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4683 浏览:144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农村寄宿制小学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主流,在“集中生源,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优化管理,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许多研究显示,寄宿制对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寄宿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得不提上议事议程.

一、外在因素对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目前多数寄宿制学校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的仅停留在“抓成绩、保平安”的低要求上,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打开寄宿学生心灵的大门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选择寄宿,学校要具备写作技巧父母甚至超过父母的水平,要能跟孩子进行最亲密的交流,给孩子家的感觉.面对面地交流,实现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驱散学习对他造成的负担,使寄宿的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建立和谐快乐的生活、学习关系,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使学生的人格更完美.

2.家庭因素对寄宿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寄宿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在学生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导致的.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关心则相对比较少.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中小学生,寄宿生活使他们长时间与父母分离,部分学生出现“分离性焦虑”,若是长期亲子交流缺乏,学生便会出现情绪情感异常,如,孤僻、胆怯、焦虑等.孩子年龄越小,亲子分离时间越长,造成的“情感缺失”越明显,在孩子心里留下的阴影越深.

3.用爱让学生移情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心灵总是在一个被他解释为有利和有害的情境之中,以此为依据做出反应和动作.”寄宿学校是家庭生活的延续.当他怀着像对母亲的信任一样来到学校这个集体时,他忽然发现现实很残酷,他成长的环境弥漫着悲观的气氛,他处处事事比不上别人,他只要稍有差错,随之而来的必定是训斥、责骂,他幼小的心理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出于保护自己的需要,他自己孤立自己.我们要让寄宿生感觉到家的温暖,既要有母亲般的慈爱,又要有父亲般的威严,为寄宿学生提供更健全、更完美的育人场所,我们不能销蚀寄宿学生的童心,更不能挫败学生的自信心.让他认为,自己是很棒的.感觉到老师是能信任他的,之后他的被信任感随之扩大,他的敌意随之松懈,不再见谁蛰谁,不再封闭自己,性格重新开朗起来,又回到快乐的集体中去了.

二、寄宿生自身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学不同年级寄宿生通过比较发现:在学习障碍上,低年级和高年级显著好于中年级;在情绪障碍、品德缺陷上,中年级和高年级显著好于低年级;而在性格缺陷、社会适应困难、不良习惯、行为障碍上,高年级显著好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从性别差异看,小学寄宿男生的心理问题高于女生.因此,小学寄宿生由于自身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农村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移情训练六步法”,可以帮助寄宿学生处理同伴间的冲突,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通过分析冲突事件,帮助寄宿学生了解他人想法.第二步,分享冲突双方感受,帮助寄宿学生了解他人感受.第三步,讨论冲突双方产生这样想法和感受的原因,帮助寄宿学生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的产生原因.第四步,设置情景让寄宿学生扮演冲突一方,并站在另一方的角度重新思考冲突事件,帮助寄宿学生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第五步,分组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法,帮助寄宿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解决冲突事件.第六步,经过分组讨论,从所列出的解决方法中选出所有人都认可的好方法,帮助寄宿学生以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冲突.


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管理者更要注重人文关怀、更人性化,力求在教条化、模式化的道德教育中开拓一片更为自由灿烂、情感丰盈的空间,为形成德育与心育双管齐下、和谐结合的教育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