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现代反思

点赞:10190 浏览:441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典型代表.汉字的数量较多,同时,字形结构又非常复杂.这些都是表意文字的突出特点.这种表意性特点加深了汉语识字教学的难度.汉语的识字教学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当前汉语的识字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深刻地反思.本文试图对当前汉语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传统文字学知识在汉语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关 键 词 :表意性文字;识字教学;文字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当前汉语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汉语识字教学方法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理据性.这种理据性在传统六书中得了到较好的诠释.例如象形字的图画性很强,如“日”、“月”、“山”、“水”、“火”等字,从象形字的字形中我们便可以大致了解汉字的意义.指事字亦是如此.掌握一定数量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学生就可以去分析一些会意字和形声字.这种建立在传统文字学基础上的识字教学方法才是汉语识字教学应追求和践行的方法.汉字形音义之间的理据性是把握汉字特点,进行识字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却没有从汉字的理据性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而是将零散的、不成系统的汉字教给学生.识字者接受的汉字是一盘盘的散沙,无法形成一个识字的整体框架.这种理论基础的缺失使当前汉语识字教学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

(二)当前汉语识字教学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首先,汉字数量庞大.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发展到现在,汉字的总体数量不断飙升,达到五六万字以上.纵观不同时代各大字典辞书所收汉字的数目便可知晓.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掌握全部的汉字,但就现代汉语常用字和通用字来看,数目也要达到三千到七千个.

其次,汉字字形繁琐,以至于识字教学中难免要遇到难写、难记的问题.同时由于汉字存在大量相近的字形,这些形近词需要花费精力去熟记,例如“饶”、“绕”、“浇”、“挠”、“烧”,它们都是以“尧”为声旁,在字形上比较相近.这无形中加大了识字的难度.

识字教学的现代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汉字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上面两个原因很容易导致识字者在识字过程中没有积极性,甚至出现消极的情绪,进而导致识字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的“停滞不前”.因此,汉语的识字教学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三)当前汉语识字教学的效率较低

没有传统文字学理论知识的支撑,汉语的识字教学就好像抽掉了框架的楼房,导致识字教学往往以一盘散沙的现状呈现出来.再加上当前汉语识字教学方法机械、死板,缺乏应有的趣味性,识字者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这就导致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较低.识字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与识字的成效不成正比.

汉语的识字教学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着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成效.这不得不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究竟该如果解决识字问题出现的问题,如何让识字教学“脱胎换骨”,找回应有的趣味性等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回归传统.也就是说,识字教学应该在传统文字学理论精华中找寻答案.

二、传统文字学知识在汉语识字教学的重要作用

王筠在《文字蒙求》中引用他好友陈雪堂的话,“人之不识字也,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必不可以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苟于童蒙时先令知某为象形,某为指事,而会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声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岂非执简御繁之法乎?”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掌握“执简御繁”的识字方法的重要性.传统文字学中关于“六书”的相关知识便是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执简御繁”之法,它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字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统文字学的知识,有助于识字者生打破“一盘散沙”的局面,形成自己的识字系统.

我们知道,在传统六书中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检测借.其中前四种是造字之法,后两者是用字之法.在这“六书”中,尤其是造字之法,有利于我们把握汉字的构造,进而在熟识汉字构造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识字系统.例如象形是文字创造的最基本的原则.初级阶段的识字者在学习过象形字后,便可以通过字形进行认字,进而扩展到指事字、会意字,尤其是形声字.形声字是最能产的一种造字方法.例如相同的声符可以形成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族系统,例如以“莫”为声旁所构成的字有:暮、幕、墓、慕、模、募、、、、、摸、膜、模、馍、漠、寞、摹、貘、镆、、貘、嫫、瘼、、等.这些通过声符“莫”联系起来的字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从而打破了原有识字教学中“一盘散沙”的局面.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统文字学的知识,有助于识字者批量识字,进而提高识字效率

上面我们讲到通过学习文字学的知识,识字者能够形成字的识字框架和系统.这种系统有助于改变当前识字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例如汉字中有很多字都以“衣”为偏旁,《说文解字》中“衣”的解释是:“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属皆从衣.”“衣”的本义就是衣服之意.以“衣”为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譬如“初”是用刀裁衣,裁衣是做衣服的开始,所以引申为事情的开始.“裆、裙、裤、补、初、袖、袄、袜、袍、被、衫、袂、袒、裾、衬”等字也都与衣服有联系.我们不仅通过“衣”大致了解了一系列字的意义,还通过意义的理解掌握了更多的字,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同时,了解一定的文字学知识,也可以避免通过“死记硬背”来增加识字量.实际上,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往往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例如“即”和“既”两字,无论是从写法上看还是从用法上看,两者都十分相近,经常有人分不清楚.其实只要懂得文字学的知识,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错误.“即”的甲骨文字形是左半部分像盛满饭食的容器,右部分为一人跪地就吃饭,字形所表达的意思是即将开始吃饭.所以,“即”有“便、就、开始”这样的含义.“既”则不然.它的甲骨文字形左半部分与“即”相同,右部分像一人跪坐而头转后,表示已经吃完饭.因此“既”便引申出“已经、终了”等意义.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区分“即”和“既”.

(三)在识字教学中渗统文字学的知识,有助于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调动识字者的学习兴趣.

汉字的形体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简化了的汉字很难看出形音义的理据性.但是,古文字字形中却保留了这种理据性.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回归到汉字的古文字字形,让学生纵观古今汉字发展变化的轨迹,激发识字者的学习兴趣.同时,汉字的古文字形体具有直观的形象性和极强的趣味性.在识字教学中适时讲解和展示一些古文字字形,必将极大地激发识字者的学习热情.例如“页”是人头的意思,上面像人头,下面像侧跪的人体,甲骨文中的“页”字头大身体小,是为了强调人头.凡是以“页”为偏旁的字多与人头有关.又如“元”字,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侧立的人形,头部比较突出.造字者为了强调头部的特点,所以在字形上便突出了头部.


总之,认识到传统文字学知识在汉语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我们反思汉语的识字教学,进而使识字教学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