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国家与社会之间张力的缓冲地带

点赞:4171 浏览:95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在西方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分离奠定了西方的二元政治格局.国家与社会是有张力的,中国当前需要发展“强政府-强社会”模式,两者之间需要公共领域这个缓冲地带.

关 键 词 国家 社会 张力 公共领域 缓冲地带

作者简介:宋瑞霞,河南省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政治一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2-139-02

一、中国需要强政府和强社会

(一)中国需要强政府

所谓“强政府”,指的就是在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有效地维持社会秩序、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有较高治理能力的政府.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准确定位,如何做到调度有方,游刃有余,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运筹帷幄以决胜千里之外.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如何解决社会矛盾,如何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这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即“强政府”.

公共领域:国家与社会之间张力的缓冲地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中国是否是强政府?占压倒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强政府,政府力量过于强大,社会力量过于薄弱,政府与社会之间应该合理分权.

(二)中国需要一个强社会

如果说中国是否是强政府在学界还存在分歧的话,但中国的社会是一个弱社会几乎没有什么异议.在传统中国,社会指的是“边缘地带”,其成员没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去.中国传统中社会处于政府的强大统治之下,属于“被管理”的角色,政府权力过于集中,以至于政府变成了一个“全能政府”,管得过多过于宽泛导致了管理效能低下.因为不能充分放权社会,社会发展缺少空间.而一个弱社会,是不利政府管理的.因为“社会对政府很难施加影响力,政府就只有依赖官僚机构来推行政策.但没有社会对官僚机构的压力,官僚机构就没有动力来实施政策.而弱社会本身更是没有力量来实施政府政策.”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如果是脆弱的,政府必然是脆弱的”.

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化能力的社会.没有社会,政权就没有基础.如果社会是脆弱的,政府必然是脆弱的.为此,政府与社会应该建立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如何打造“强政府-强社会”?一般认为政府与社会之间应该合理分权,如于文轩在《什么样的强政府?什么样的强社会?》一文指出:“社会首先需要自己的空间,社会力量才能产生和成长起来,才会有能力去创新.同时,社会体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政府本身的改革.”但本人认为:一政府与社会之间有张力,二公共领域则是两者之间张力的缓冲地带.


二、公共领域:国家与社会之间张力的缓冲地带

(一)公共领域概念及特征

1.公共领域的概念

有关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一般认为公共领域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的领域,在其中,其成员可以就一般利益作自由的、平等的、开放的、免于强制的讨论,因而形成拥有正当性,能真正表达一般利益的公共意见.

根据哈贝马斯的定义,公共空间,或他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是指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这样一个领域,在此领域中,我们能够形成某种类似于公共舆论的东西.在市民社会中,存在一个自主的拥有自己“意见”的公共空间,这被哈贝马斯称为“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存在“公共意见”,公共意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公共空间模式.

但我认为“公共领域”是公民从事公共生活、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达成共识,并介于私人领域和国家之间的场所.

2.公共领域的特征

公共领域是在多样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中获得其现实性的领域.这意味着公共领域存在于其中的人都处于不同的位置,只有从不同位置和方向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人们才能在多样性中看到了同一性时,公共领域才具有现实性.

公共领域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公共性.公共领域是社会的每一成员平等参与其中的场所,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在这一领域内涉及的内容是有关公共生活的,那么它必然具有公共性特征.

(2)相对的独立性.由于它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既非政府领域,又有别于私人领域,不受两者的肆意干涉,那么它就以自己的独特性呈现出独立性.

(3)批判性.社会成员参与公共生活的目的就在于:提出对公共权威及政策的批评意见,进而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批评和建议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进一步培养了社会成员的精神和习惯.

公共领域的这些特性使之能够成为国家与社会之间充满张力的区域.

(二)公共领域:国家与社会张力的缓冲地带

作为公众自由表达意见、从事公共生活的平台,公共领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实现自我的巨大空间.在言谈和行动中,人们就拥有的共同话题、关心的共同幸福等,敞开自己,阐释自己和展现自己,使别人理解自己.同时,大家相互宽恕、相互尊敬,并通过信守承诺减少行动的不可预见性.由市民构成的“自由的公共领域”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市民的文化生活是自主的、独立的.它的自由性和相对独立性成为公共权威、暴政的一道天然屏障.正因为如此,阿伦特认为,在公共领域中,人和人处于最大限度的开放之中,使得人们能够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最高本质.

公共领域以自身的一些特性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从某种意义上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具有了一些制衡国家权力的功能,使国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限制国家权力的同时,公共领域也为社会的自治和长足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是,这样的情形也可能引起下面的情况:社会过度和凭籍公共领域对国家权力实行不恰当的限制,大大弱化了国家权力.社会过于膨胀的结果,容易形成“大社会——弱国家的局面.国家对公共领域的极度扩张和渗透极大抑制了社会的活力,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精神的培育;反之,社会对公共领域的无限扩张,往往使国家无法正常而有效地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双重职能,这种情形本身也不利于社会自身的长远发展.

三、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需要一个强政府和强社会,但在社会管理方面,中国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没有在国家和社会、政府和人民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国家不给社会发展空间的情形下,社会就很难发展出有效的自治能力,更无法产生一个自觉的秩序.社会没有这种能力,只好高度依赖政府对所有社会事物的管理.所以,在社会管理上,中国政府的负担远远大于其它很多国家的政府.

一些人简单地认为,公民社会的发展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反而会对政权构成威胁.如于文轩认为,就目前来看,由于中国不适宜发展“市民社会”中国当下都不具有发展“市民社会”所需要的法治,文化和教育等诸条件.现在发展市民社会,如果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手段和方式跟不上,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但本人认为,中国需要一个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也需要一个健全和蓬勃发展的社会,强社会的构建需要公共领域的培育,国家与社会的之间存在极大的张力,而“公共领域”充当了这种张力的缓冲地带.而公共领域的构建需要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的合理划分,更需要制度上的保证.

如何正确地勘定国家与社会的边界,准确利用法律和其他规制手段对两者加以规范,并恰如其分地利用公共领域来缓冲两者之间过度的张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弥久而严峻的课题.公共领域作为国家与社会张力的缓冲地带,应当充分发挥其“缓冲阀”作用,使国家与社会关系处于良性互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