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社会的爱弥儿

点赞:15290 浏览:687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主持专家 郑新蓉教授

教育即生活,读书即品读教育、品读生活.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主持读书会,涉猎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性别教育等领域.本期读书会主要介绍《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新闻记者、评论主播和资深编辑戴维布鲁克斯的著作―《社会动物》.

1760年,让-雅克 卢梭塑造了爱弥儿这个教育学历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通过卢梭的描写,我们随爱弥儿诞生、成长到恋爱、结婚,看到了卢梭所称的“自然教育”―服从自然永恒法则、保存人类天性之善的教育.

300多年后的今天,戴维布鲁克斯仿效卢梭,在《社会动物》一书中塑造了两个新时代的人物形象―哈罗德和埃丽卡.他们的诞生、成长、恋爱、结婚到临终之旅则为我们展示了社会成长中潜意识的力量―爱、情感、直觉等―既是冲动、情绪化、不可预测的,因而是需要克制和监管的,同时,却也因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做出勇敢且创新的决策而大放异彩.

如果说,卢梭的《爱弥儿》是批判社会、回归自然的美好寄托,那么,相比于“采菊东篱下”,《社会动物》这本书则是“大隐隐于市”,带着我们勇敢地面对充满矛盾的人性和人类社会.在这里,教育的意义既不在于返璞归真,也不囿于理性和智力发展.

一、作者与作品

作者戴维布鲁克斯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也是新闻记者、评论主播和资深编辑.这些工作使布鲁克斯能够广泛涉猎经济、犯罪、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写出了如《美国人的自信心在下降》《华尔街“大大低估”债务违约风险》《史上最无趣的美国大选》等妙语横生的评论文章,并常能在电视节目上引发收视热潮.

布鲁克斯将这些社会历练带给他本人的积淀全部融入了《社会动物》这本书中.书中刻画了一对美国夫妇,丈夫哈罗德出生于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妻子埃丽卡则是来自贫民区的中墨混血儿.他们的一生经历了数次个人危机,例如酗酒、出轨和破产,也参与了美国社会几乎所有重要活动,包括升学、创业、参加竞选等.可以说,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美国当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两个主人公的成长发展历程.到了一定年龄,就要面对所在年龄阶段的挑战是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的核心观点.例如,青春期(12~18岁)面对的挑战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问出了“我是谁”的经典问题,成熟期(65岁以上)则要面对“自我调整与绝望的冲突”,直面死亡,解决的是“到哪里去”的问题.特定阶段的核心问题若得不到积极解决,个体就会出现情绪障碍.这本书将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和最新成果,例如耳熟能详的“吃糖与延迟满足”等实验故事也融入哈罗德和埃丽卡的成长叙事中,对潜意识的运作机制进行科学解释.这使得本书像是一部带有科学“吐槽”的个人成长史.在时间线索的讲述中,读者可以对照自己,看到小哈罗德们和小埃丽卡们如何一步步地解决每个阶段的核心挑战.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故事,这本书涉及了美国当代社会的所有重要议题.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和成长经历,哈罗德和埃丽卡对多元文化、道德与理性、教育与社会不平等、社会信任、临终关怀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出生在中国和墨西哥两种文化混血的家庭,埃丽卡在美国宣扬多元文化、平等自由的社会中得到的结论却是―“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等文化上的差异可以导致惊人的不平等(诸如寿命、阶层、学业表现等)”,尽管“她知道自己本来不应该这样想,而‘应该’认为所有的文化都是美妙的”.埃丽卡以自己的奋斗精神,试图在纵观世界和遍读历史中找寻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例如“某些文化比别的文化更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而同一个时期的中产阶级小子哈罗德却丝毫没有为此困扰.他在大学里和朋友们说着后现代主义的冷笑话,紧追电子产品的时尚风潮,带着社会改良主义的浪漫情怀参加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活动.


作者通过哈罗德和埃丽卡对社会议题的讨论并非要争辩孰是孰非,而是将社会生活中普遍流行的观点放在其产生的真实情境之中―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经历和立场上、发表或认同什么样的观点.议题线索与时间线索的交织,让读者更能够理解价值观、成就动机、政治信念产生的根源.

