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健康教育溯源

点赞:32921 浏览:1555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事物的发展因其因果相循而绵延不绝、因其前后相继而推陈出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纵观各国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均是从学校开始.当今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更是指向了儿童和青少年,学校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健康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拟对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历史传承作一粗略的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化”趋势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中国学校健康教育溯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称谓的“双轨制”

“健康教育”这一称谓在我国属舶来品,其对应的英语表达为“HealthEducation”.由于“health”这个单词既可译为“健康”,也可译成“卫生”,基于认识的不同,翻译时常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混同使用.学校健康教育最初的称谓也是“学校卫生”或“卫生教育”,有汪有龄1901年译介日本三岛通良著《学校卫生学》为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如20世纪30、40年代各省市成立的专业机构中,有13个省市称“健康教育委员会”,10个省市称“卫生教育委员会”.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名称亦是如此,1935年成立了“中国卫生教育社”,1936年成立了“中华健康教育学会”.又如高梅芳先生在《推进中国卫生教育之曙光》一文中提到:“世界卫生教育权威者瑞纳教授之来华,给予我国卫生教育上的若干影响.教授为有名的健康教育建设者,首创美国之健康教育运动,在近代学校卫生之发展史上有着极大的功绩.”在这段话中,作者称瑞纳教授为“世界卫生教育权威者”及“有名的健康教育建设者”,可见当时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是常用的同义词.也偶有“健康促进”“卫生健康教育”之称,如“南京市婴儿健康促进会”“《我们怎样进行低年极的卫生健康教育》”.称谓上的“双轨制”延续至今,只是“健康教育”的提法日益为大家接受和使用并逐渐占据上风,中国知网显示:2013年以“健康教育”“卫生教育”命名的文章分别为3433篇、22篇.

二、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历史脉络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新旧中国两个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⒈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萌芽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萌芽于19世纪中后期近代新式学校的兴办,如1881在天津水师学堂的章程中已规定“遴派官医一名住局”,“如学生偶有患病,在堂医治,准父兄前来看视,医药由局预备”.“官医”即我国早期设置的校医.江南水师学堂则规定:“学生遇有疾病,由学堂官医诊治发给药费,疾重验准给检测回家,痊日来堂,不给药费”.学堂供给学生三餐,“夏月澡水亦由学堂备办”“学生房内洒扫添灯等事,均由听差伺应”,反映学校已有这些卫生工作的安排及要求.1898年我国岭南学堂正式将学校内医务人员称为校医,学校编制中设校医职位.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中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每百人应有食堂、浴所、养病所”“学生所用几案椅凳,务与学生之身体相配”“学生因困于疾病应于剔退出学”等.

这一阶段我国的健康教育基本上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目标,以校医为主力,如1915年颜福庆会长在“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上就有“中国医生从此登上了中国卫生教育的舞台”之语.次年中华医学会卫生部、中国博医会卫生部、中国青年会卫生科,联合成立“卫生教育联合会”,组织卫生教育工作,也以学校为主要目标.

⒉学校健康教育的形成与兴起

学校健康教育成型于20世纪20年代,具体表现在健康教育的意义渐渐被教育界和卫生界所公认,围绕此问题进行的工作和研究也日益增加.如1922年葛资博士主持在庐山举办学校卫生夏令营;许多学者致力于撰著、编译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书刊.步入20年代中后期,学校健康教育发展加快,重要标志是:

⑴各地学校健康教育机构的成立.1928年春,中华医学会内成立卫生组,其章程要求“为促进各学校教员之卫生知识,开展教育工作,实施有系统之学校卫生”.1929年冬,北平市成立了学校卫生委员会.1931年南京市成立了健康教育委员会.1933年北平市成立了中小学健康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康教育研究会.1934年9月教育部组织中小学卫生教育委员会,制定中小学卫生教育实施方案.1935年中华卫生教育社在镇江成立,倡导卫生教育工作.1936年卫生署召开学校卫生技术会议,并成立“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等.

⑵学校健康教育列入教育部门颁布的法规.以法规的形式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正式课程,标志着学校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方面以1934年教育部颁布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最为典型.该课程标准中有:健康促进、疾病认识及预防、学校环境卫生、乡村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5个部分,共49个子项.

⑶高等健康教育专业的设立.早在1931年大学就设立卫生教育科,学制四年,其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培养学校健康教育师资”.

此外,这一时期有关学校健康教育的论文日益增加,一些刊物还发行了健康教育专刊,如《教育杂志》1926年发行了“性教育专号”,《教育丛刊》1934年第1期为“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专号”;《公共卫生》1935年第2期为“健康教育专号”等.在这些专号中,约90%的篇幅均论及学校卫生教育,可见当时国内的学校健康教育仍然是健康教育的基础.


如前所述,此间虽已正式使用学校健康教育一词,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混同使用的情况仍十分普遍,20世纪30年代各省市所称的“健康教育委员会”和“卫生教育委员会”在职能及开展活动方面几乎完全相同.故而在研究这一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时,可将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作等量齐观.

⒊学校健康教育的衰落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存亡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于战胜法西斯,教育受到影响,日趋衰落.抗战胜利后,1945年至1949年我国又陷入为期四年的解放战争.连年战火,国家积贫积弱,满目疮痍,学校健康教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直未能恢复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