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点赞:3743 浏览:119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朗读是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朗读的作用在于: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关 键 词 】朗读 语文学习 方法

朗读教学,是祖国语文教学传统中源远流长的优秀教学,它包括吟诵、朗读、默读、背诵四种形式.而现在的语文课堂重视朗读教学法.朗读,简言之就是“有声有色地读”.“有声”指的是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把书面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有色”指的是运用恰当的语调,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朗读,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而汉语语言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音韵美,我们知道,好的朗读让人觉得有“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古今诗文,莫不如此.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初一阶段要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初三阶段要能顺畅地朗读文言文.

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之一.朗读就是有感情的清晰响亮的用标准语音读出文章来.然而,有些同学不重视朗读,其原因在于不懂得朗读的作用.那么,朗读有哪些作用呢?

1.朗读是培养我们当众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

课堂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的前提是熟读课文.课文读懂了,自己的语言连贯了,就有表达的基础,从而产生表达的.那些不爱发言、性格内向、胆小的同学,只要反复地大声朗读,既可锻炼胆量,又可使文章烂熟于心,长久训练.

2.朗读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又和语言密不可分,朗读正是思维与语言的双重训练.学习各门知识以致形成技能,前提是借助朗读训练的.朗读的语流速度快慢,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换气、间歇与衔接,音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情感的处理等,要有规律的变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维有“张”有“驰”,才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3.朗读是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


初中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观念、性格、情感在逐步形成,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读物来适应这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4.朗读,不仅能优化学生语言感知的过程,而且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通过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默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思考能力;通过背诵,能够增强记忆力,也能够巩固学习的知识.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语音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要朗读好一篇作品,首先要理解作品内容,这是深入作品的钥匙.离开这一前提,就不能恰当地表达文章的感情,体会文章的感染力.现在有人提出:“不理解课文也能读”是的,是可以读,但那只是一种初步感知课文的读,是朗读的初级阶段,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只有在理解课文基础上的朗读,才算得上是真正领略了课文的“青山绿水”、“无限风光”. 要朗读好一篇课文,还要通过一定的朗读技巧来展现、烘托课文的真实情感.现在有人提出“朗读要淡化朗读技巧”,但“淡化”不等于不谈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技巧是人们长期实践总结出的规律,遵循这个规律,诸如适当的停顿、读音轻重、合适的过渡、语调的抑扬及各种体裁的朗读处理,就会朗读得更好.朗读教学的成功得益于教师的指导设计.让我们来感受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时的“感受美——朗读美文”的设计.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巧妙的裁剪课文,整合内容,组织起诗意盎然的朗读品味活动.第一步,请同学们自由的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美文;第二步,师“整合”课文内容,导读课文,同学们再次感受美文.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是这样一树流光溢彩、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请同学们以赞叹的语调,朗读课文的第2段.(学生朗读)

师:这里的藤萝花是繁密的,生动的,活泼的,他们那么快乐,那么充满活力,那么富有美感.请同学们用喜爱的语调,朗读课文第6段.(学生朗读)

师:是啊,这美丽的花象征着生命之可爱,它缓解了“我”心中的悲痛,让我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让我对生命有了美的感悟.

学生朗读有多种形式,但都力求做到耳目一新.有一位老师在对《珍珠鸟》一文进行朗读教学的设计是这样的: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教师扮演“作者”角色,学生扮演“小鸟”角色,文中出现的表示“我”、“珍珠鸟”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教师在朗读是一律换成“我”“你”,学生朗读是一律换成“你”“我”.师生深情朗读完毕,全场寂然,朗读者倾听者都沉浸在宽容和爱所创造的美好境界中.这样的朗读就好像让作者跟小鸟进行了心灵对话.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朗读中生成了.这里,再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两篇课文的朗读设计为例,谈一些浅见.

[教材例1]散文诗《安塞腰鼓》 作者以四溢的笔墨,描写了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泄,力量又使生命奔腾升华,文章赞美了安塞腰鼓,也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朴实、坚韧的劳动人民,更赞美了一种自由、坦诚、热烈奔放,豪放洒脱,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为了展示这一“骏马秋风塞北”的阳刚之美,对民族魂魄的理性赞美,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接一个,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为此我在教学时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采用了大合唱般的表演诵读,包括领读、对唱、齐唱、高声部、低声部.具体情况如下:

女轻缓陈述)1-4段(此时是表演前的宁静美)

(男领)但是:

(看!--)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男女领)百十来个斜背响声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男合)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女合)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男合)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女合)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众合)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女领)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众合)好一个安塞腰鼓!

(男齐:深情赞颂)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是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女齐:深情短促)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由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男齐:短促有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男女齐慢)好一个安塞腰鼓!

(女齐)14段

(男齐)15段

(男女轮读)愈硾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硾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愈硾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女)交织!(男)旋转!(女)凝聚!奔突(男)辐射!翻飞!升华!(女)人,成了茫茫一片;(男)声,成了茫茫一片

(女:读缓)当他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此时无声胜有声”反衬安塞腰鼓的力量, 语文教学呼唤朗读的力量美.

朗读既是读的基本训练,也是说的基础.抓好朗读教学,实际上就抓住了听、读和说、写的最初关键,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有多方面的帮助.如何将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一、课堂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集体或个人大声地读,最基本的要求是口齿清晰、发音准确,注意标点、停顿、节奏及感情的表达.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二、开展表情朗读.可通过朗读比赛或演讲会、故事会等形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勇敢和自信.第三、有利于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朗读本身即是一种形象的审美创造.形象的感知是有感情地朗读好一篇课文的前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出色的朗读不仅要有抑扬顿挫,而且要能绘声绘色,准确而清晰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听读双方都沉醉于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领会、感知、欣赏、理解,激起丰富的想象,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体会到文章深层的意蕴,受到美的熏陶.第四、有利激发学习兴趣.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通过教师的表情朗读,能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用,很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兴趣.初中低年级同学模仿能力极强,只要教师在初始阶段适当的点拨一些朗读技巧,开展一些与朗读有关的活动,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是很容易持久的.例如,初二年级的很多学生晨读课不喜欢读课文.我们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开展朗读比赛.每次两人,每人两分钟,教师即时讲评、记分,一轮下来,全班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大有提高,学语文的兴趣也更浓了.

抓好朗读教学,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比默读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它首先是摄取、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表达和外化的过程.由视觉神经所感受到的书面文字经过传导中枢传到大脑,再由大脑通过处理后由传导中枢传导到口,变成口头的有声语言,并且还受到耳的监视,比较输入和输出的是否一致.在这一过程中,大脑处于高度紧张和灵敏的思维状态,不断地对输入和输出的一切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想象并且联想,以便不断调整、更正和提高.让读者和听者都在内容和形式之间游走,从而使二者合一.这样,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此其一.其二,朗读更能体现具体的语境特点.语境是影响学生理解字、词、句的重要因素.它既能影响语言理解的方向,又能影响语言理解的深度.而语言所创设的情境也只有通过语音才能更充分更形象地表现出来.因为朗读时的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诸问题无一不建立在对字、词、句理解的基础上,而关键的字、词、句是理解文章的整段或全篇的关键.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抓了朗读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他们觉得有的写了,文章不再枯燥乏味,生动活泼多了.这是因为我们目前的课文所选的范文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语言锤炼、谋篇布局、过渡衔接、修辞表达等方面都有其闪光之处,平时朗读时,反复揣摸,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些技巧,到实际运用时自然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