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下中国财政政策

点赞:25399 浏览:1180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根源于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首先要在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后制定宏观调控目标.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中国出口增速受外需放缓影响而有所下降,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主要分析本次财政政策的效果,结合经济各个层面观察研究,从而得到相应启示.

[关 键 词 ]经济危机 财政政策 减税

一、财政政策调控经验

经济萧条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政府主要从供给角度,实行减税政策,减税的手段包括降低税率和缩小税基(如提高起征点、增加免税额等).在世纪初的网络泡沫破灭后,为了刺激经济,布什政府先后两次提出了以减税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10年内的减税总额高达15000亿美元.此外,税收优惠政策也可以起到支持某个产业发展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通常不用税收优惠来招商引资.当然,扩张性财政政策最主要还是通过非转移性支出完成的,政策重要的一环是发行国债.一般而言,政府对发债是很谨慎的,要根据财政收支预期进行.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不管是征税、减税还是调整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想要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不现实,所以财政政策更偏向于长期的供给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根源于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首先要在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后制定宏观调控目标.例如01年美国政府针对经济增长缓慢,制定了以减税为主要手段,以促进经济尽快恢复增长为主的宏观调控目标.在我国,制定宏观调控目标,除了要分析各个时期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还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宏观调控目标,既要考虑当前经济调控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最有效的反衰退政策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发行国债与税收相比,后者才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最长期的政策手段.伴随国债而来的是一系列地方配套投资,当民间投资趋于快速增长的时候会造成某些行业的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现象.此外,长期建设国债会增加财政风险.

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我国经济状况

从当时的国内经济形势看,整体经济在几年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后表现出市场低迷,物价下跌,内需不足.具体而言,银行存款较多,物资供给充裕,物价持续负增长,利率水平较低.所以,针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是有条件和必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仅可以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

次贷危机下中国财政政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中国出口增速受外需放缓影响而有所下降,但包括国内消费和投资仍将保持强劲,使得整体经济所受影响有限.中国经济的结构型失衡略有改善:出口增速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外部失衡(尽管贸易顺差依然将保持高位,但是增长幅度毕竟有所下降);而内需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国内消费与投资增速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由于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单位商品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将继续抑制制造业产品的,使得通货膨胀有所放缓.与此同时,年出口增速放缓也可以帮助抑制国内通胀.总的来看,央行的加息空间已越来越小,货币紧缩以汇率为主,利率为辅,也导致了人民币的加速升值.

三、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我国财政刺激政策的启示

(一)财政刺激的效果分析

2008年底开始,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也因此出现了积极变化,但经济增长并不是完全按预计方向发展,表现在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一“热”一“冷”的问题(周建元,2009).究其原因,与资金投向和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危机后,由于净出口急剧建设,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而单靠这一点显然是不足的,必须要带动民间投资增长,形成经济稳定回升的长效机制.由于大规模的发行国债,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实际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作用,使得民间投资存在下降风险,造成了实体经济较“冷”.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渠道为房市和股市,随着央行扩张货币,反映投资需求的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供应(M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等均呈过热状态.

(二)财政政策的启示

张延(2010)指出,中国政府购写支出的增加与物价水平的上升是正相关关系,只不过物价水平上升有两期的滞后效应.本论应对危机的刺激也正是由于时滞的存在,造成了对通胀的忽视.扩张性财政政策固然是有效的,至少可以解决经济增长乏力问题,但必须指出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其促胀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显现.

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正如上文指出,税收政策比国债更为持续.当务之急是要深入研究税收理论与国外实践,深化我国税收体制改革.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在保障基建投资规模适度的同时,要有利于增加技术开发和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固然重要,若要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需要注重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教育的投资,增加对新生产能力的投资.宏观调控要特别重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作用,加强财政对高技术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同时要增加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支出,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