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点赞:16861 浏览:721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性,让他们在主体活动中得到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积极的发挥,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把握行为导向,使学生参与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巧设计建立和谐的课堂---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教师独霸课堂,学生最烦,学习消极,最缺乏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最差.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既要让学生感到端庄,又要感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活泼气氛中进行,让学生思想情绪和学习气氛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一丝不苟地讲,学生要认认真真接受.这样的作法不仅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难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善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热情,建立和谐的课堂.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灌输的“植物人”,转变为积极参与的“小主人”.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充分的展开,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例如:轴的结构设计,我首先提出设计思想,再强调三个基本要求,即轴上零件能牢固可靠地相对固定;便于加工和减少应力集中;轴上零件装拆方便.之后,由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设计,凡根据设计思想,满足以上三个基本要求者,均属合格,然后再评讲哪种结构更合理.接下来估算轴径,如各级低速轴的轴径d可按同级齿轮的中心距a来估算,其经验公式为d等于(0.3~0.4)a.面对取值范围内的几个标准值,许多学生不敢自己决定,要求老师定答案.我的答案是:这是经验公式,是实践中产生的公式.这几个标准值都是答案,取小值经济些,取大值更安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一个答案.在实际设计中,还要考虑诸如工作条件,使用材料以及设计人员的思路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最后确定设计方案.这种开放式行为导向教学,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眼界,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讨论中,答案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答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二、搭建平台快乐学习-----行为导向的角色扮演法

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游戏,气氛融洽,学生在“玩”中扮演不同角色得到启发,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玩”中创新,不仅能调节学生精神,而且能寓教于“玩”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玩”,转换角色,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拓展一个“玩”的平台,引起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继续去创新的一种动力.

例如:对于四杆机构中的“死点”位置,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感到比较抽象,而教材中列举了家用缝纫机和一个快速夹紧装置,笔者想到学校服装班的家用缝纫机和实习车间里利用“死点”位置的原理设计的一个夹具,于是就将他们带到服装班,当他们初次踩缝纫机时,感受到有时运转自如,又有时会碰到倒转及踩不动的死点现象.后到车间操作那个夹具,学生觉得这很形象、直观,通过自己操作很容易理解了这个概念和它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角色感受,变抽象为形象.

三、师生互动,动中求新-----行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

课堂教学要从过去的“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向“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模式转换.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中职学生的依赖心理还比较重,总希望老师能给出“标准答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内容的练习可鼓励学生“自作主张”.鉴于此,笔者采用了“实践——观察——总结”的教学步骤,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想,自己去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实践的全过程.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正确与否,以及改进的方法,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动手操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并在小组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这与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是有差距的.因此,要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尝试.如对《机械基础》轴系零件一章的教学,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仍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就根据实际需要增添了一个学生动手拆装的练习,由学生分组拆装一个减速器模型,相互间可以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通过大家一番有争论的辨析,全班同学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四、设“问”求新----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求异的开端,也是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发展性教学模式认为,质疑大致包括“设疑自学、质疑讨论、破疑归纳”等环节,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且,实现了师生间、学生个体间、群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往,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一些质疑问难的教学内容,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液流连续原理”时,举了这样的例子:当你用皮管为花园里的花草浇水时,若你用手捏扁水管,这时水流速度加快冲得远,若将手放松,则水流速度减慢.为什么?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等方式得出从自来水龙头流的水量是同样的,但捏扁水管等于将管路截面积变小,这样水流平均速度必然变大.这个例子学生有亲身体会,将它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很快理解了关于液体在无分支管路中稳定流动时,流经管路不同截面时的平均流速与其截面面积大小成反比的公式A1v1等于A2v2.

五、创设情景,动感教学-----培养应变能力

教学情境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设置情景交融、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则是激发他们动脑思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能使学生具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和意志倾向.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来创设情境,可活跃课堂气氛,兴奋学生的思维.例如,“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作为一次课的内容,讲到制动器时已近“尾声”.为设计好这个“压轴戏”,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引进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尤里卡”博士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自行车赛冠军在平地上快速骑车,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自行车制动的最有效的办法:A刹前闸;B刹后闸;C先刹前闸,后刹后闸;D先刹后闸,后刹前闸.课堂立即活跃起来,这个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竞争心理,大家立即发表意见.因为他们太熟悉自行车了,也有刹车“经验”.结果,选“D”的同学最多.“尤里卡”博士的答案是“C”,自行车的前闸制动,后闸减速.同学们所以选“D”,是注重了减速,而问题是“制动”.接着便可以进入“制动器”的教学.制动器的形式有锥形、带状、闸瓦式,等等,可请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制动实例.最后得出结论:各种形式的制动器都是依靠摩擦力作用而实现制动的.创设情景是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大大增强了主体参与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以求得新的知识的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行为导向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行为导向教学,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的主体参与得到充分发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