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顶真手法简析

点赞:17618 浏览:801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原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它着重阐述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是反映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宋代程颢、程颐将其从《礼记》中抽出,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大学》的核心内容是被朱熹称为“经”的这一部分,即后儒所谓儒学的“三纲八目”.《大学》的作者在论述“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顶真修辞手法.顶真手法的运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三纲八目”之间的连锁关系和逻辑关系,加深了读者的理解深度,拓宽了读者的认知广度,而且使表述环环相扣,步步推进,语气紧凑,语意贯通,具有节奏轻盈、节律整齐之美.

关 键 词 :儒家 《大学》 修辞 顶真 探讨

《大学》是中国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为曾参所作.宋代程颢、程颐将其从《礼记》中抽出,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大学》着重阐述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儒学三纲领”为修养目标.《大学》又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亦称“儒学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最为根本,前四个是其方法和途径,后三个是其必然结果.朱熹说:“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近人王缁尘先生说:“此篇所说,确是儒家的重要言论.”《大学》的核心内容,是被朱熹称为“经”的这一部分,它包含了儒家思想的“三纲八目”.朱熹说:“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经”文以下的内容,朱熹称之为“传”:“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可见,《大学》的“经”文,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和核心所在.

《大学》顶真手法简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顶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关于这段文字,姚淦铭先生翻译为:大学的主旨,在于阐明光明的德行,在于亲爱人民,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了所应达到的境界,然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心意才能宁静;心意宁静了,然后性情才能安和;性情安和了,然后才能行事思虑精详,思虑精详了,然后处理事物才能恰当.世上万物都有本有末,万事都有终有始,明确了它们的先后秩序,那就与道接近了.近人王缁尘先生解释为:“在大学学做人的道理,第一先要明白光明的德性”,“不但自己要光明,连人民也要叫他振新起来,光明起来”,“人能做到这两方面,便算做到最善的境界了(止,就是做到的意思.至善,就是最善.)”.“‘知止’就是知道最善的境界,也可说是最善的观念.‘定’,一定的志向.‘静’,心不妄动的意思.‘安’就是到处安稳.‘虑’就是思虑周到.‘得’,得到最善的境界.全段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晓得最善的境界,才有一定的意志;意志一定,心就不会妄动了;心不妄动,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感到安稳;到处安稳,而后思虑自然周到;思虑处处能周到,做人才能做到最善的境界.’”

吴小如先生讲过一个嘲讽私塾先生的古代笑话,是关于《大学》中这段话的标点句读问题的,足以说明《大学》还是相当难懂的.这个笑话讲,一个塾师在“知止而后有定”的“有”字和“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等句的“能”字后面断句,把两个“定”字、两个“静”字、两个“安”字、两个“虑”字连读,读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结果多出了最后一个“得”字.他认为这个“得”字是无用的字,就剪下来粘在了墙上.恰好邻村也有一位塾师,他也是把两个相同的字连读,但断句方式不同,他是在第二个“定”、“静”、“安”、“虑”后面停顿,读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最后自然发现缺少一个“得”字.某一天他到前面说的那位塾师那里闲坐,一下子看见墙上贴着的“得”字,不禁喜出望外:“怪不得我的书上少了个‘得’字,原来在你这里!”古人编这个笑话的动机,主要是对私塾这种愚昧无知的教学法表示和不满,批评当时私塾先生不管文义断续、囫囵吞枣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其实这段话使用了秦汉文献中常用的顶真修辞手法,属于“连锁式”或“联锁式”顶真手法,即前因后果式的顶真手法:前面的顶真项是后面顶真项的前提、条件或因由,后面的顶真项是在这种因由、前提、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趋势.这种修辞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和思维世界中事物、事理之间的连锁关系和逻辑关系,可以大大提高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水平;这种连锁式顶真手法环环相扣,饱满酣畅,具有文句紧凑、文笔明快的表达效果.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王缁尘说:“儒家学说,凡百事情主张由近及远,由卑而高,最为切实妥当,这节就是推说这个道理的.”

③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所主张的个体道德修为的八个具体步骤,即所谓“儒学八条目”,它涵盖了从“修身”到个人和社会国家、以及个人和自然物理世界的关系.②和③两节原本是不分段的,这里分为两部分,是为了下文论述和分析的方便.两节都是“层递式”顶真手法.例②是自流溯源,“自流极原”(《文则》语),是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外王”到“内圣”,由“外用于世”到“内求于己”的递降;而例③则相反,是自源溯流,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内圣”到“外王”,由“内求于己”到“外用于世”的递升.这种“层递式”顶真辞格,常在顶真项之间加上好坏、高低、大小、前后等价值或比例上的升降关系,步步推进,层层深入,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事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使读者事物事理的这种联系认识清楚,一目了然.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机械工程学家,但他非常重视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他在强调大学生文化修养的时候,解释了“儒学八条目”的含义,并分析了它们的关系.他说:“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两者不可缺一.《四书•,大学》讲得十分精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者之中,先有前者,才有后者;即前者是基础.格物,研究客观世界;致知,认识客观世界;格致就是科学.之所以有前者,也是为了有后者,即后者为前者导向.后六者,则同人文密切有关,而作为‘壹是皆修身为本’的修身就是典型的人文.一个社会,一个人,这八者是不可分割的、不可缺一的.物不格,知不致,背客观现实而为,违自然规律而行,逆历史潮流而动,即反科学,则必败必亡.意不诚,心不正,身不修,人而不人,似人非人,即反人文,则必祸必灾.一个社会,一个人,科学与人文是不可分割的,不可缺一的.科学与人文,两者相融则利,相离则弊.”顶真手法上递下接,结构紧密.可以使语气紧凑,语意贯通,避免松弛.上下两句紧紧“咬合”在一起,上一句是下一句的延续,是对上一句的补充说明,而这更能显现出语意的紧凑,递接部分的相同词语显示出这是一个结构紧密的整体;环环相扣,饱满酣畅;步步推进,揭示联系;玉润珠圆,婉转动听.读来给人和谐流畅,节奏轻盈之感.顶真项重复出现,衔接紧凑,句子结构前后一致,因此有如珠玉流转,滚滚而下,具有节律整齐之美.

顶真手法是古典文献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句子我们都耳熟能详.如《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中庸第十九章》:“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顶真辞格构成的客观基础是四季变化、农业生产等自然规律.《周易•,系辞下》所谓:“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的更替与太阳起落升降的运行一样不断重复,农业生产只有与四季保持同样节奏的轮回才可能获得丰收.种子播进黑暗的泥土里,到出苗重见光明,到茁壮成长,到成熟,然后被割倒(死亡)在地里;来年,又是播种、出苗、成长等永无休止的循环往复.而人类无法进行生命的轮回,人不可能返老还童,人类的终极是死亡.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形成巨大反差.人类认识到自身悲剧命运的不可抗拒性,渴望永恒的理想与生死变化的现实形成了一个二元对立的矛盾体.这就是顶真手法产生的客观文化母体.顶真手法可以反映客观事物、抽象事理在时间上、逻辑上的连锁关系和事物存在的空间上的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