二、主讲者评论

《社会动物》这本书的主题是潜意识的力量.西方社会一直存在着对理性的无限崇拜,无论是古希腊时期对“绝对理性”的追求,还是文艺复兴后“理性”不仅把人从神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自由意志”(free will)和“理性道德”更成为了人之高明所在.而潜意识则往往是罪恶、邪念和魔鬼的诱惑.相反,这本书希望通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阐明潜意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即使在哈罗德陷入酗酒的困境中、埃丽卡出轨后,也仍然是潜意识的力量帮助他们完成了自我救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将潜意识追溯回个体成长早期的某种需要或某种人类文化的深层结构,如“俄狄浦斯情结”.《社会动物》这本书对潜意识的解答避开了精神分析法只可自证的逻辑循环和难以弥补的悲观视角,直接具体、生动地描写主人公对潜意识进行塑造、控制的过程.例如,泰勒女士用“五步读书法”指导哈罗德阅读古希腊名著,引导他通过掌握核心知识、理解并理顺知识、最后产生顿悟和思维方式的自动化.意识与潜意识的结合,可以带来思维的内化.埃丽卡则在参加网球比赛时学会了通过重复一些细小的身体习惯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判断”和“意志力”这两个“大坝”常常甚至不足以拦截我们对薯条和冰激凌的渴望,相反,决策过程中的“感知”改变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说理”的作用可能真的十分有限.

当代美国社会的爱弥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像“五步读书法”和“个体情绪控制”这样有关教育和发展的知识在这本书中如珍珠般散落一地.这些故事不仅增加了我们对潜意识的认识,还启发我们再次反思教育的使命和价值.现代学校教育往往长于客观知识的传授,这使得基础教育越来越像是标准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灌装过程.打着“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旗号,学校成为了全球化时代下企业和工厂的初级培训基地.事实上,现在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所谓“情商”―控制情绪、承受挫折、创新进取等能力比单纯的智力因素对成功与否的影响更大,心理学界近来甚至刮起一阵“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人们像寻求高分秘籍一样探究获得幸福的秘密法则.那么,如果说《爱弥儿》能够提醒我们家庭教育在价值观、情感教育中的使命,揭示人之发展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社会动物》一书则提醒我们当代的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上能够和应该做些什么,展示出参与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情感倾向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社会动物》这本书在写作结构上既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教育领域的学术成果.作为纯粹的阅读者,这本书带来的阅读体验十分愉快.这种愉悦来自于作者写作手法带来的即视感和参与感―一路读下来,犹如自己经历了一生.叙事中伴随着智者的答疑解惑―立足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的综述与评论,将个体的熟悉感置于社会整体的视角之中.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就是带领读者反观自身.而对叙事中“我”的过度关注,却容易陷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自我放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社会学视角的积极之处,正是对广泛“他者”的关注.因此,这本书取名为《社会动物》,讲的不仅是哈罗德和埃丽卡的故事,而是参与哈罗德和埃丽卡成长的整个社会的故事.

讨 论

社会让动物更高级?

讨论一开始,一名学教育史的博士就抛出问题:为什么这本书叫《社会动物》,而不叫《社会人》呢?问题一出,引发的是短暂的沉默和会意的轻笑―无论是《理性动物》还是《社会动物》,这个学期的读书会似乎与“动物”颇有渊源.难道,作者意在说明人的动物本性?博士三年级的玲回应,“是因为社会让动物更高级.人天生有很多动物的属性,是社会塑造了人”.这个说法将大家引入了进一步的思考―人真的比动物更高级吗?是什么让人比动物更高级?

一名来自越南、有佛教背景的博士说,“从佛教角度来看动物叫众生,包括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人是有情众生,是有意志的,而动物是没有意志的.人的一生,很重要的是要吃苦”.那名提出“动物问题”的同学总结道,“社会让动物更高级,是不是让动物也学会吃苦呢?等动物是趋利避害的,不会有人的觉悟,也不会有非常高的社会凝聚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信仰,会植根在我们生活中,变成俗语传承下去”.可以看到,大家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定义更侧重于“吃苦”“信仰”等情感价值层面,并不像西方语境中以自由意志、理性思辨作为标准,这也反映出东方文化独到的智慧.

社会塑造还是个体选择?

两位主人公的一生不断地面临选择:去哪所学校就读、与谁相恋、是否离婚、是否参加竞选等.在之前关于《理性动物》的读书会上,大家已经讨论了“选择”背后“深层理性”因素以及不同阶层“快决策”和“慢决策”的倾向.在这次读书会上,两名同学分别讲述的故事再次引发了大家对“决策”的讨论―是个体的主观意志还是社会塑造的结果?

