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明文教学引导

点赞:3374 浏览:102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文具有很明显的语文工具性和实用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这表明了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说明文有其独特的长处,如思想内容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而又富于科学性;结构层次井然有序,语言文字精确简炼,通俗易懂;说明方法合理周到,灵活多样.


一、说明文的关键就是把事物写“明白”

1、事物的特征即事物本身的独特属性,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点,是个体与类之间的差异性.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抓住其特征,这是把事物写明白的前提.如《多变的芙蓉》一文就就紧紧地抓住了芙蓉花“会变色”的特点.“晴天早晨,芙蓉树花骨朵儿的颜色是深红的,到了傍晚,花骨朵却成了白色.”然后作者深入探究,终于明白,“原来芙蓉的变色跟温度有关”.如果写蜘蛛,就必须抓住蜘蛛能分泌一种粘液来吐丝结网这一特点,因为这是蜘蛛与其他小昆虫最大的区别所在.

初中语文明文教学引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因说明的对象十分庞杂,所以具体的事物说明都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采用不同的说明顺序.具体说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如动、植物的生长或产品的制作过程,就以时间为序进行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是按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来说明的;阐述事物道理的,就以逻辑顺序说明,由表及里、由主及次、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等都属于逻辑顺序.但应注意,并不是说一篇文章只能用一种说明顺序,也可以是多种说明顺序的综合与交叉使用.

3、说明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易懂,例如“大约”、“左右”、“在当时”、“大多数”、“几乎”、“可能”等词的运用,能帮助我们准确地说明事物.另外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说明语言的生动活泼.《鸟中诸葛》写的“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脚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等”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着力地写出了乌鸦的聪明机灵.

二、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趣导入,使学生喜闻乐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在课堂开始就充满兴趣,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就会比较好.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落日的幻觉》时,我播放了一幅落日的视频画面,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落日有什么特征.学生观察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太阳火红火红的”“太阳又大又扁”,“有落日的天空好美”.接着我又问:“落日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太阳有何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天空的云彩不同”.有些同学发出了疑问:“同是一个太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此时我趁势导入:“《落日的幻觉》一文就向我们说明了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因为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很高,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基本上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就掌握了课文内容,获得了知识.

图文结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插图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充满情趣画意、活泼生动.说明文许多文字虽然形象生动,因学生因见闻较少,难以展开想象去了解文字内涵而产生畏难情绪,插图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在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插图.我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先引导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图画美”,再让学生结合插图把苏州园林不同特征的美与插图一一对号入座,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园林之美.学习《故宫博物院》时,先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平面图填写,再依图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细细游览故宫,由于图的辅助作用,学生思路清晰,很快地了解了课文内容.读图学文使学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探究说明方法,感知写作内容,顺便作了一次免费旅游,学生自然乐在其中.图文结合使学生观察、想象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发现的乐趣

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最厌烦的是老调重弹,所谓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基本知识,他们一点就通了,关键在于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他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对于他们自己找来的资料,他们更加关注.我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之前让学生找“水葫芦”“椰心叶甲”两种生物的相关材料(恰巧“水葫芦”的内容在生物课本上就有).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并介绍所查找的资料,学生付出的劳动得到了肯定,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很多时候,老师讲的知识学生记不住,但如果是学生自己的发现,他一定会记得牢.如《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的前两段需要认真品析,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提示可以从词语、修辞、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入手,然后小组交流,组长整理汇报,学生乐此不疲,几乎能独立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效果奇好.此时,老师只需要在关键点拨、归纳即可.让学生参与其中既学会了课内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4.拓展延伸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

在说明文中不能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注意知识的拓展,能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适地的“点”、“面”相结合,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快乐.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我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歌,还印发了《唐宋诗中的物候》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说明性为一体的说明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在内容上与课文内容互为补充,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在学习《被压扁的沙子》时,我印发《猛犸灭绝之谜新说》,此文与课文一样,都是科普说明文,都是以探讨已灭绝的大型古生物为话题,都运用了恰到好处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这样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因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