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

点赞:16585 浏览:780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学生学习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实践告诉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而且并不难学.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教学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是活的、才有活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我采用让学生先各自做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课内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扯一扯,使学生亲身感觉到,三角形不会变形,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这样的对比实验,学生的体会比较深刻.因此,学生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可能会产生探究的.然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哪些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这下学生可热闹了:我知道房屋的顶棚就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宿舍面盆架子、自行车的三角架、金字塔等,商店的折叠门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拖车的车头和车身的连接部分等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这时老师及时提出“你们还想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嘛?”这样的引入,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产生急于探索的心境,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充满趣味的价值和魅力.

通过看和亲自体验的活动,不仅能说出这一规律还能找出其它事物的规律,并初步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从而深刻体验并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怎么写作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在生活中应学怎样的数学

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体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数学感悟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创设宽松的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数学与生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教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生活积累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总之,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注重生活,创新才能得以实现,生活才能得以新发展.生活永远是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生活,创新就没有了生命,学习便失去了本应有的乐趣与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