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考察其

点赞:5996 浏览:201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至今已经九十年了.本文以其中几个代表人物和所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为脉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并进一步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世情和国情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构建适应现代化的新形态,以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考察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新形态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简单历史考察

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我国是在上世纪之初,而五四运动之后,才在中国的知识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

中国的早期优秀代表人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化作出了诸多重要贡献,反应在哲学上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国化实践.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李大钊的思想是具有典型性的,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独特的历史作用;陈独秀是中国的最重要的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之一;瞿秋白则是在中国传播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人,他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入手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成为在中国系统地传播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人.李达则是一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阐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向来以“人民哲学家”、“大众哲学家”著称,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杰出的先驱者.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哲学思想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专著《矛盾论》、《实践论》已经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实践论》被公认为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它是哲学思想最核心的文本,是具有中国性格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创立的标志.哲学则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内容,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理论的实用性得到了中国人的普遍认同.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的治国理念,这些理念是在当代中国的新条件下对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新形态

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是为了借古鉴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创造,这是由历史潮流和时代形势决定了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形态之所以成为我们今天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主要是由以下四方面决定的:

第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冲击:在国际上,经济、政治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思潮挑战了民族国家的理念,要求建立以国际资本为中心内容的普世;在国内,自由主义和新儒学重新兴起,要求重构中国的现代社会政治.这两个方面都直接挑战了占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反思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化精神,创造新的现代化理念,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新形态.

第二,新的世纪之交,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还处于亚当·斯密式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上升时代.从晚年马克思开始,到晚年恩格斯,乃至列宁时代,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型时代.二战以来以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资本主义再一次走向新的形态,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而走向金融资本、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的这种变化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思考的.

第三,世纪之交20年,社会主义也走向新的形态.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俄国社会主义曾保持了一段时期的蓬勃生机.但后来苏联的思想和体制逐渐僵化,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并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的主流形态.90年代前后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这一模式终于彻底崩溃.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于70年代末大胆开启改革开放的全新国策,走上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避免了类似悲剧的发生.1992年南方谈话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和速度都明显加快,近20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虽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但进入新世纪后的社会主义新形势、新变化,迫切呼唤着新的哲学基础、哲学理念.


第四,进入新世纪以来,近代资本主义造成的普遍危机,使世界历史发展进入了新型文明难产期,昭示着新时代课题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比如南北两极分化的世界贫困危机,东西方文化对抗的文明冲突危机,各个国家、各个族群之间的战争危机,突破底线的道德危机,以及危及人类生存根基的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等.这一切都令人深思,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而且是西方主导的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危机,不从根本上超越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创造人类文明的现代新形态,就不可能根本走出危机,走向希望.而新型文明的灵魂,恰恰就是新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就是新的哲学理念.

因此,新的世情和国情的变化督促着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现代化,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形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开展以现代化为中心选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20世纪,中国围绕着中国现代化的问题展开过两次现代化的论战.一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民族惨遭外国入侵、救亡图存的时刻.辩论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与新儒学、自由主义之间展开.辩论的中心是中国的未来去向,中国要建立怎样的现代民族国家以自立自强以及以何种理论指导建立这样的国家.中国革命的胜利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此作出了结论.第二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思想界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对话的形式展开了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第二次辩论.辩论仍然是在以上三者之间展开,但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却已发生重大的变化.辩论的中心是在当前的新条件新形势下,中国的现代化是否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这一辩论是无可回避的事实,因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几十年前比较确实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变化,故马克思主义要回应其他思潮挑战的内容和方式就必须有相应的变化.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以现代化为中心论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从学理和实践两方面继续证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象中国革命一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有力的驳倒那些企图以其它意识形态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潮.

第二,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是针对离开实际问题而空洞抽象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学风而言的.同志在论述迎接党的十六大的思想理论准备工作时强调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命题.这一命题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实践史的科学总结,同时又为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应当注重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就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之作.我们务必继续坚持这一原则,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的根本保证.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源.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曾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片面的理解为“斗争哲学”,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就是“斗争”,而与“和谐”无缘.其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读,这种误读在过去已经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今天也与时代精神不相符合.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源中尚有三大资源值得我们重视和汲取:一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二是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观;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充分发掘这些资源,对于反思中国的实践问题,构建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现代化新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