上的老师,班级中的支柱”.[2]“辅导员应该扮演大学生的‘偶像’角色,父母角色,朋友角色”[3]“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向导,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严师,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慈母,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挚友.”[4]“辅导员是学生前进方向的引导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怎么写作者,是学生事务工作中的管理者”,[5]“辅导员要做学生就业的指导培训家,要当好学生就业的心理咨询员”.[6]

二是角色冲突明显.辅导员扮演的角色多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人生方向的引路人,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习成才的教育者、学生权益的维护者,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等.如社会和学校都要求辅导员要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尽可能地挽救学生.另外,辅导员也是矛盾的聚焦点,学生对学校各个方面的不满意,会第一时间反映给辅导员,学校对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自觉或者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第一时间问责的也是辅导员,所以辅导员是夹在中间,两头受气,是“出气筒”.

观念的视角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辅导员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是角色超载严重.由于辅导员的角色界定不明确,辅导员不但带的学生数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数额,而且承担的工作任务也远远超过了职责范围.担当了行政管理干部的角色,是“代职者”,学校的一切事务似乎都与辅导员有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面广、事务烦琐、工作任务重,负荷超载.同时又是承担了学生各方面怎么写作的“包办者”,学生的一切事物,从学习活动到生活起居,没有一件能够离开辅导员的工作.

3.辅导员队伍中存在信念缺失现象

积极的信念是导向真善美的航标,消极的信念则可能成为人生悲剧的诱因.个人有信念,一个集体、一支军队、一个国家民族也有自己的信念,这就是组织信念.组织的每个成员只有将个人信念融入组织信念,才能为自身发展进步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社会学家休斯顿认为:“现代人际应对的诸多角色中以他的职业角色为主要角色,是这个角色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取向及他人对他的评价.”[7]笔者对在岗的105名学生辅导员进行了调查,有50%的学生辅导员有转岗或离岗的倾向.“除去体制上的原因外,大部分辅导员的‘专业思维和意识欠缺’,没有专职思想和专业信念,只将辅导员作为‘过渡性职业’”.[8]

二、突破观念: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基石

1.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突破

让大德育观念深入人心.《、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这是由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决定的.在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上要更加重视德育,是新世纪教育战线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因此,需要德育工作者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探索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规律,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辅导员是大学德育工作者,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开展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第二课堂,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的重要环节之一.”[10]社会各界要重视这个特殊的德育工作群体,重视他们素质的提高,重视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2.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突破

角色定位,从社会角色理论来看,高校辅导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角色.人们按照某种角色的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去活动,就是角色的扮演过程.[11]明确的角色定位对于辅导员积极履行角色职责、有效防范角色冲突、正确进行角色扮演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定位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完善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根据文件的规定,有学者认为:专职辅导员既要有“行政管理角色”,又要有“教师角色”,还要有“怎么写作者的角色”.[12]辅导员的准确定位应该是高校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怎么写作者,着重点应该是要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包括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一些怎么写作性工作,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是教师,但与一般的专业教师不同,辅导员主要是在课外进行教育工作,而且还负有一定的管理职能,虽说是管理者,又不是一般的行政人员,不从事纯粹的事务性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要疏通辅导员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明确辅导员与班主任、院系办公室、行政、党务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不能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找辅导员,要使辅导员能够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情况进行研究,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辅导员是怎么写作者,只怎么写作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代表和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不能一切包办,不能把辅导员怎么写作范围以外的事情,全部搬过来,让辅导员全部成为新时代的“万事包”.

3.重振辅导员队伍职业信念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振工作信念.具体来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怎么写作群众、奉献社会.[13]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没有了信念,人就失去了精神支撑,就会萎靡不振,工作学习提不起神.信念重振是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内部条件.要实现信念重振,我们必须对辅导员加强爱岗敬业精神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使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热爱学生、热爱辅导员工作,具有怎么写作学生,奉献社会的思想,“忘掉小我,做大写的‘我’”,其次要树立吃苦耐劳、敢于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内强本领.同时要敢于钻研,开展调查研究,摸索辅导员工作的经验,总结规律,举一反三,不断开拓创新,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再次要改善辅导员工作的外部环境,营造好辅导员新生的土壤.国家要制定适合辅导员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尽可能解决和保障辅导员在工作、生活和发展中遇到的经济上的困难和地位上的不公,让辅导员晋升有平台、信念有想头、干事有劲头,前途有盼头.社会和高校要改变老眼光、老看法,给辅导员新生的土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