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点赞:5191 浏览:145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作为以支出为目的的非赢利性组织,高等学校是我国部门预算和国家事业单位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部门预算改革推动下,高效预算管理改革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预算管理构成财务管理的核心,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质量对其内部各项资金使用状况以及学校事业计划完成情况等均产生直接性影响,财务预算管理应成为高校财务部门工作的重点所在.

[关 键 词 ]高等学校 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我国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常见问题

1 财务预算管理观念淡薄

目前,多数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所做工作较弱,尤其是领导层重视不够、宣传力度较小,加上学校内部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申报程序不明确等缺陷,使得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部门缺乏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对待财务部门所下达预算指标时,观念淡漠、被动接受.长时期的落后观念.造成多个部门认为学校财务状况与本部门毫不相干,并对财务工作缺少应有的有效的理解和执行,更不可能主动、全员参与预算编制过程,如果预算编制无法得到全面保障,则预算在执行中便可能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

2 预算编制不完整

预算编制主客体之间沟通不够、了解甚少,预算编制人员难以掌握学校复杂繁多的业务活动等现实情况,都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整个过程不科学、不全面.近几年来,我国高校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下属院系、处室等都采取多渠道创收和支出的方式,多项收入及相应的支出未能纳入高校综合预算内,部门资金体外循环现象严重.预算监管则对其失去监控作用.而反映在预算编报上面,则表现为部分资金使用状况未能细化,管理方面缺乏定员定额指标,特别是基本支出的专项业务费用支出项目数额过大,极其不利于分析管理工作.此外,有些高校还有经营支出项目,此类项目大多未能详细地反映于支出项目中,这便违反了收入支出配比原则,又可能加剧高校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不科学的程度,最终,不仅破坏了高效预算管理的范围.还极易造成高校会计信息失真.

3 预算执行效果较差

预算方案需要强有力的控制为执行做保证,预算控制力度不够.便造成指标下达一段时间后.仍然未能有效执行.当前.预算执行和监管已成为各个高等学校的软肋,财务预算执行不力、预算方案形同虚设、财务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甚为严重.因编制时间和指标下达的滞后,降低了事前控制的效果;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制度,影响了事中控制的正常运转;因对预算执行状况分析不够,造成高校丧失了财务比较优势,对事后控制产生不利影响.高校的财务预算是对学校年度内所要完成事业计划和工作内容的最佳反映,如果其执行不力、控制失控,必然严重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和经营规模.

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解决路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预算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 财务预算管理风险意识薄弱

任何组织采取的任何财务管理措施均应充分考虑客观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就目前高校经营状况来讲,学校尚未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校教育经费有限.各部门吃大锅饭现象又较为严重,则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职工生活福利的改善等方面的经费开支便难以得以保证.近年来.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又对高校相关配套硬件环境建设等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基建任务,学校自然要寻求更好的资金筹措方式,比如较多的银行贷款,但这给高校也带来了巨大的负债,进而使高校举债经营陷入各种财务风险状况.甚至有效高校盲足贷款征地、上项目,使得藏在高校内部的隐患处处存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各种风险.

5 预算监控及考评体系缺失

在过去计划经济下,财务人员大多只关注成本费用支出,对成本费用支出的使用效益则不很重视,尤其是预算指标完成状况,本应作为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标准,结果却因为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导致资金浪费、资产重置等负面影响,真正依赖于资金建设的项目经费则不到位或者不够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及效益低下,预算管理作用大打折扣.预算编制方案的执行与控制,应建立在规范化分析、科学化考评的基础上,但从我国高校现阶段预算管理状况分析,高校仍未建立健全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预算管理和评价体系几乎完全缺失,此种状况下,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员工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预算总目标更难以得到实现.

二、解决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1 更新财务预算管理观念

加快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改革,解决预算管理中常见问题,应首先更新预算管理观念,观念的转变应放在首位.具体来讲.应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基本知识和尝试,紧密结合预算运行机制和预算执行结果,将预算编制、执行视为高校内部各个部门的共同任务;以人为本,树立广泛参与意识,预算编制工作与学校事业活动密切相关,其编制过程应由多方人士共同参与研究、讨论和论证.并接受各个院系和职能部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监督;高校财务部门应去除只重视分配的传统观念,实现目标方式下的预算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注重预算的事前控制作用以及预算向微观管理层次延伸的效果.

2 统筹安排资金流向

加强预算管理,应特别重视资金统筹安排工作.对各项经费支出应加以严格控制.一则严格审批权限,将高校内部各个部门经费的审批工作严格控制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内.遇到特殊情况,支出费用须超出计划所需经费时,须在高校相关预算管理制度规定范围内,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据规定执行;实施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把各个二级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当做领导干部年终考评内容,由学校统一组织人员抽查并评价各预算单位的执行细节,对执行较好的部门或单位,据其正常经费结余比例给给予奖励,对执行较差的部门或单位负责人予以批评甚至做相应处罚,若预算执行中经费流失严重,则应严肃处理相关负责人.

3 增强财务预算管理风险意识

高校规模越向纵深发展,其银行贷款金额随之增加,所可能遭遇的财务风险越加多样化、严重化.防范高校财务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风险.已成为高校管理特别是财务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树立预算管理风险意识,组建信贷资金管理小组,广泛采纳各方意见,收集整理各项贷款项目的材料和证明,校验贷款项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根据贷款指标,测算一定时间内高校所需信贷资金的数量,由此制定还款计划,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将资金应用于能带给学校一定经济效益的项目,比如兴建学生宿舍楼、教学楼等.


4 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算规章制度,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管控.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检预算执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加强控制.参照预算执行中反映出的各种信息,高校应在宏观上对年度财务报表、预算执行情况等加以分析和评价,不断改进预算执行中的监督机制.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相关规定,严格照章办事,规避随意追加、调整预算的行为,对于经常性支出项目不予调整,确实需要追加或调整的项目,须在预算管理制度制定程序之下,经高校最高决策部门审评以及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予以追加或调整.

5 加强资金使用效益考评

根据我国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相关规定,规模较大的高校较长选择“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规模较小的高校则偏好“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模式.无论哪种模式,综合预算都应在部门预算编制要求下囊括高校内部所有收支,即把全部的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预算管理.此种情况下,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系统.其包括高校财务预算和高校责任预算,其中高校财务预算又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构成.支出预算常见为经常性预算、专项预算以及递补预算等.所有预算内容沟通构成一个严密的预算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将责任层层分解、分级负责并进行绩效考核,最大程度上提升有限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三、结语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实质上应是一种强调预算分配的目标管理工作,在行使目标管理方式过程中.预算管理既要满足财务部门工作要求,又要与高等学校其他各个方面及职能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根据部门预算改革的精神.预算管理应细化某个部门的全部收支状况,重视部门行使职能时各项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强调预算管理的事前控制效果,实现预算向微观管理的延伸,即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应从传统的目标管理向现代化的预算管理转变.并对预算管理中常见问题.寻求最为恰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加强高等学校预算管理.加快预算管理改革与完善步伐,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形成持久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