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点赞:31046 浏览:1434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程度差异和需求差异,鼓励和允许他们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方式、方法及学习的伙伴,让不同的学生在阅读文本、走近文本的过程中体现个人的特性,呈现其不同的搜集信息的方式、思维、体验、感悟、见解、朗读等,尽可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自主性就是在阅读活动中要以学生自己的研读为主,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极思考,自己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活动建筑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在备课中才能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我们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阅读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主动的读、专注的读、兴致勃勃的读.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从中进行体会和感受.教师要更新阅读观念,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实际出发,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善于了解并研究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心理,善于根据共性与个性,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努力做到教学手段开放.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这样一来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高了.

二、体验性原则: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的阅读,这种体验主要表现在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与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一种独到的体验.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阅读的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建构在每一个字词句的剖析上.基于阅读体验的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阅读,在充分地读中分析、赏析、体验课文,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应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感知,比起教师填鸭式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在阅读体验的教程中掌握一些好的阅读方法.在这里介绍的主要读书方法有:(一)、三读法:(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学生“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以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探求性的速读.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可以让学生速读.(3)品味性的精读.对教材中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让学生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地读,甚至熟读成诵.(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等于 等于 等于”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3)写读书笔记.可让学生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4)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5)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以上“动笔墨”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片;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再创作.(三)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教师可以借助插图、课件、文章精彩片断、配乐欣赏、语言描述等各种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唤醒学生欣赏的热情.通过以上方法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体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探究性原则:

文本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之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信息需要读者去发现、去.而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教师要根据学情,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和发展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的接受、学习课文.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敢于批判包括批判课文的内容和观点,并陈之以理以及批判教师的观点和错误,敢于向教师提问质疑.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究,大胆创新.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质的提高.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特权”.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愿不会质疑,我们怎么办?首先,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里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学生的提问,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切记不要说学生钻牛角尖,也不要责怪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老师?”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关键处提问,如:引导学生从课题发问;从课文内容发问;从某些看似矛盾但又合情合理的地方发问;在教学结束前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发问;从标点符号的运用发问;从课文的中心发问;从某些修饰词语发问等.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让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常理往深处想.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学会如何探究问题.

四、交流性原则: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我们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个性化学习平台,给每个学生交流的机会. 在三者的互相对话中,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先让他们在小组内充分地说,然后再在全班大胆地交流.让他们充分地说出他们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感.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的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因为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他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所以产生的感悟必然也会有所不同.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尊严,以平常心态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其实,许多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其次,教师要有宽容的评价理念,要能容忍学生阅读过程中理解上的差错,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充分地交流,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才会有认识上的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统一和升华.在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张扬学生个性

个性化阅读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提倡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尽可能地为学生拓宽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搭建好个性化阅读的平台.