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图片打造成封面主打新闻

点赞:17960 浏览:806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年来,许多报纸的头版,尤其是晚报、都市报的头版,时兴改头换面,纷纷导读化、封面化,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封面大战.而封面大战的焦点又往往集中在主图大战.

封面到底应该如何经营主图经过近10年的反复摸索,我们得出这样一个观点:要把优选出的图片拿到头版,做大、做足、做抢眼,打造成封面的主打新闻,达到两个要求――好图片、好新闻.

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总部设在厦门的《海峡导报》,是全国惟一一张以海峡两岸资讯传播为主的都市报.由于厦门与台湾的毗邻关系,厦门读者对台湾新闻的关注度相当高,而为数不少的台湾同胞长期生活在厦门,不少涉台大事也常常发生在厦门.

为了突出对台特色、打破同质化,在日常实践中,报纸除了在版面安排上力保台海新闻版块外,在封面主图操作上更是有意识强化和倾斜.可以说,优选涉台主图是导报封面操作的首要准则.

2007年2月14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台首长“特别费”案终于有了重大进展消息:马英九被起诉了!马英九发声明了!


马英九被诉将引发一系列后果,甚至间接影响未来两岸关系走向.作为专事传播海峡两岸信息的报纸,没有理由不重点处理这个新闻:

1、精选主打图片.翻阅了几遍有关图片后,结合分析案情和新闻背景,我们决定走“情感路线”――图片挑选最符合当事人心情和境遇的面部表情特写.

2、精制大标题:“马英九被诉坚辞党主席”.与图片相得益彰,精练、突出、抢眼.

从实际效果看,这一封面整合独到,图片抢眼,新闻饱满,版面生动大气,富有冲击力.

想方设法应大尽大

在国家及省市涉台部门支持下,《海峡导报》多年来在台湾岛内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可以不太费力就能及时跨海连线采访到台湾政商文娱等各界名人,但有时会缺乏第一时间的图片.

2007年2月4日,导报要刊发独家专访李敖的新闻,这是当天最抢眼的新闻.但遗憾的是,没有一手的图片,最初组版时,只好做文字头条,让有热闹图片的“春运首日,厦门火车站送客1.7万”做主图.版样出来后,经再三琢磨,决定还是要把“本报独家专访李敖”做大.于是广泛发动人脉,大海捞针般地找来了一张李敖最近演讲的图片:是他高兴地举起右手、翘着大拇指赞扬.同时配上标题:肩体:李敖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主题:我赞成“一国两制”

当然是来真的!

李敖翘着的大拇指正好指着“一国两制”字样,图片和标题搭配巧妙,既吸引眼球,又引人联想诱人阅读.

把图片打造成封面主打新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隧道工程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不忘根本做强本土

从读者一般心理来说,身边事虽小,却很关心.海峡导报是立足闽南的市民生活报,做好厦门新闻是第一要务.正常情况下,我们选择封面主图的第二目标是本地新闻(包括省内).

2007年2月8日,下稿会报题,厦门、省上、国内、国际均无重大新闻,搜遍几个图片库也没发现好图片.

我们搜索各个版面,终于在厦门本地新闻中发现了“金子”――“海峡明珠”设计方案确定,高为216米,福建第一.

“海峡明珠”当初要建成厦门第一高楼就引起广泛关注,现在要建成福建第一高楼了,人们自然更关心.

但“第一楼”的图片是设计效果图(竖图),如果在版面上做得不大,别说没有“第一”的气势,也体现不出基本效果.于是我们精心剪裁,放大效果图的核心部分,让主图在版面上从“天”铺到“地”,以增强其气势,为不破坏画面,大标题在加大红色“216米!”并单排的同时(比报头字还略大),文字题再分排两行:

海峡明珠“跃升”

福建第一高楼

从实际效果看,图题佳配,“明珠”(图片)宏伟,标题抢眼,版面大气,极富冲击力.

闽南读者的本土观念较重,环境意识也很强.所以,在本土图片的选择中,生活化、民俗化、怎么写作性、趣味性等,都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如2009年3月29日的《揪心的网》,画面是一只猫头鹰倒悬在捕猎它们的网上,解救它的人现出紧张、痛心的神情.不需要过多的文字,远远就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并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伯仲难舍兄弟齐上

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也会遇到好新闻“撞车”的情况.2007年4月22日,我们就遇到两条都有好图的好新闻:一是海峡隧道工程初定三套方案,它不仅是台海新闻,还与厦门密切相关,二是厦门本地新闻:美丽的杏林湾海域竟然变成“红海”.

按照通常的标准判断,第一条新闻肯定比第二条重大,但站在厦门市民读者的角度想想:建海峡隧道的事,离我们还远着呢,我们更关心眼前的杏林湾“变红”,怎么了为什么

考虑再三,既然“伯仲难舍”,我们干脆让“兄弟齐上”:

1、把从专家处讨来的“新鲜”的海峡隧道想象图,裁剪后放大核心部分,居左顶上“天”,配以大标题:海峡隧道工程初定三套方案.图、题都抢眼,先声夺人.

2、把“杏林湾变红”图片精心剪裁,有效放大“红海”部分,紧接头条而靠右,与“海峡隧道图”错开,

主题:哎呀!杏林湾竟然变成“红海”.特意将“哎呀!”突出做大,并在图角加盖“第一时间”印章,既吸引眼球,又表示出惊异和关切.

从实际效果来看,让这两张好图片“兄弟齐上”,真正成就了海峡导报的“独家”,该版面大受两岸读者和阅评专家好评.在国家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封面文化博览会上,该版面获得“最优秀的报纸版面设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