第一个是两匹狼相斗的故事.“两匹狼一匹叫邪恶,另外一匹叫仁慈.两狼相斗,最后是哪匹狼赢了?老人回答说,就是你饲养的那只”,说的是“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是你的选择”.第二个是关于高跟鞋的故事.“高跟鞋是对脚的束缚,女性穿上高跟鞋就能显得挺拔和性感,却很少有男性愿意穿高跟鞋”,说的是“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情境驱动的”.随着讨论的展开和深入,大家对个体选择与社会塑造之间的互动关系达成了一些共识.尽管客观上存在着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审美的“规训”,基因、自然和社会环境会影响一个人对食物的选择―“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点菜,但你实际上不能选择你喜欢的口味”.但是,社会对个体选择的制约其实也有积极意义.

第一,社会塑造或潜意识能够省时省力地处理日常选择.日常生活需要处理极大的信息量是大家的共识,基于直觉、习俗的决策比理性思辨快速简捷.三年级的一位硕士这样总结大家的讨论,“其实人很懒,不是必须要人进行主观选择的时候,人其实是不做选择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刻板印象、从众心理既是我们思维偷懒的证据,也为人类更快速地处理信息节省了脑力.

第二,个体层面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并不一定意味着群体层面的非理性.例如,某些区域的饮食习惯偏辣与当地气候潮湿有关.一些以宗教信仰或习俗为形式的“规定”保护了个体出于短效或私利的行为对集体生存的破坏.印度文化中的“神牛”、西藏的僧侣供养制度等都是群体层面基于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生产方式的理性选择.

第三,个体的能动性和本体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完全服从社会力量会产生如阿伦特所说“平庸的恶”,以“服从”为借口逃脱个体能够进行选择的责任.将人类之苦难置于与主体无关的历史发展之必然性之中,不能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相反,在面对社会变化时,尤其能够看到个人的力量.在埃丽卡身上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她为了实现阶层流动、超越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时展现出的个人控制力.

为什么是畅销书?

《社会动物》新书上市时就抢占了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连续6个月稳居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前一百名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一些同学把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言发在微信朋友圈上,引发了周围很多同学与朋友的极大关注,也有同学表示自己近来到处在推荐这本书.于是,这本书何以畅销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一名教育社会学博士认为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家庭教育的市场”,因为埃丽卡和哈罗德展现了“不同阶层家庭环境中,亲子互动频次和语气的感彩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等实现阶层流动,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曾经学习传媒学的博士表示,这本书之所以如此畅销,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共性”,并且“这本书里讲的例子都是很新的事件,比较容易抓人”.除此以外,关注媒介素养的一名硕士看到了“新媒体怎么塑造新成长起来的‘00后’,他们受到了媒介中的哪些影响”,毕业于名校的一年级硕士读到了“一万小时定律”和“非智力因素”的成功学新秘方,热爱文学的同学对书中关于爱的探讨感到共鸣,“这个段落跟我的个人经历有联系,人在恋爱中总感觉受到各种情感的困扰,其实是受我们自己的需求的困扰”.这一切,正符合《社会动物》这本书的副标题―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

也许受限于对畅销性的追求,尽管借鉴了《爱弥儿》的写作形式,《社会动物》更善于用哈罗德和埃丽卡的人生故事与研究成果综述之间对话,分析的线索显得相对比较零散.对“潜意识”的定义贯穿在叙事之中,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因此,阅读的感受停留于感悟和获取细节知识的层面较多,也让大家感到难以展开讨论.但是,我们人类恐怕从远古时期就喜欢听故事―从故事中看到自己,感到陪伴,这是叙事的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备 忘

《社会动物》这本书被称为当代的《爱弥儿》.看这本书你大致能知道西方生活的气象万千,包括各式各样的年轻人,他们从受教育到职业选择、考试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情况.我们的视野不能只看到中国存在的问题,更要去忧虑世界上存在的问题.

这本书有三个特点.第一,它展现了西方对理性和人性的探讨,并更多地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同学们往往把人的社会性看成压力下的反应,事实上,作者认为社会性的存在价值是高于个体人性,人的社会性品质与人的个体人性是密切相关的,并非一提社会性就要牺牲个人性.第二,本书的结尾勾勒了一个建设美好社会的内容和途径,包括经济应该怎样发展、理想社会的改造应该怎么进行等.我们难得看到关注社会建设的此类书籍.第三,本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近年来很多脑认知科学及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集大成者,并且以人的发展为线索展示出来.人的成长在本质上是什么样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一本讲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书.当下,很少有著作能够回到人的成长以及人的成长环境为读者进行全程和全景式的勾勒.

─郑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