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有效性热点、问题走向

点赞:23596 浏览:1073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国内关于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主要涉及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研究缘起、内涵界说、成因分析和提升路径等方面.这些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又有停滞不前的势头.客观地评述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走向,有助于为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深入研究寻找切入点和搭建理论平台.

关 键 词: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发展走向

道德教育有效性热点、问题走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2001004

收稿日期:2012-05-10

作者简介:郑敏(1971-),女,安徽固镇人,教授,主要从事道德哲学研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道德教育有效性问题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理论热点,相关专业性刊物亦不断有这方面的成果问世.本文试对这方面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一梳理,以期推动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并就其发展走向作可能性展望,以供研究参考.

一、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理论热点

1.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缘起

道德教育在中国历时几千年,但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价值与道德观念的多样呈现,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在西方价值冲击面前的无力感、传统与现代冲击的无用感和现实操作中的无位,使中国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1],“揭示和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刻不容缓”[2].李喜英同样认为,人们在面对历史上各种观点迥异的道德理论和现实中各种纷乱的道德教育实践时,往往陷入困惑的境地.“只有抓住决定道德教育宏观模式的基本矛盾并对之进行深刻的分析,摸清不同时代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找出道德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明确方法,解除疑惑,便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实施道德教育.”[3]张康之更是直陈“以往的学对人的人格修养过程寄予了过多的期望,对社会开展道德教育寄予了过多的迷信”[4],表达了对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怀疑.因此,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深入研究仍是我们面临的长期课题.

2.道德教育有效性相关概念界说

学界对道德教育有效性相关概念的界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效性”.武汉大学的沈壮海第一次对有效性概念进行了界说,指出“作为一种价值属性的体现,有效性是指特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具有的相应特性,且这种特性又是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在与相应价值主体构成的价值关系,即对相应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特定属性,有效性便没有了得以确立的根基;离开了特定的价值关系,有效性也同样无从谈起.”[5]但作者始终没有对何谓有效性作出明确界定,说明我们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的空间.

二是“道德教育有效性”.有学者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是指德育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收效程度和德育资源投入的高收益水平,即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6]杜时忠则将德育有效性的内涵理解为“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三个层面,即“德育目的必须符合主体的真实需要”、“德育活动的结果必须符合德育目的、目标”、“德育活动过程的投入必须符合德育目的及目标得以实现所内在要求的最经济的投入”.[7]朱平进一步指认: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指“一系列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与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或吻合的程度,是行为的客观结果与教育者主观愿望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8]

三是“道德教育有效性弱化”.有学者“把语音的‘弱化’现象引入德育有效性问题,认为德育有效性弱化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德育的有效性并没有随着德育经验的不断积累、德育资源投入的增加、德育改革进程的推进而相应增强,反而有相对减弱之势.”[9]98学者认为应将德育效果与其目标联结,实现有效性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指认“德育有效性弱化是指教育者按照特定社会要求进行的、具有社会目的性的现行德育活动,未能满足社会对道德主体的目标需要,未能达成引领学生德性成长并走向善的生活境界,而出现的客观行为结果与社会需要和教育者主观愿望的不一致、不协调和失衡、失范的情境和态势.”[10]

3.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弱化原因

关于道德教育有效性弱化的成因,主要有几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功利化倾向’和‘知行相背离’”[11]是道德教育有效性“大打折扣”的原因.这种缺乏道德情感体验的“口号式宣传和政治强制式灌输”的教育方法,势必失去其“内在的精神诱导性和感染力”[12].一种观点将“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取向,重功利价值、轻人文价值取向”的“德育价值观和谐性缺失”[9]99归结为德育有效性弱化的根源.鲁洁进一步指认:“如果学校听凭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价值,那么,任何学生都可以为自己的任何行为做出在极端相对主义者看来是合理的价值的辩解.这种教育所可能导致的结果恐怕只能是混乱和无政府状态”[13],失去道德判断的理性基础,滑向道德虚无.另有学者立足道德哲学的转向,呈现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认为“道德现象世界善恶同在的事实,证明道德教育‘公认的正当性’是种价值公设.这种公设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的混淆上,遮掩了人们对道德教育内在价值悖论的认识,影响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发挥.”[14]

4.道德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

目前学界普遍存有“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世界”的观点.如麋海波认为,“当代道德教育向关注人的生命意义与生存境遇的生活世界回归,是生活的呼唤.道德教育需要理解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直面现实生活的道德困惑,生活实践中获得道德体验,从工作走向对话,并坚持主体性原则.”[15]张华进一步指认,“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是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因此,“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是未来国际化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发展课题.”[16]项贤明同样认为,“传统道德教育在‘知识中心主义’的支配下与学生生活发生了脱节”,“忘记了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基础,忘记了道德教育的效果最终在现实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17]还有学者认为,要想走出德育困境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三个转变:道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理解与对话是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论追求.”[18]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