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中教育法则的缺失

点赞:3946 浏览:123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近些年来,辅导班市场异常火爆,中小学生周末及寒暑检测上辅导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辅导班做为一个商业盈利机构,完全按照市场法则来运行,忽略了自己做为一个校外教育机构本应该遵循的教育法则.在市场法则的影响下,辅导班招聘了大量很会讲课但却不具备健全专业素养的教师,没有一个专业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连师生关系也被市场法则和教育法则这两只无形的手挤压的变了形.

关 键 词 :辅导班;教育法则;市场法则

辅导班,又称课外补习班、课外辅导机构等,是一种主要面向学生,以提高学业成绩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校外辅导机构.在教育内容上与学校具有同质性,在教育方法及管理体制上与学校存在很大差异.辅导班的教师、课堂、师生关系等完全不同于学校教育,这里的教师队伍招聘、教师培训、师生关系等都已经被烙上了市场法则的烙印,导致教育法则的严重缺失.

一、非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通过上网查阅各大型辅导班的招聘信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辅导班都在长期招聘中小学各科全职及教师,他们需要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来满足其学生顾客群体,他们从不缺少生源,只缺教师.

应试型人才培养模式催生课外补习班的应运而生;学校教育的梯级差异给课外补习班提供了巨大的生源市场;家长对教育寄托的私益性期待为课外补习班蔓延提供了强劲动力.各个辅导班正是看到了这一强大的市场需求,竞相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特色教育怎么写作,也正是如此大量的生源决定了辅导班需要大量的教师.仅靠辅导班中的全职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其正常运行,于是本着“不拘一格求人才”的精神,辅导班招聘了大量的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

辅导班对教师岗位应聘者的要求,大概有以下几点:牢固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讲课幽默有;了解北京市中高考重难点.简言之即:讲得好!本着“英雄不问出处”的原则,只要课讲得好就录为己用.于是,在辅导班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众多不具备教师资格证,没有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教师”,他们来自各类学校的各个专业,缺少师范生的教育背景,且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这些都不利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团结协作.

二、教师缺乏专业素养

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方面.相比于公立学校中师范生出身、有教育学科背景的教师,辅导班的众多教师在以上各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

(一)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

一个专业化的教师,他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根据知识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将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划分为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

辅导班的教师,大都具备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了如指掌,有自己的一套解题技巧,熟悉中高考重难点,但大多数却缺乏教育专业知识.在辅导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英语的老师在大学里是学新闻的,教语文的老师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等等.他们很少有人具备教育专业知识.

(二)会讲课,但缺乏专业技能

教师教学专业技能,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方式和能力.

辅导班的教师,大都不具备这些专业技能,在后期所接受的职业培训中,也没能得到这方面的训练.他们大都讲课幽默风趣,富有,但面对各种课堂突发情况却束手无策,面对各不相同的学生只会千篇一律的对待.

(三)教师“栖息”于辅导班,缺乏专业情意

教师专业情意包括专业情感、专业期望、专业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辅导班里的教师,尤其是教师大都是为了赚外快才来做这份工作的,辅导班成了很多本科生、研究生上学期间赚取生活费的地方,成了很多已退休教职工继续赚钱养家的一个好去处.

辅导班对于这些教师来说只是一个赚取外快的渠道.他们进入了教育场域,但却不是因为热爱教育才来到这里,不是因为将来毕业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才来到这里,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扮演一个专业化的教师角色,在辅导班只是他们的一种谋生手段,是一种利益驱动.他们并没有带着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情意进入教育场域.

三、变形的师生关系:教师“讨好”学生

辅导班做为一个盈利机构,对其任职教师按照市场化的规则进行管理,即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在市场法则的影响下,辅导班里的教师不得不时时刻刻地想办法去讨好学生,与学生搞好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不投诉、不转班并且及时续班,他们都有自己“讨好”学生的一些策略,这些策略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一)投其所好

辅导班的老师大都很年轻,能够了解当下学生的喜好.他们经常在课前或课间讲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故事、小笑话;加学生的微博或好友进行课下的互动;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明星、电影等.这些“讨好”行为都是积极的,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但在辅导班老师身上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讨好”学生的方式.

(二)对厌学的学生不管不问

在辅导班做助教期间,我所在的班级中途转入了两位新同学,当我问她们为什么要转班时,她们告诉我:“原来那个班的老师太严肃了,管的太多了,什么都管,真烦人!”而现在这个班的老师对她们则是不管不问的态度.这两位同学每次来上课都习惯迟到半小时,早退半小时,授课老师对她们的行为总是一副无所谓的状态,正是得到了如此的“自由”,才让这两名学生喜欢呆在这个班级.

(三)对违反课堂秩序的学生不加制止

在辅导班的课堂上,经常会有一些爱捣乱的学生,老师在上面讲课的时候,他们会在下面聊天,或者总爱接老师的话,与老师开玩笑,或者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吃东西等等,对于以上种种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授课老师总是挣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没有对学生施以过严加管理. 在教学活动中,把握方向和控制过程的是教师,选择方法和协调内容的是教师,了解学生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是教师,对于教学的成败优劣承担最终责任的还是教师.放弃了教师主导,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失去了保证,就可能降低到日常生活水平,因为处于发展中的儿童青少年是无法凭借自身完成所需的教育的.在我们强调儿童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对其没有约束,任由其发展.


四、教育机构应按教育法则运行

辅导班做为校外教育机构之一,本着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优质教育怎么写作的宗旨,使得学习进度快、有特殊天赋的学生在这里得到了“补长教育”,学习进度慢、跟不上学校学习进度的学生在这里得到了“补偿教育”.但当我们走进辅导班,走进其教育现场,却看到了市场法则这只无形的手对教师、学生的操控.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系统的相关法律政策来规范这些校外辅导班的行为,也没有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监管.辅导班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并且完全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但其在本质上是一个教育机构,应该按照教育法则来运行.辅导班应明确自己的教育定位,在按照市场法则运营的同时兼顾教育法则,才能使辅导班成为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校外教育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