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

点赞:3315 浏览:114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学科.但作为一门非高考学科,学校、社会以及家长对其并不重视,因此很多在这个学科岗位上的教师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度不高,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多,导致上课效率不高.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阐述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 键 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现状

在高考应试指挥棒的影响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在整个高中课程中处于被无视的地位.现在是21世纪,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可是在很多学校还只是安排一周一课时.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将精力与时间更多地放在了高考学科上.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学生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有其特殊性,目前的教学方法、模式等都还处于摸索着前进的阶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

问题一:多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1、学校方面:学校在总体教学安排上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就不够重视,诚然在课程安排与讲授时间的安排上比较合理,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就出现偏差了.个别学校在期中、期末测验复习时期,将信息技术课课时分给其余应试学科,影响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整体安排,对于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2、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的讲授过程中,不注意讲授方法和讲授模式,与学生之间没有有效的互动过程,对于讲授内容的实践性钻研不足,导致了整个信息技术课过于单调,无法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致.

3、学生方面: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是高考科目,学生并不重视.在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在偷偷的做其他学科的习题.部分学生有兴趣也只是对完计算机感兴趣,对信息技术课并没有兴趣.

解决策略: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先改变高考几乎绝对统一的选拔方式,需要改变什么都学而不考虑学生个性的选拔方式.只有允许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态度有所改变.其次要改变信息技术只做普及的现状.信息技术课也应该和其他学科(如体育、艺术等)学科一样,有一个培养特长生的途径.这样才有利于信息技术方面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问题二: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

由于初中教学水平的差异及各种客观因素导致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驾轻就熟,能够非常熟练的运用电脑上网,有的学生则可能连电脑都没用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

解决策略:采取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介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之间,较容易发挥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习的长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分成若干小组,使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可以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缩短差距,达到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平衡.

高中信息技术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协作式教学可以采用模拟课题式分组教学的形式,一般过程是:教师向各小组布置研究课题,给予必要的说明,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网络资源,然后由学生小组研究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将结果展示出来.

此外,这种教学形式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问题三: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纪律比较差

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个良好的纪律,没有纪律的课堂教学一定难以达到教师想要的效果.然而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总是不尽人意.比如上课过程中,学生交头接耳;教师开始教学,学生间立即传来一片哀叹声;教师布置任务,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操作,可学生却偷偷做一些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

解决策略:

1、转变学生的观念,树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正确认识.教师通过不同方式使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了解,并且制定相关的课堂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只要持之以恒,观念就可以改变,学生一定会明白信息技术课的作用.

2、精心准备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精心准备每一个练习,估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估计学生会在练习中遇到的困难,除此之外,还要给吃不饱的学生设计有难度的练习,尽量保证所有学生能完成正常的课堂练习,而优秀的同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3、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应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分析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能够接受,并且教学效果很明显,就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如果学生难以接受,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太大改观,就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


问题四:学生的信息意识缺乏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学生们为了学而学,学与用脱离情况严重,在日常的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不强,在解决问题时没有一种自发的信息需求,不能够灵活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

解决策略:采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意识匮乏的根源在于不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检索、评估、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任务教学法,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对于一个任务,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让学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把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时的一种自发的需求,从而培养一种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教育教学模式方法都还不尽完善.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师生的和谐互动很重要,老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互动.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问题、努力解决问题,不断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