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其意义

点赞:24354 浏览:1162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死亡,自古以来始终以它独特的神秘性引人深思.死亡的困扰是任何一种试图对人生作总体思考的哲学都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死亡时,我们经常感到无法克服的恐惧.即使活着痛苦,也不敢走向死亡,也许瞬间的死亡比活着的痛苦要少得多,可人越接近死亡,就越贪恋生命,害怕死亡,人类无法控制贪生的心态.但是,当我们把死亡通过死亡哲学来理解之后,就会发现死亡不是一个难以接受或令人恐惧的事情,死亡在人生中具有非凡的意义.

关 键 词 :死亡哲学 物质死亡 精神死亡 死亡的意义

0 引言

死亡不单是有机体的生命终止问题,而且涉及到灵与肉、死灭与不朽、必然与自由等一系列重大哲学问


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死亡及其意义被清理和总结.

1.人类对死亡的哲学思考

在中国儒家史上,不论是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还是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或是荀子的“内圣外王”观点,都无不透着对生的重视.儒家崇尚生命,热爱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便对死惟恐避之而不及,相反,当面临生死与仁义、生死与名节之间的重大抉择时,儒家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赴死.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后的荀子则更进一步发挥说:“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者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3]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把死亡作为“教父”,即哲学教育的主旨.佛教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中说:“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之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之外别有生死.”以佛教三世论的观点来看,死亡只是众生一期生命中带有相对意义的分段终点,是生死轮转的一环.

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大哲学家柏拉图曾给哲学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定义:“哲学是死亡的练习”[4].其学生亚里士多德虽然否认灵魂不死,但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5]并强调“我们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6]在黑格尔更是直言“死亡是一种扬弃”[7]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将死亡看作绝对精神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否定性环节.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则明言,人生观即人死观,人生既然注定是“迈向死亡的存有”[8].

凡此种种,均可看到中西哲人对生死问题,不约而同都视为人生重大的根本问题,因而均曾殚精竭虑地加以思考与讨论.

2.死亡的概念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死亡体系出发,我们可以对死亡确立以下哲学思维和定义:死亡分为身体死亡和精神死亡.人有两大部分:一是肉体,即物质;二是思维,即精神.其中肉体部分关涉生理寿命,思维部分关涉的便是精神寿命.所以,一个人要死两次才算是真正的死亡,一次是身体的死亡,即从你我的眼前消失;一次是精神的死亡,即从你我的心中消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结果名字比石头烂的更早,正是表达死亡的两个部分的有机统一性.

3.死亡的特点

死亡具有任何个体不可经验性特点.大脑的死亡,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生命个体一旦处于脑死亡状态,就不可能将死亡体验复述于他人.虽然临死前人可以将濒死时的心理感受和思维活动告知于他人,但濒死或检测死中的大脑根本不同于已经死亡的大脑.前者可以从临界死亡的过程中逆转,并可能获得虚幻的、梦幻般的心理体验;后者则因器质性的死亡而导致思维或意识功能的不可逆消失.正是由于死亡的不可经验性,以及濒死、检测死个体的所谓经验性描述,使得死亡具有神秘莫测的魅力,同时又成为千百年来包括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人文社会领域的永恒中心话题之一.

死亡还具有作用于现实的历史性特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每个人都从属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9] 人类个体的死亡,其对现实的作用有正负区别.正作用意义上的死亡,可以产生对本人或他人的某种特殊的激励作用.

死亡其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关系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死亡的意义

生与死既对立又统一,生和死构成矛盾.生和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死亡是生的前提,没有死亡,就没有物竞天择.死是生的祭品,生与死,本是相辅相成,它们是同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同一个人的两条腿.“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质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自我更新.”[10]生物体内同化与异化的相互转化就是生物体生与死的相互转化.生与死的统一性提示生命的无限性,生命的无限性原理有助于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作为个体的人,一旦生命力消逝,他的肉体就开始了与其他一切有机物相同的化学变化,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元素,但这些元素不会消失,将永远地存在于世.人的死是一个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的自然过程.而且死亡后,人类可以继续保存精神架构.

首先,死亡是现在的我们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

如果人类是不生不死的话,根本就不会有我们的存在(因为有生命的诞生才有我们的存在);如果人类只有生,没有死的话,我们的祖先就会生存到现在,并且还要永远生存下去,这样的话,基本上可以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我们的存在(因为不死所引起的人口增加,必然会改变人类生育后代的方式).而且如果生命个体是永生的话,这样的个体会不会发生变化也是一个问题,如果不会发生变化,便不能体验到生命发展变化的种种滋味,如果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变成怎样则是难以想象的.生命通过传宗接代实现永生,既可以让个体体验到生命发展变化的种种滋味,还可以体验到通过不同个体的合作而实现永生的情况.如果不是仅仅站在个体自身的立场出发,应该说,传宗接代式的永生比个体式的永生更为完美.不管传宗接代式的永生是否优于个体式的永生,我们都应该赞美死亡,因为有人类个体的死亡,才有今天的我们. 其次,死亡启发人类寻找和追求人生的价值.

死亡使生命成为有限,促使人类思考怎样度过有限的一生的问题,启发人类寻找和追求人生的价值,并体验其中的滋味.如果人不会死亡的话,人将难以把握生命的意义,因为人无法了解生命的整个过程.

第三,死亡实现了人类绝对意义的平等.

除了死亡这一环节之外,人生的其他环节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平等,以至于很多人都发出过“人间不平”的慨叹.而死亡这一环节,虽然在时间,方式和死后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平等,但是“每一个人都要离开人间”这一点却是所有人都一样,可以说是绝对意义的平等.

第四,死亡为人生留下了重新的希望.

人类现在还无法确定人死后灵魂是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也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为人生留下了重新的希望,人可以寄希望于死后灵魂可以去到比人类更美好的世界.

5.结束语

海德格尔说只有死亡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然而,死亡对于自己而言也许只是虚无死了,世界就消失了.死亡无法带走死亡自身的意义,死亡的意义留在了人间,留在了与逝者相关的所有人和物之上.你的爱人会为了你的死亡而感到痛苦,你生前所拥有的东西都成为遗物死者已逝.死亡的意义依然在世界上游荡,就像幽灵或鬼魅,它是自身演化的 成为各式各样的死亡,可以是英雄之死,重如泰山,可以是无谓之死,轻如鸿毛.继而死亡的意义追溯到你的生,儿时的牙牙学语都可以是天才的雏鸣,或者,童年时的一次伤害,都被赋予是决定他成为杀人犯的因素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死规定了生,虚无决定了存在,我们是向死而生的.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