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点赞:6202 浏览:212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全国艺术类大学生人数剧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 键 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最为关注的事件之一.近年来,随着“艺考热”的兴起,全国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当越来越多怀揣着“艺术梦想”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在现实的择业环境中遭受挫折的时候,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摆脱就业困境,培养其健康的就业心理非常重要,因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专业能力、文化及道德素养等方面,同时也取决于他们的就业心理状况.本文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时所面临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优化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他们顺利就业有所帮助.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它的产生、变化与发展过程因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复杂的特点.艺术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具有当代大学生共同的就业心理特征,也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及个性特点的差异在就业心理上有着与其他院校大学生不同的特点和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岗位竞争,一些艺术类大学生表现出了积极的就业心理,如:竞争意识加强、自我肯定意识浓厚.但也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许多问题,笔者以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920名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认知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在就业中对事物的推理、判断.”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认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认知不准确和就业信心不足,易导致自卑心理.

1.自我认知不准确

雅典德尔菲神殿,有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对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对求职者而已,尤为如此.大学生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盲目从众的就业心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然而,目前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自己了解不足,也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问到:“你的就业优势和劣势是什么?”75%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果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缺点,努力提高自己,同时对自己的优势进行培养的话,在职场上很难扬长避短,进而合理定位.对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使一些艺术类大学学生盲目求职,屡屡受挫.

2.就业信心不足,易导致自卑心理

面对就业压力,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就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就业前景有信心的仅占41%,大多数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信心,觉得自己的就业前景渺茫.

就业信心不足,容易导致自卑心理.艺术专业学生因高考入学文化分数较低,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觉得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能和文科、理科的学生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例如:一名音乐专业毕业生应聘某公司的员工综合素质培训员,本来这个岗位非常适合她,该女生会唱会跳,口头表达流畅,但她到求职现场后自动放弃了面试,原因竟然是“其他求职者都是名校的文科毕业生”.所以,事实上,部分优秀的艺术类大学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有关外,自卑退缩的心理也是主要因素.


(二)情绪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就问卷调查显示:面对就业学生觉得有压力的占到90%,而压力大多表现为焦虑紧张,统计表明:在面对就业时,学生有焦虑紧张情况的占到了77%.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能对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过度的焦虑会给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

2.抑郁心理

“抑郁是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落、忧郁、沮丧、压抑、自责等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状态.”面对就业压力,在求职过程中,部分学生产生抑郁心理.在面对就业困难时,觉得前途渺茫、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种心理反而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社会心理问题

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期望心理过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期望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时对自己未来作打算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期望过高,比如:在对薪金的选择上,艺术类大学生对就业薪金的期望通常较高.就“你对求职工资待遇的要求”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把年薪40 000视为底线.但根据对已毕业的艺术类学生薪酬调查,平均年薪在25 000元左右.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艺术院校高昂的教育投入,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有高回报.但受整个社会用人成本大环境的影响,这种希望往往很难实现.期望过高与现实不符,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失衡.

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家庭的因素,也有学生个人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近年来“艺考热”兴起,全国艺术类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较为突出.以四川省为例,2006年,四川省艺考考生3.2万人,2009年58783人,2010年63751人,2011年68775人等根据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四川艺考报名“高烧不断”.在“艺考热”的利益驱动下,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盲目扩张的背后是毕业生人数剧增,而就业岗位有限,增加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另外,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不正之风,这些因素冲击着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二)家庭因素

艺术教育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教育,艺术类大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父母对他们也自然地有着更高的期望,而这种期望转移到学生身上时,会使得部分学生在就业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更多的焦虑.

(三)学生自身因素

普遍而言,大学毕业生一般22岁左右,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加上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很强、对社会了解较少,就业前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就业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就业环节中的种种压力时,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三、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社会的就业机制

就业机制的完善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运行基础上的,全社会应该为毕业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减少各种就业歧视,尊重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性别歧视等各种就业歧视条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另外,各艺术类高校也应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同时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加强自身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二)重视家庭教育

就业是大学生家庭生活的大事,家长更要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就业.第一,家长要确定适当的对子女的期望值,切实估计子女的能力和素质,不对子女的就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第二,家长应尊重子女的主观愿望,不要代替子女进行职业规划,要给子女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第三,家长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是其就业压力加剧的主要原因.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择业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等等,盲目攀比.还有部分学生将就业只定位在大城市、大单位,对偏远地区或是一些基层工作不屑一顾,产生了严重的偏执心理.因此,我们需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让他们能够做出理性的待遇定位、求职地区定位和职业定位.在择业时不要仅仅考虑工作的地点、收入等,更要把职业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考虑到能否通过这个职业发挥个人的才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在面对就业时,艺术类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才能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首先应当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自身的优势劣势、个人的工作能力有完整客观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摆脱从众心理,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找到令自己满意的职业.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类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艺术类大学生在择业求职时只有树立就业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才能,鼓起勇气去迎接挑战、参与竞争才能成功.当然,自信不是自负、自傲,自信要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基础.所以说,要真正树立自信心,就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真才实学为基础,才是真正的自信.

面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高度关注,毕业生自己也要进行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调整好心态,形成良好的就业状态,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注:此项目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SB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