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模糊性与留白翻译策略

点赞:20802 浏览:946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刘杰(1982―),男,汉族,甘肃庄浪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 要:中国古诗歌无论是语言、意象还是意境都充满了模糊性,如何把这种表达含蓄、旨在言外的艺术效果在翻译作品中体现出来是历来翻译工作者所探索和研究的一大课题,在此把美学的留白策略运用于探索诗歌的翻译,以期对中国古诗英译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诗歌 模糊性 留白

中图分类号:I207.2&H315.9文献标识码:A

The Fuzziness of Poet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White

LIU Jie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Gansu•,Tianshui 741000)

Abstract: Chinese ancient poetry language, images or whether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re full of fuzzy, How to put this expression implicative, aims to between the artistic effect in translation is always reflected in translation worker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 big problem, The aesthetic strategy used in exploring the takes poetry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h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help

Key words: Poetry, Fuzziness, White space

一、诗歌的模糊性

1.诗歌语言的模糊性

中国古诗在语言使用上充满了模糊性,具有含蓄蕴藉、旨在言外的艺术魅力,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表达复杂、微妙、丰富的思想感情.“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一种普遍现象(毛荣贵,2005: 229).” 诗歌语言是一种高度浓缩了的语言,所以也有人把诗歌称之为语言中的精华,因此,在好多的名言警句当中也到处可见诗歌的影子,它包含着多重美感.“古人对诗歌语言的模糊性早有领悟等 ‘诗无达诂’的意思是:诗是可以‘诂’的,可以解释,只是不能‘达诂’,即不能逐字逐句地作对号入座式地理解,难以用明确的概念性言词来圈定唯一的标准(龙协涛,2004: 80).”

刘宓庆(2005)在总结文艺性作品语言的模糊特征时举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一句为例:“瘦”是一种模糊表达,因为“人瘦可言传”,“花瘦不可言,概念虚泛”.“瘦”本是与人搭配,与花搭配则是非规范的联立关系.

2.诗歌意象的模糊性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髓所在,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漫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但它们在不同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却是不尽相同.

以“酒”为例,李白在《将敬酒》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中既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伤,读来却又乐观、通达,更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诗歌中用酒这种意象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微妙的心情,

也正是诗歌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所产生的朦胧美才使得诗歌成为历代文人抒发自己内心感想的主要表达形式,更使得诗歌成为博大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篇章.

3.诗歌意境的模糊性

明朱承爵《存余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

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端木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

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由此可见,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同时也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范畴.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所以读者的背景、生活经历、知识层次等不同,所产生的意境也不尽相同,而意境的这种模糊性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

以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为例,几百年来人们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的表达意境则是揣测纷纷,莫衷一是,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还是对爱情失意的伤叹?晚唐诗人司空图曾引戴叔伦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也许是这首诗最好的解读吧.

二、留白策略

1.留白策略的理论基础

第一次明确提出与“空白”相关的词语“有无相生”的是老子.老子认为“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相互成就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崔仲平,1996:7).”

而到了魏晋时期,音乐理论上出现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阮籍也提出无名无形、无声无味之“道”为乐之本源,刘勰强调“声与心纷”,认为情感之于音乐,其间神理微妙,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绘画理论上出现顾恺之重“传神”的观点,追求意在象外,境与意会;在文学创作上,刘勰的《文心雕龙》之“隐秀”“夸饰”等诸篇都有关于形神、虚实关系的体现:“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等(周振甫,1986:332)


宗白华说:“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宗白华,1978:220).”

既然中国的诗、画、乐在艺术特点和审美格调上有诸多共同点,那么人们在创作、解读音乐绘画作中形成的独特方式与过程必然会对翻译中国古诗有相当大的启示,研究留白策略也可为中国古诗英译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2.留白策略与接受美学的关联

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在未接受读者阅读之前,文本当中是存在诸多空白和未定的.而这些空白和未定是需要读者去填充的,因此任何一个文本都具有一种召唤功能.换言之,作者在写一部作品之时,文本之中便有大量留白.这与中国的美学留白不谋而合.而对于这些空白的翻译,正如蒋坚松在其英译本《菜根谭》的后记里所提出的那样,翻译要充分重视“作者倾向”,表达时要敢于“以模糊对模糊,以朦胧对朦胧”,讲究的是风格一致.(杨雪,2005)

三、留白策略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

1.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留白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具有召唤结构,在读者未阅读之前,文本当中是存在大量的空白和未定,而不同的读者对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填充,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可谓脍炙人口,历来文人阐释各异,尤其是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所要表达的意思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翁显良先生译为Dark green sea, tears, pearls, moonlight streaming,Sunny blue jade field,warm haze shimmering,尽管译诗没有一个结构词,并且将宾语tears, warm haze前置,在整个英语的行文中,streaming的逻辑主语不止moonlight, shimmering的逻辑主语也不止warm haze, 海面上波光粼粼,泛的到底是珍珠还是泪珠,蓝田山上蒙蒙一片,升起的到底是紫烟还是玉气.这与李商隐所要抒发的琴声飘渺、个人才华难以舒展、爱情理想破灭等复杂纠结的心情十分吻合.在这样的模糊语境中, 文本对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召唤,不同经历的读者可能会获取不同的感受,上下文在内在联系上取得一种朦胧美,作者审美意识和心理活动皆潜含其中,给读者留下无限追忆空间.

2.格式塔美学视角下的留白策略

格式塔理论的核心强调整体性,认为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感知活动加以重新构建的“整体”.“格式塔”源于德语“Gestalt”意思是“完形”,同人的感知活动紧密相连.人的感知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审美活动,将那些外在的、独立的、个别的局部在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中实现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完形,进而呈现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透彻把握源文本的语言符号及原文之象,原文的艺术形象,并最终用目标语的语言符号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语言艺术形象(何莉,丁兰,2008).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作中“枯藤”“老树”“昏鸦”和“断肠人”这些简单意象的组合却给人一种无尽的思想之情.对于这首诗的翻译,肯定不是将这几种意象直接翻译过来,更为重要的是在译文之中体现作者这种浓郁的思乡之情.全诗不见一个“秋”字,而这首词则被称之为秋思之祖,传神地描绘出了晚秋和黄昏的萧瑟之景.

试看以下“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两种译文:

许渊冲: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Wai-lim Yip :“Dried vines,an old tree,evening crows.”

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不是直接把原诗的文字进行白描式翻译,而是利用自己对原诗的理解,把原诗中意象组合所产生的意境经过翻译形成了具有独特整体氛围感觉的艺术形象,外在的意象与内在的意境相互契合,创构出诗歌所具有的一种完形,读来作者羁旅怀乡的孤独愁思跃然纸上.

而Wai-lim Yip则采用白描式直译,仅译出了字面意思,而诗人的孤寂思乡之情则无迹可觅.

四、结语

留白雅称“余玉”,是一种迫近,促使读者超越译语文化背景进行解读和思索.这样的翻译境界给予读者最多的尊重和最大的信任.在翻译过程中,恰当运用留白策略,借以表达一种“空灵”美,以期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的余地.因此研究留白策略也可为中国古诗英译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