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对英语语音的干扰教学

点赞:18035 浏览:811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在回顾语言迁移理论和语音教学的发展基础上,通过负迁移作用和正迁移作用两个视角比较分析粤语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迁移问题,针对粤语生源学生这一语音基础较差的特殊群体,提出对比分析英汉语音,克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的英语语音教学思路,并将音段音位微观层次与超音段音位宏观层次相结合整合出相应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语音迁移;音段音位;超音段音位

1.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然而伴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却相对有所下降.尤其是英语专业的生源,由于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而且录取取决于总分,口试和听力成绩参考比重较小,导致专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英语语音方面呈现出更多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发展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基础.[1]为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高等专科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日臻成熟,逐渐实现由过去偏重语法、词汇的应试教育向以塑造高层次、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转换.“哑巴英语”是将应试英语“整形”为素质英语过程中呈现出的典型“病症”,针对该症结对症下药,英语语音的学习标准与教学要求的提高势必成为标本兼治的秘方.

Rod Ellis[2]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认为母语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根源之一,母语的这种影响就是它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negative traner).Robert Lado[3]在《跨文化语言学》中指出本族语结构对第二语言结构的影响,在语音方面比其它方面大得多,并且该影响抗拒改变和调整.粤语区学生受地域方言的限制,错误地把粤语的一些发音习惯应用到英语中,英语语音存在粤语口音明显浓重的普遍问题,本文运用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语音迁移理论,对粤语区学生语音干扰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2.迁移理论及语音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它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4]在二语习得领域,“迁移”经常用来表示学习者的母语习得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Lado[5]认为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已经掌握的母语,倾向于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外语学习中来.Odlin[6]则把迁移定义为是一种影响,它来自于自己习得语言(可能是错误习得)与目的语之间的共性与差别.在英语语音学习中,人们会通过母语语音感知二语语音,[7]不由自主地把母语中的语音知识与英语中的语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从中找到相同之处来学习、掌握,此谓语音迁移(phoic traner).Ellis[8]将母语迁移归纳为如下两个方正:

正迁移(positive traner)—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相同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应用到外语中,该运用减少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

负迁移(negative traner)—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不同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应用到外语中,该运用干扰外语学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消极的.

回顾国外语音教学探讨,主要涵盖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20世纪50至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Murphy[8]主张语言是行为习惯,而语言学习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因此具体教学倡导模仿和背诵(mimicry and memorization).然而该语音教学方法高度依赖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language aptitude),对于语音分辨力较差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阶段的对比语言分析学贯穿20世纪60至70年代,Selinker[9]等学者认为学生的母语对其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干扰作用(interference),语音教学重点强调对母语和外语发音差异部分进行对比练习.对比语言分析突出两种语言结构区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忽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略显片面.第三阶段主流学派交际语音教学对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外语语音教学影响深远,Faerch&Kasper[10]等倡导把语音教学与交际互动及语言功能充分结合,超音段音位为教学核心.交际法将之前相对孤立的语音教学融入社会交际活动,赋予语音教学实践意义,但对音段结构的重视有待加强.


国内学者,包括蒋祖康[11]﹑戴炜栋和王栋[12]﹑俞理明[13]等,集中总结了汉语对英语习得的影响,主要涉及母语迁移理论与语言实证研究两个维度.但目前国内研究样本大多取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并且将具体汉语方言迁移问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相对有限,因此本文拟以粤语区高等专科英语专业的学生粤语语音迁移问题为研究中心,结合迁移理论探讨相应教学对策.

对二语习得中的错误进行分析的方法首推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最早由Charles Fries提出,此方法在外语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对比分析即为把学习者的母语与目标语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语言结构与特征,为外语教学提供指导信息.分属印欧语系与汉藏语系的英语和粤语语音差异明显,粤语区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受粤语方言的影响,会不自觉采用粤语的发音方式替代相似的英语发音,表现为二语习得中的消极迁移.现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英语与粤语的元音与辅音进行差异对比,寻找粤语区学生英语语音错误的根源.

3.高等专科粤语生源的学生语音迁移问题剖析

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sound),但在言语交际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是音位(phoneme).音位分为音段音位(segmental phonemes)和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 phonemes).前者主要包括元音和辅音;后者则囊括重音﹑节奏﹑语调等.英粤两种语言选择发音的部位和方法有一定共性,然而“异”属本质,“同”属偶然.

粤语对英语语音的干扰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音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1 音段音位的迁移.

3.1.1 元音的正迁认知音位系统是语言学习的“敲门砖”.英语音位系统由22个元音与24个辅音构成,而其中[i][e][][][u][v]这六个单元音的松紧度和长度的拿捏是中国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拦路虎,主要是由于汉语韵母既无松紧之分又无长短之别的负迁移作用.然而,相比之下粤语生源的学生比普通话生源的学生对以上单元音的把握更为准确.笔者分析,这是因为粤语有以韵母的发音长短区别意义的特征,而且粤语韵母系统复杂,由9个单韵母、10个复韵母、l6个塞音尾韵母、16个鼻音尾韵母和2个声化韵母构成.语音是一种生理和心理行为,人的听辨与发音机制依赖于环境对感知的刺激,因而人对语音的听辨带有经验性,耳濡目染的韵母听辨与发音经验无疑对广东学生英语元音学习发生了正向转移.粤语语音对英语音位的负向转移集中于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