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

点赞:4490 浏览:161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鼓圈活动”源于非洲,以“鼓”作为主要打击乐器,参与者围成圆圈状,指挥者站在中间,活动内容包括参与者跟随指挥者做节奏、人声、声势等的探索、模仿、即兴编创或创作,以及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指挥间的合作等.基于“鼓圈活动”,我们来探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教学理念、设计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5对音乐教学理念.我认为在小学的音乐创造教学中,应首先遵循鼓励音乐创造、面向全体同学、关注合作能力的基本理念.

(一)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活动应该一直贯穿于“鼓圈活动”的始末,即使只有一个音乐元素的学习,也要有创造环节的设计,给学生创造与表达的机会.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将创造活动贯穿于唱歌教学与欣赏教学的始终,而不是将创造教学作为一个单独的课型出现.因为将创造教学作为单独的课型,很容易产生专业的作曲技术学习的模式,而违背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创造兴趣、注重创造体验、培养创造能力的目标.

(二)面向全体同学

“鼓圈活动”从形式的角度看,以圆圈为主,学生按照人数以及场地的大小,排成一个圆圈或者多个同心圆;从角色的角度看,教师担任指挥的角色,站在圆圈中间.教师指挥的方向不是固定的,而是360°不断地变换,这使教师能够面向全体的学生,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创造的情况,并给予指导.这也较好地解决了班级学生太多而不能完全照顾每一位同学的现状,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三)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鼓圈活动”作为一种集体活动的形式,在打击相同节奏的同时形成稳定的节拍,这就要求学生间,以及学生与作为指挥者的教师间的合作.同时,分组教学也是“鼓圈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各组打击同一个节奏型,也可以同时打击不同的节奏型,这同样需要学生有小组内部的合作以及小组间的合作,并与作为指挥者的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音乐创造教学中,一些较复杂的编创活动,就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如给乐曲编配伴奏音型时,每个小组负责一样乐器的节奏型编创,然后再进行集体合奏,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成就感而乐于参与.

二、设计原则

(一)乐器设计——比例合理

乐器也是“鼓圈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初“鼓圈活动”所用的乐器只有非洲鼓,随着“鼓圈活动”在世界各地的流传与发展,为了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逐渐加入其他种类的打击乐器,甚至只要是能够敲击出声音的物品皆可.由于不同乐器的大小、材质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音色与声音效果.为了产生和谐的声音效果,“鼓圈活动”要注意乐器比例的设计.“鼓圈活动”所用到的打击乐器一般分为:鼓类(手鼓、槌击鼓等)、木质类(双响筒、蛙鸣器等)、散响类(沙锤、串铃等)、铃类(三角铁、牛铃等).通常情况下,鼓类乐器占合奏乐器的50%,木质类乐器占20%,散响类乐器占17%,铃类乐器占13%.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乐器选择上应以小型打击乐器为主.

(二)节奏设计——互补原则

节奏也是“鼓圈活动”设计的核心,节奏设计直接关系到“鼓圈活动”实施的效果.我们知道,“鼓圈活动”常用的方式是分组合作,每个小组打击不同的节奏型的情况较多,如果想得到很好的合作效果,节奏互补是关键,即节奏型的疏密要互补,重音出现的位置要互补.

例如:

这样会产生和声的效果,声音也更有层次,使学生乐于参与合作.

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节奏编创、乐器合奏、声势编创等需要学生合作来完成的创造环节,都可以借鉴“鼓圈活动”中节奏的设计原则.

(三)内容设计——先易后难

“鼓圈活动”的内容设计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例如,四分音符的节奏型较规整,且与人走步的速度相似,因此由“”开始,很容易进入.在形成稳定的节拍后,不断变换节奏型,使节奏越来越密集,速度变快,增加难度,再逐渐加入其他的音乐元素.如果刚开始节奏型就很难、速度很快,音乐元素多,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①较远,则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

(一)探索的方法

“鼓圈活动”的探索包括击打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拍打脸、头、手、肩膀、胸、肚子、腿、臀、脚,捻指等),用不同力度拍打;对嗓音——如吟唱、说辞、生活和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模仿;对乐器——如打击乐器等音色的探索等.一般把对身体与嗓音的探索叫做身体打击乐,亦叫做声势.通过探索的方法,去发现自己身体和乐器中未知的声响世界.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以及创造的愿望(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探索开始).


(二)模仿的方法

在“鼓圈活动”中,模仿是使学生进入参与状态的最好的办法.同时,模仿可以为学生的即兴编创铺垫.因为即兴编创都是在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铺垫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同时,模仿也为学生的创造活动创设了情境,使学习更有情趣.

(三)即兴编创的方法

即兴编创是贯穿于整个“鼓圈活动”的.由于“鼓圈活动”所使用的都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小型打击乐器,因此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参与.从形式上可以分小组进行编创,也可以由个人进行编创,以此来实现学生的自我表达.

综上所述,探索的方法是引起学生创造的兴趣;模仿的方法是创设学生创造的情境;即兴编创是完成学生创造的实现.还需要强调的是,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等,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在一节课中,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四、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一)创造基质的掌握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不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而进行的无意创造,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音乐创造教学的基质就是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它与20世纪的“双基教学”所不同的是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深奥的概念口语化,在创造基质的养料更充足的情况下,结出更好的“果实”.

(二)创造过程的设计

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注意过程环节间的逻辑性与循序渐进性.创造教学的过程即“探索——模仿——即兴——创造”,探索和模仿是即兴和创造的基础.探索与模仿的环节有时会同时出现,即在探索中模仿,在模仿中探索;即兴和创造环节有时也会同时出现,即在即兴中伴随创造,在创造中融合即兴.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

(三)创造氛围的营造

一般认为,人只有在放松的环境中,才会自如地表现自己.如何营造放松的学习氛围呢?首先,是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教师不要给学生高不可攀的强硬形象,那样学生会因为恐惧而不与教师交流;其次,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错误要善于包容,指正时注意态度和方法,使学生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不进行自我表现与即兴表演或创作等;再次,教室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在放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进行创造.

(四)教师的指导

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并且认识到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作品,不要以简单的“好或不好”来评价,而是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评价,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在尊重学生作品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

综上所述,由“鼓圈活动”开始,来探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教学理念、设计原则、教学方法,可以理解为在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质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放松的氛围和环境中,通过探索——模仿——即兴——创造的活动过程,使其结出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的音乐作品的果实,不仅强调果实,更要注重结出果实的过程.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小学音乐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注释:

①维果茨基(Levuyotsty,1896—1934)提出的观点,“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佟贺、尹爱青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